- 本草綱目:簡明彩圖版
- (明)李時珍著 岳桂華 楊高華編
- 350字
- 2019-01-03 00:53:03
消渴
【生津潤燥】栝樓根:為消渴要藥,煎湯、作粉、熬膏皆良。
王瓜子:同甘草煎服,日三。渴十年者亦愈。
蘿卜:杵汁飲,或為末,日服,止渴潤燥。
烏梅:止渴生津,微研水煎,入豉,再煎服。
五倍子:生津止渴,為末,水服,日三。
【降火清金】麥門冬:心肺有熱,同黃連丸服。
黃連:三消,或酒煮,或豬肚蒸,或冬瓜汁浸,為丸服。小便如油者,同栝樓根丸服。
浮萍:搗汁服。同栝樓根丸服。
凌霄花:水煎。
冬瓜:利小便,止消渴,杵汁飲。
梨汁、庵羅果:煎飲。
黃柏:止消渴,尿多能食,煮汁服。
桑白皮:煮汁。
【補虛滋陰】葳蕤:止煩渴,煎汁飲。
人參:生津液,止消渴,為末,雞子清調服。同栝樓根,丸服。同粉草、豬膽汁,丸服。同葛粉、蜜,熬膏服。
香附:消渴累年,同茯苓末,日服。
牛膝:下虛消渴,地黃汁浸曝,為丸服。
五味子:生津補腎。
菟絲子:煎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