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排水工程CAD基礎及應用
- 楊松林 董金華主編
- 4357字
- 2019-01-03 14:48:12
2.3 二維編輯命令
2.3.1 刪除命令Erase
命令操作方法如下。
(1)先命后選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e↙,然后左鍵點選或框選……↙。
(2)先選后命
命令操作:左鍵點選或框選……,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e↙。
知識點:①兩種操作方式相反;②以第2種方式操作為快;③該命令也可用Delete鍵代替;④選擇實體的方式有多種,下面分別介紹。
當提示行出現選擇對象時按以下步驟操作。
①左鍵點選:最簡單的選擇方式,圖形少,初學者常用。
②W矩形方框:鼠標從左向右開窗口(或在命令行輸入W強迫),窗口線為實線,被選實體是包含在窗口內的實體,與窗口邊相交不算;常用于多個實體相交,希望刪除其中一部分實體的場合;使用頻率較高。
③C矩形方框:鼠標從右向左開窗口(或在命令行選實體提示下輸入C↙,等同強迫C窗口選擇),窗口線為虛線,被選實體是包含在窗口內的,與窗口邊相交的實體都算;常用于局部或整體多個實體的快速選擇,使用頻率較高。
④籬笆墻F線:選實體時用鼠標畫多點直線,穿過該線的實體選中。
⑤多邊形WP/CP方式:與W/C窗口概念一致,只是窗口形式為多邊形。
⑥退選R,加選A:當選擇過多時,可輸入R↙,可用鼠標退選;當退選過多時,輸入A↙,可再次加選。
⑦全選all:輸入all,選中當前圖形中的所有實體,有時常用。
⑧上次選過的P:選擇上次剛剛用過的實體選擇集,有時常用。
⑨剛剛繪制的L:選擇上次剛剛用過的單個實體,有時常用。
2.3.2 復制命令Copy
復制命令有3種操作方法,該命令的全稱為copy,圖標為,下面分別介紹。其命令操作為:
co↙,選擇對象↙
指定基點或[位移(D)/模式(O)]<位移>:
(1)指定基點復制
指定復制基點后,指定第二個點或[陣列(A)]<使用第一個點作為位移>:
在此提示下再確定一點,AutoCAD將所選擇對象按由兩點確定的位移矢量復制到指定位置;如果在該提示下直接按Enter鍵或Space鍵,AutoCAD將第一點的各坐標分量作為位移量復制對象。
(2)位移復制
根據位移量復制對象。
D↙,指定位移:
如果在此提示下輸入坐標值(直角坐標或極坐標),AutoCAD將所選擇對象按與各坐標值對應的坐標分量作為位移量復制對象。
(3)陣列復制
指定基點,A↙,輸入要進行陣列的項目數↙,指定第二個點或[布滿(F)],可重復執行多次。
知識點:①精確的基點、目標點通常需要打開對象捕捉;②模糊復制不需捕捉;③多重或單重復制可以通過模式選擇來確定;④復制的概念是原有實體不動,復制的實體從基點移到了目標點。
2.3.3 移動命令Move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m↙(move),選實體……↙,基點,目標點。
知識點:①與單重復制命令的操作幾乎一致;②實體直接從基點移到了目標點;③可以進行位移復制。
2.3.4 修剪命令Trim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tr↙(trim)。
左鍵選剪刀(可多選),選完↙(這一步初學者通常容易忽略,尤其需要注意)。
左鍵單擊需要剪掉的部分(可多選、可反悔U↙)。
知識點:①這個編輯命令經常使用,而且可以修剪出很好的圖形效果,非常重要,用戶必須熟練掌握。②選擇剪刀的技巧:如果希望快選則將所有實體當作剪刀,但修剪后可能還需要配合刪除命令。③如果苛刻地去選擇,可能不需要刪除某些多余部分就可以達到希望得到的效果。
2.3.5 拉伸命令Stretch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S↙,C↙,選擇要拉伸實體↙(可動部分全部),拉伸基點,目標點,如圖2-9和圖2-10所示。

圖2-9 拉伸前C窗口選實體圖

圖2-10 拉伸后的效果圖
知識點:①以命令簡稱操作簡單;②選擇拉伸實體的含義:用C窗口強迫方式選擇需要伸長的部分全部,該操作理解稍難;③初學者經常犯的錯誤是選擇不全或過多;④該命令不是把整個實體縮放,而是把實體中的某一部分拉長或縮短了;⑤拉伸的實體需要用C窗口的左或右邊線壓住,需要移動的部分需要包含在其他3條邊內;⑥該命令通常需要捕捉命令配合使用;⑦拉伸的妙用——修改流程圖連線,如圖2-11~圖2-13所示,或修改流程圖線上圖形的位置,如圖2-14和圖2-15所示。

圖2-11 拉伸修改之前

圖2-12 拉伸修改選擇框

圖2-13 拉伸修改之后

圖2-14 拉伸修改前

圖2-15 拉伸后的效果
2.3.6 倒圓角命令Fillet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f↙,下面分別介紹兩種操作方法。
①左鍵單擊第一條線,左鍵單擊第二條線(半徑已經默認設置)。
②f↙,r↙,半徑值↙(或打開對象捕捉功能捕捉兩點),左鍵單擊第一條線,左鍵單擊第二條線(默認半徑不對,現設置)。
知識點:①第一、第二條線沒有順序;②捕捉兩點設半徑的方法最為巧妙;③當半徑大于兩條直線最短邊時,此操作不能實現,請看提示;④圓弧與直線、圓弧與圓弧也可倒圓角;⑤兩條直線相交,倒角半徑為0,可實現角點清理的功能;⑥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也能倒圓角,請讀者試一試;⑦多義線組成的多邊形可同時倒圓角。
2.3.7 倒斜角命令Chamfer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cha↙,對其兩種操作分別介紹如下。
①左鍵單擊第一條線,左鍵單擊第二條線(默認設置)。
②cha↙,d↙,第一倒角距↙,第二倒角距↙,接續(1)操作(現設置)。
知識點:①第一、第二條線有順序,先操作的為第一,后操作的為第二;②兩個斜角距離設置為0,效果等同于倒圓角半徑為0;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也能倒斜角;④多義線組成的多邊形可同時倒斜角。
2.3.8 實體縮放命令Scale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sc↙,選實體……↙,縮放中心點(捕捉),倍數↙。
知識點:①縮放中心點是不動點;②縮放倍數是相對于原來實體的,2即放大兩倍,0.5即縮小為原來的二分之一;③還可以按照參照長度縮放,例如指定參照長度為1.65,縮放后長度為8,系統將自動精確計算比例因子(即縮放倍數)進行縮放;④它與Zoom焦距縮放有本質的區別,Scale是真正將實體縮放了,實體大小有變化,而Zoom是視覺縮放,實體大小沒變化;⑤縮放中心點的選取通常是圖形幾何中心點;⑥在保留原圖原比例的基礎上進行實體的單重復制縮放。
2.3.9 鏡像命令Mirror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mi↙,選實體……↙,捕捉鏡像線第一點,捕捉鏡像線第二點,是否刪除源實體<N>↙。
知識點:①通常需要用對象捕捉功能找鏡像線上的兩點;②通常不刪除源實體而直接回車操作,但有時的確需要刪除源實體,并注意其操作;③打開正交功能,那么兩點只需捕捉一點,另一點靠著約束可不捕捉;④這個命令可以提高交互繪圖效率至少一倍,用戶一定要用熟、用好。
2.3.10 旋轉命令Rotate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ro↙,選實體……↙,旋轉中心點,旋轉角度(+/-)↙。
知識點:①旋轉中心點通常需要對象捕捉配合;②旋轉角度逆正順負;③在保留原圖原角度的基礎上進行實體的單重復制旋轉。
2.3.11 有邊界延伸命令Extend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ex↙,選延伸邊界……↙,點選延伸實體……(U)↙。
知識點:①必須有邊界此命令才能執行;②延伸邊界、延伸實體類型可以是多種實體;③延伸實體選錯輸入U↙可反悔;④初學者特別容易忘記選完延伸邊界實體后回車;⑤該命令在AutoCAD 2012版本中還有一些其他操作選項,讀者可自行學習。
2.3.12 無邊界延伸命令Lengthen
命令操作:輸入lengthen或在菜單欄的“修改”中選擇“拉長”,都可修改線段或者圓弧的長度。
執行該命令時,在命令行輸入len↙,顯示如下提示:
選擇對象或[增量(DE)/百分數(P)/全部(T)/動態(DY)],dy↙,此時鼠標圖標變為編輯方塊,用其點選需要修改長度的直線,即可發現隨著鼠標的移動該直線的方向不變,長度隨鼠標的變動而變化。
2.3.13 分解命令Explode
命令: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x↙,選分解實體……↙。
知識點:①該命令也稱為爆炸;②pline多義線可分解為line;③塊可以分解為多個實體;④尺寸塊也可爆炸。
2.3.14 偏移命令Offset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o↙,下面對兩種操作方式分別介紹。
①輸入距離↙,點選要偏移實體,單擊方向點,重復點選,單擊……↙。
②輸入T↙,點選要偏移實體,單擊通過點,重復點選,單擊……↙。
知識點:①這個命令也可稱為平行復制;②經常用于平行線的復制;③用在封閉形上有特效,主要是指多義線類型實體(如矩形、多邊形、PL實體等),圓、圓弧、橢圓等封閉實體;④也可以平行復制通過某一點;⑤該命令在AutoCAD 2012版本中增加了“刪除”、“圖層”選項,可以實現刪除原實體的偏移操作和改變圖層的偏移操作,讀者可自行學習。
2.3.15 打斷命令Break
該命令有兩個圖標,其實是兩種操作方式,一種是模糊打斷,另一種是精確打斷于一點,下面分別介紹。
①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br↙,左鍵單擊第一點,左鍵單擊第二點(模糊切斷)。
②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左鍵捕捉一點(精確打斷于一點)。
知識點:①第一種方法經常使用,如尺寸線與尺寸文字相交時,兩點只需在視覺上大致差不多即可;②第二種方式是將一個實體一分為二,有時恰好需要這種情況。
2.3.16 陣列命令Array
AutoCAD 2012版中陣列命令取消了對話框,但增加了路徑陣列功能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操作,這里只介紹3種陣列方式的基本操作。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ar↙,選擇對象↙,出現命令行操作,下面分矩形、圓形和路徑陣列3個部分敘述。
①矩形陣列:輸入r↙,c↙(計數),行數↙,行間距↙,列數↙,列間距↙,↙結束。
②圓形陣列:輸入po↙,選環形陣列中心點,項目數↙,角度(默認360°),↙結束。
③路徑陣列:輸入pa↙,選擇路徑曲線,項目數↙,間距↙,↙結束。
知識點:①矩形陣列方向可以通過鼠標導引或者行列間距的正負來確定;②陣列后的多個實體變成了一個塊實體;③在陣列命令操作過程中,通過鼠標導引可以動態預覽陣列效果;④該命令操作相對以前版本略顯復雜,需要讀者注意。
2.3.17 剖面線命令Hatch
命令操作:左鍵單擊圖標或輸入h↙,彈出“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如圖2-16所示,下面分別敘述操作過程。

圖2-16 “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
(1)選剖面線圖案
左鍵單擊樣例圖標,彈出“填充圖案選項板”對話框,如圖2-17所示,然后左鍵單擊ANSI選項卡,選擇合適的圖案,單擊“確定”按鈕。

圖2-17 “填充圖案選項板”對話框
(2)選剖面線區域
①內點方式。左鍵單擊“拾取點”,對話框消失,然后左鍵選擇封閉區域內的任何一點,可選多個區域內的點,選完↙,返回對話框,可修改比例、角度、圖案或其他,之后確定。
②選實體方式。左鍵選擇對象,對話框消失,選擇剖面線邊界實體,可多選↙,選完↙,返回對話框。
上述兩種方式如果選完實體后單擊鼠標右鍵,則彈出快捷菜單,如圖2-18所示,當各項參數正確時,為了快速操作,可直接選擇“確認”。

圖2-18 快捷菜單
(3)預覽、修改和完成
返回對話框以后,修改各個參數,隨時左鍵單擊預覽按鈕,觀察,若不合適繼續修改,反復操作直至合適,確定,即告完成。
知識點:①剖面線區域必須封閉,不封閉區域需要打剖面線,先封閉打,再打斷封閉區域;②高級選項卡功能不太常用,請讀者參考其他書籍;③由多個實體組成的封閉區域最好在當前屏幕全部顯示,否則可能出問題,使剖面線打不上;④以內點方式打剖面線的情況最為多見,當內點方式失效時可以考慮邊界實體方式;⑤剖面線填充還有一些更為復雜的問題,比如多個相互重合的區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其他書籍自學;⑥剖面線操作需要用戶熟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