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學生

孫承宗接受了袁崇煥的意見,他決定,在寧遠筑城。

筑城的重任,他交給了袁崇煥。

但要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這些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孫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練兵。

當時他手下的士兵,總共有七萬多人。數字挺大,但也就是個數字,一查才發現,有上萬人壓根兒不存在,都是空額,工資全讓老領導們拿走了。

這是假人,留下來的真人也不頂用。很多兵都是老兵油子,領餉時帶頭沖,打仗時帶頭跑,特別是關內某些地方的兵,據說逃跑時的速度,敵人騎馬都趕不上。

對于這批人,孫承宗用一個字就都打發了:滾。

他遣散了上萬名撤退先鋒,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極具戰斗力的群體——難民。

 

難民,就是原本住得好好的人,突然被人趕走,地被占了,房子被燒,老婆孩子被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讓這樣的人去參軍打仗,是不需要動員的。

這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軍事政策——以遼人守遼土。

孫承宗從難民中挑選了七千人,編入了自己的軍隊。四年后,他們的仇恨將成為戰勝敵人的力量。

除此之外,他還做了很多事,大致如下:

修復大城九座,城堡四十五座;練兵十一萬,訓練弓弩手、火炮手五萬;立軍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后勁營八;造甲胄、軍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守城的礌石)、鹵盾等數萬具。另外,拓地四百里;召集遼人四十余萬,訓練遼兵三萬;屯田五千頃,歲入十五萬兩白銀。

參考消息 遼人能不能用?

所謂遼人,簡單來講,就是東北邊疆的邊民。明末在遼人能否為兵這個問題上,朝廷高層曾有過截然不同的判斷:熊廷弼認為“遼人不可用”,孫承宗則力主“以遼人守遼土”。這兩個主張看似矛盾,實際上卻都符合實際情況。熊廷弼在任時,朝廷的控制力還在,遼人但凡有點門路的,都只顧著逃亡,根本無心抵抗,明軍中所招募的遼人,沒多久就逃了個干干凈凈;等孫承宗上位時,后金已經控制了局勢,努爾哈赤將當地漢民當成奴隸驅使,橫加屠戮,于是遼人的反抗意識開始覺醒,各地多次爆發抗金斗爭,朝廷對遼人的態度也因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具體細節不知道,看起來確實很多。

 

應該說,孫承宗所做的這些工作非常重要,但絕不是最重要的。

17世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

天啟二年,孫承宗已經六十歲了。他很清楚,雖然他熟悉戰爭、精通戰爭,有著挽救危局的能力,但他畢竟老了。

為了大明江山,為了百姓的安寧,為了報國的理想,做了一輩子老師的孫承宗決定,收下最后一個學生,并把自己的謀略、戰法、無畏的信念,以及永不放棄希望的勇氣,全部傳授給他。

他很欣慰,因為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袁崇煥。

 

在他看來,袁崇煥雖然不是武將出身(進士),也沒怎么打過仗,但這是一個具備卓越軍事天賦的人,能夠在復雜的形勢下,作出正確的判斷。

更重要的是,袁崇煥有著戰死沙場的決心。

因為在戰場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

 

在之后的時間里,他著力培養袁崇煥。巡察帶著他,練兵帶著他,甚至機密決策也都讓他參與。

當然,孫老師除了給袁同學開小灶外,還讓他當了班干部,從寧前兵備副使、寧前道,再到人事部(吏部)的高級預備干部(巡撫),只用了三年。

袁崇煥用實際行動證明,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優等生。三年里,他圓滿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熟練掌握了孫承宗傳授的所有技巧、戰術與戰略。

在這幾年中,袁崇煥除學習外,主要的工作是修建寧遠城,加強防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后金軍以騎兵為主,擅長奔襲,行動迅猛,搶了就能跑。而明軍以步兵為主,騎兵質量又不行,打到后來,只能堅守城池,基本上是敵進我退,敵退我不追。這么下去,到哪兒才是個頭?

是的,防守是不夠的,僅憑城池、步兵堅守,是遠遠不夠的。

徹底戰勝敵人強大騎兵的唯一方式,就是建立一支同樣強大的騎兵。

 

所以,在孫老師的幫助下,他開始召集難民,仔細挑選,進行嚴格訓練。只有最勇猛精銳、最苦大仇深的士兵,才有參加這支軍隊的資格。

同時,他飼養優良馬匹,大量制造明朝最先進的火器三眼神銃,配發到每個人的手中,并反復操練騎兵戰法,沖刺砍殺,一絲不茍。

因為他所需要的,是這樣一支軍隊:無論面臨絕境,或是深陷重圍,這支軍隊都能夠戰斗到最后一刻,決不投降。

他成功了。

 

他最終訓練出了一支這樣的軍隊,一支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終其一生,直至明朝滅亡,也未能徹底戰勝的軍隊。

在歷史上,這支軍隊的名字,叫做關寧鐵騎。

 

袁崇煥的成長,遠遠超出了孫承宗的預料,無論是練兵、防守、戰術,都已無懈可擊。雖然此時,他還只是個無名小卒。

對這個學生,孫老師十分滿意。

但他終究還是發現了袁崇煥的一個缺點,一個看似無足輕重的缺點,從一件看似無足輕重的小事上。

參考消息 歷史上的精銳騎兵

除了關寧鐵騎和八旗騎兵外,歷史上還有不少橫絕一時的精銳騎兵部隊。比較著名的有:光武帝劉秀橫掃群雄時所倚重的“幽州突騎”、曹操手下的王牌“虎豹騎”、蜀國馬超率領的“西涼鐵騎”、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兵”、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創建的“鐵鷂子”、金朝金兀手下的“鐵浮圖”和“拐子馬”、南宋名將岳飛手底下的“特種部隊”“背嵬軍”、成吉思汗親自指揮的護衛兵團“怯薛軍”,等等。

天啟三年(1623),遼東巡撫閻鳴泰接到舉報,說副總兵杜應魁冒領軍餉。

要換在平時,這也不算是個事,但孫老師剛剛整頓過,有人竟然敢頂風作案,必須要嚴查。

于是他派出袁崇煥前去核實此事。

袁崇煥很負責任,到地方后不眠不休,開始查賬清人數。一算下來,沒錯,杜總兵確實貪污了,叫來談話,杜總兵也認了。

按規定,袁特派員的職責到此結束,就該回去報告情況了。

可是袁大人似乎太過積極,談話剛剛結束,他竟然連個招呼都不打,當場就把杜總兵給砍了。被砍的時候,杜總兵還在做痛哭流涕懺悔狀。

事發太過突然,在場的人都傻了,等大家回過味來,杜總兵某些部下已經操家伙,準備奔著袁大人去了。

杜應魁畢竟是朝廷命官,你又不是直屬長官,啥命令沒有,到地方就把人給砍了,算是怎么回事?

好在杜總兵只是副總兵,一把手還在。好說歹說,才把群眾情緒安撫下去,袁特派員這才安然返回。

返回之后的第一個待遇,是孫承宗的一頓臭罵:

“殺人之前,竟然不請示!殺人之后,竟然不通報!士兵差點嘩變,你也不報告!到現在為止,我還不知道,你到底殺了什么人,以何理由要殺他!

“據說你殺人的時候,只說是奉了上級的命令,如果你憑上級的命令就可以殺人,那還要上方寶劍(皇帝特批孫承宗一柄)干什么?!”

袁崇煥沒有吱聲。

 

就事情本身而言,并不大,卻相當惡劣。既不是直系領導,又沒有上方寶劍,竟敢擅自殺人,實在太過囂張。

但此刻人才難得,為了這么個事,把袁崇煥給辦了,似乎也不現實。于是孫承宗把這件事壓了下去,他希望袁崇煥能從中吸取教訓:意氣用事,胡亂殺人,是絕對錯誤的。

事后證明,袁崇煥確實吸取了教訓。當然,他的認識和孫老師的有所不同:

不是領導,沒有上方寶劍,擅自殺人,是不對的。那么是領導,有了上方寶劍,再擅自殺人,就應該是對的。

關寧防線

從某個角度講,他這一輩子,就栽在這個認識上。

 

不過局部服從整體,杜總兵死了也就死了,無所謂。事實上,此時遼東的形勢相當好,寧遠以及附近的松山、中前所、中后所等據點已經連成了一片,著名的關寧(山海關—寧遠)防線初步建成,駐守明軍已達十一萬人,糧食可以供應三年以上,關外兩百多公里土地重新落入明朝手中。

孫承宗修好了城池,整好了軍隊,找好了學生,恢復了國土,但這一切還不夠。

要應對即將到來的敵人,單靠袁崇煥是不行的,必須再找幾個得力的助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中牟县| 武冈市| 兴海县| 文水县| 奉新县| 大冶市| 文水县| 寻甸| 博白县| 扬州市| 繁峙县| 新丰县| 贵港市| 泽库县| 石河子市| 十堰市| 莱西市| 临洮县| 卫辉市| 吴忠市| 北流市| 平利县| 庐江县| 吉林市| 湟源县| 舟山市| 都匀市| 阿克陶县| 兰西县| 遂昌县| 石狮市| 香港| 德州市| 怀宁县| 利津县| 永城市| 象州县| 陆良县| 防城港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