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毛澤東評起義領袖(2)
- 毛澤東點評歷史人物(中冊)
- 盧志丹
- 4406字
- 2017-09-19 14:11:12
“羅瞎子”睜著兩只大眼,激動地說:“老毛,您到底還記得我這個小蘿卜頭!”
毛澤東用地道的湖南鄉音說:“咯還記不得,茍富貴,勿相忘嘛!我不是陳勝王,我還是毛澤東,還是那個老毛。”
原來,早在土地革命時期,“羅瞎子”在蘇區一個鄉當鄉長。來了位年輕先生搞調查,姓毛,就是毛澤東。聊天中,毛澤東問他:“你這個名字是綽號吧?”
“不,就叫羅瞎子,從小就這么叫慣了。只為咱家窮,沒上過學,斗大字認不了一升,名副其實的睜眼瞎。”
“你總得有個真名吧!”
“自小就叫慣了,如今在鄉政府里當主席,更不能叫官名了,要不,人家會說擺架子哩。再說,多少年這么叫過來的,聽了無拘無束,怪親熱的。”
一番話,引起毛澤東的思考和贊揚。他問“羅瞎子”:“陳勝你知道嗎?”
“羅瞎子”搖搖頭:“不知道。”
“噢,不知道,我告訴你。他是第一位農民起義的領袖。他打了幾個勝仗,當上了王,就驕傲了,忘了自己共過患難的父老兄弟。《史記》這本歷史書里說,陳勝稱王以后,家鄉的父老去找他,因為在殿上叫了他的小名,他就惱羞成怒,甚至殺害了共過患難的父老兄弟。”毛澤東講述了陳勝王的故事,然后說:“你剛才說得好,叫不叫得‘羅瞎子’,能看出你有沒有官架子。茍富貴,勿相忘。就是日后革命成功了,我們也不能像陳勝那樣忘了自己共過患難的父老兄弟。”
“羅瞎子”聽了毛澤東的話,拉住他的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問:“要是你以后當了皇帝,不,要是革命成功了,你坐了天下,我該怎么稱呼你呢?”
毛澤東笑道:“那你照樣喊我老毛就是!”
近20年過去了。新中國成立,“羅瞎子”被選為出席全國勞模大會的代表。他萬分激動,想不到20年前隨便逗著說笑,今天居然變成了現實,毛澤東真的掌了天下。毛澤東果然是“茍富貴,勿相忘”,不但記得“羅瞎子”,記得當年的話,而且對”羅瞎子”直呼“老毛”,發自內心地感到欣慰。
毛澤東在讀《史記·陳涉世家》時,除了在天頭批寫“一誤”“二誤”外,還用紅、黑兩種顏色的筆跡,做過不少圈畫,這說明這篇傳記是他多次讀過的。傳記中“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勝起義時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以及“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等處,毛澤東都在句首畫有著重線。這充分表明,毛澤東對陳涉、吳廣頑強戰斗的作風、蔑視封建專制統治的革命精神,以及陳勝起義在歷史上的偉大作用,都是十分重視和肯定的。
二、“李闖式的流寇主義”——毛澤東品李自成
1949年3月23日,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這一天,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從西柏坡啟程,挺進北平。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轉移。
頭一天晚上,毛澤東批閱完最后一批文件,直到凌晨三四點鐘才上床睡覺。3月23日這天上午10點多,毛澤東走出屋子,和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見面,準備出發。
有人問毛澤東:“主席,路途很遠,您只睡四五個小時的覺,行嗎?”
毛澤東精神煥發,興致勃勃地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來也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澤東若有所思,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這一著名的毛、周之間的“趕考對”,已經載入了中國現代史。從這一簡潔而含義雋永的對答中,亦可以窺見毛澤東濃厚的“李自成情結”。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他“馬踏幽燕、定鼎京城”,領導起義軍摧毀了腐朽的明王朝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農民起義政權“大順朝”。但是,山海關一戰,李自成敗給了吳三桂和清朝聯軍,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最后敗亡。
李自成是陜西米脂人,公元1629年,23歲的李自成率眾起義,歷盡坎坷,最艱難時只有“十八騎”,但他不畏困難,堅持斗爭,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奮斗,帶領農民起義軍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已有步騎百萬,獨占半壁江山”的強大力量。
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改西安為“西京”。其后,李自成乘勢前進,揮師北上,于3月19日攻克明王朝都城北京,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明朝覆亡。
對于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北京和進北京后的情況,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里是這樣寫的:“天啟十七年(1644年)二月出兵山西,不到兩個月便打到北京,沒三天工夫便把北京城打下了。這軍事,真如有摧枯拉朽的急風暴雨的力量。”
“在過短的時期之內獲得了過大的成功,這卻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劉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淪進了過分的陶醉里去了。進了北京以后,自成便進了皇宮。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籌備登基大典,招攬門生,開科選舉。將軍劉宗敏所忙的是拶夾降官,搜括贓款,嚴刑殺人。紛紛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為天下就已經太平了的一樣。近在肘腋的關外大敵,他們似乎全不在意。山海關僅僅派了幾千兵去鎮守,而幾十萬的士兵卻屯積在京城里面享樂。盡管平時的軍令是怎樣嚴,在大家都陶醉了的時候,竟弄得劉將軍‘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甲申傳信錄》)了。而且把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綁了來,追求三桂的愛姬陳圓圓,‘不得,拷掠酷甚’(《北略》卷二十《吳三桂請兵始末》);雖然得到了陳圓圓,而終于把吳三桂逼反了的,卻也就是這位劉將軍。這關系實在是并非淺鮮。”
史料記載表明,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進京”之后雖諸事叢集,瑣碎繁忙,但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一,大將劉宗敏“追贓助餉”,大肆對明朝的政要、權貴、富商、紳士等嚴刑拷打,勒索錢財,將富裕階層完全推向絕路,造成人心動蕩,社會動亂。其二,出兵山海關,李自成親率兵馬于4月13日出征山海關,與清軍決戰,結果,4月26日大敗而歸。其三,丞相牛金星全力準備,要為李自成再來一次“即位大典”,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民力。這期間,李自成以下牛、劉等人及大小將領們,私欲極大膨脹,強占民宅,掠奪金銀,縱情聲色犬馬,沉溺于燈紅酒綠之中。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從3月19“進京”,到4月29再次“登基”當皇帝,再到4月30倉皇敗逃,在北京“執政”僅僅42天。有記載說,李自成的大順軍攻陷北京城,進北京之時,城中百姓各持香立于門前,門上盡貼“順民”,高呼“永昌元年,順天王萬萬歲”。而撤離時,城中百姓用雜物橫塞在胡同口,以飛石瓦片投向農民軍,有“大呼殺賊”的,也有從小巷突然襲擊的。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一進一出北京城的兩種相反情形,所反映的人心向背,以及大順軍最終失敗的慘痛教訓,實在發人深省!
在毛澤東的心中,李自成是一個英雄人物,更是一面“鏡子”。毛澤東一生中,在各個時期都對李自成有過品評,多次以李自成的成敗來啟迪同志,教育全黨。毛澤東一再表示“決不當李自成”“不想當李自成”,要求認真總結李自成大順軍失敗的經驗教訓,告誡全黨千萬不可“重蹈李自成的覆轍”。
“李自成是代表農民利益的”
李自成起義的故事,在民間早已傳播,這些故事毛澤東在少年時代就已耳濡目染。在韶山上私塾時,少年毛澤東愛看的“雜書”里面,就有描寫李自成起義的書籍。及至年紀稍大些,毛澤東接觸的關于李自成的書籍就更多了。青少年毛澤東對李自成是佩服的,對李自成的總體認識也是正面的。不過此時毛澤東對李自成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僅僅從同情下層勞動群眾的立場出發,在思想感情上贊成李自成均田、均富的口號。
據親友回憶,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從湘鄉東山學校放假回外婆家時,買了一些“筆桿糖”,平均分給表兄弟們。分完后,最小的表弟吵吵著還要多分一點。毛澤東便耐心地對他說:“農民領袖李自成起義,與昏庸官府作斗爭,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所以,我們兄弟之間也要按均田均富的原則來分糖,誰也不能多分。”于此可見李自成的平均思想對少年毛澤東產生了多么深刻的影響!
1921年,參加發起并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回到湖南建立和發展湖南的共產黨地方組織,同時發動工農革命。這時,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毛澤東,認真閱讀并鉆研了許多馬克思主義書籍,系統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但他仍然酷愛閱讀中國歷史典籍。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研究中國歷史,形成了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歷史觀,對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也有了自己的獨特看法。
此時,毛澤東特別用心研究了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以獲得更多的農民革命的經驗。他特別重視培養農民運動骨干,專門為他們講課,既使他們初步接受馬克思主義,也使他們能夠真正代表農民利益,掌握發動農民革命的策略和方法。
毛澤東在培養農民運動骨干時,對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寫成了《中國歷史上農民戰爭問題》的講課大綱。這個講課大綱,對中國歷史上歷次農民革命都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總結其中的成敗利鈍。他重點對李自成領導的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進行了認真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見解。
毛澤東為農民運動骨干們講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的課堂,就設在衡陽第三師范。毛澤東講課,內容豐富,語言風趣幽默,道理既通俗易懂,又十分深刻,在當地一時傳為美談。連在衡陽讀書的追求進步的青年學生,也都被吸引了去聽課。當年,曾志(即后來陶鑄的夫人)就是被毛澤東的講課所吸引的進步青年之一,她也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毛澤東的影響和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的農民運動領袖就更多了。
當年毛澤東在做《中國歷史上農民戰爭問題》的演講中,多次提到李自成,他認為李自成是一個中國農民中產生的英雄,并且把李自成與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英雄陳勝、吳廣、黃巢并列。他介紹了李自成的出身、性格、發動農民革命的歷史、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領導農民革命的策略和經驗,肯定了李自成是代表農民利益的,肯定了他的革命作用,同時也分析了他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他認為,那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失敗,是因為他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城后,逐漸腐化了,不再代表農民利益了。他們發生這樣的變化,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先進階級和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正確思想的指導。而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是真正代表農民當前和長遠利益的,中國農民革命,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人民革命思想指導下進行,才能夠動員起更廣泛的農民參加革命,才能使中國農民革命匯入中國共產主義革命洪流中去,才能走上正確道路并取得最終成功。
1926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為學員講授“中國農民問題”課程時,又一次講到了李自成起義,他說:“當時陜北大饑,自成乘機而起,至山西、張家口、南口、土木堡等處,后至北京,卒為清兵所敗……后被三桂引清兵入關,迫至無路可走。這可見李自成是代表農民利益的。不過他們的舉動,多為暴動,是其失敗之主要原因也。”
毛澤東一直堅持“李自成是代表農民利益的”這一論斷。1938年,已成為共產黨領袖的毛澤東在一次關于根據地保衛工作的談話中,談到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時,說:“我們歷來的造反領袖,后來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終是好的,老百姓都稱贊他,因為他代表農民利益向地主階級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