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禪助其成”,是說有唐以后,佛學禪宗普遍流行,它的思維方式和命題大大幫助了意境學說的正式形成。如前所述,六朝時期,佛經或禪家已普遍借用古代已有的“境”或“境界”概念來闡釋佛理或自己的感受。再舉數例更可見禪家與詩家的內在聯系。如《俱舍頌疏》說:“實相之理為妙智游履之所,故稱為‘境’。”《成唯識論》說:“覺通如來,盡佛境界。”《楞伽經》說:“第一義者,圣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境界?!笔捊y《令旨解二...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所謂“禪助其成”,是說有唐以后,佛學禪宗普遍流行,它的思維方式和命題大大幫助了意境學說的正式形成。如前所述,六朝時期,佛經或禪家已普遍借用古代已有的“境”或“境界”概念來闡釋佛理或自己的感受。再舉數例更可見禪家與詩家的內在聯系。如《俱舍頌疏》說:“實相之理為妙智游履之所,故稱為‘境’。”《成唯識論》說:“覺通如來,盡佛境界。”《楞伽經》說:“第一義者,圣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境界?!笔捊y《令旨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