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夢的解析(經典圖解暢銷版)
-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1143字
- 2019-01-05 03:37:39
第3節 孩子們的夢
小孩子的世界充滿童真、幻想,夢也只是其簡單的愿望滿足,所以往往比成年人的夢來得枯燥。雖然小孩子的夢并不能給我們展示很多意義,但卻能給夢的本質是愿望的滿足這一觀點提供非常好的證明。為此,我從自己小孩那收集了一個與此相關的夢。
1896年夏天,我們全家前往荷爾斯塔特旅行時,我的八歲多的女兒和剛過五歲三個月的兒子分別做了一個夢。那年夏天我們住在靠近奧斯湖的小山上,在天氣晴朗時,碧空萬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眺望達赫山。如果使用望遠鏡,連那山上的西蒙尼小屋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這兩個孩子每天都用望遠鏡欣賞美景。在旅行出發前,我告訴孩子們,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荷爾斯塔特,就在美麗的達赫山的山腳下,孩子們聽到之后特別高興。當我們從荷爾斯塔特進入耶斯千山谷時,周圍的風景變幻美麗,孩子們都被完全吸引了;但隨著旅途的進行,五歲的兒子慢慢地變得不耐煩了,每當有山迎面而來,都會高興而焦急地問:“那就是達赫山吧?”但當聽到我的回答“不,那只是達赫山下的小丘”之后,就漸漸地沉默了,也沒有什么興致跟我爬山看瀑布了。當時,我認為他累壞了,肯定對達赫山沒興致了。但出乎意料地是,他在第二天早上興致勃勃地告訴我:“昨晚我夢見西蒙尼小屋,并走進去玩了。”后來我才明白,當我告訴孩子們此行的目的地是達赫山時,他就誤以為我們一定可以從荷爾斯塔特很快走到他之前天天用望遠鏡看到的西蒙尼小屋,但知道翻山越嶺之后只能到達山腳下的瀑布時,他感到非常失落和不悅。不過,夢達成了他的愿望。當我問他夢中更多的細節時,他卻只記得:“通過石階爬上去,只需要六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而對于其他內容卻是毫無印象。
在旅行中,我那八歲半的女兒也通過夢來滿足內心的愿望。我們這次全家去荷爾斯塔特遠游時,還有鄰居家的小男孩愛彌兒同行。這小孩才12歲,但文質彬彬,很像一個小紳士,我女兒很喜歡他。有一天早上,我女兒跑過來告訴我:“爸爸!我夢見愛彌兒成了我的哥哥,他和我一樣稱呼你們‘爸爸’‘媽媽’,而且他和弟弟一起睡在大臥鋪上。而且還看到媽媽帶著一大把的各種顏色的紙質包裝的巧克力棒棒糖進來放到我們床下,這正是我們白天想買沒買到的。”夢都滿足了我那女兒的兩個愿望:讓喜歡的愛彌兒成為更親密的人和獲得喜歡吃的糖。
孩子們的夢
本節中孩子的一個夢告訴我們,現實生活中,當孩子意念中想要到達理想目的地的愿望一旦落空,其內心的失落與不快往往會在夢境中尋到一種補償,獲得一絲心靈的安慰。
孩子眼中的世界

達利《嬰孩臉中的世界地圖》中孩子們的幻想是無窮無盡的,同樣也是天真無邪的,世界同他們的思想一樣,可以任意安放。

寫下自己的夢想
孩子的世界是神奇的,他們天真、可愛,充滿著奇思妙想,筆下展現出屬于他們自己的五彩繽紛的斑斕夢想。

孩子們眼中貓與蚊子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