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給生命留一份回旋的空間

生活就像在大洋上空飛行的飛機一樣,經常置身于交叉氣流和風之間,隨時會被吹得偏離航道。事情永遠不會百分之百地像我們預計的那樣發展,所以我們要學會做成功道路上的“飛行員”,不斷調整方向以抵達最終的目的地。

東方不亮西方亮,拐個彎,是另一片風光

一只蝴蝶從敞開的窗戶飛進來,在房間里一圈又一圈地飛,有些驚慌失措,顯然,它迷路了。左沖右撞地努力了好多次,它都沒有飛出房子。這只蝴蝶之所以無法飛出去,原因是它總在房間的頂部尋找出路,總不肯往低處飛,低一點的位置就有敞開著的窗戶。最后,這只不肯低飛一點的蝴蝶耗盡了氣力,奄奄一息地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無生氣的葉子。

成群結隊的馬嘉魚要比那只蝴蝶更死板,簡直就是一條道走到黑。

馬嘉魚很漂亮,銀膚燕尾大眼睛,平時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產卵,隨著海潮漂游到淺海。漁人捕捉馬嘉魚的方法很簡單:將一個孔目粗疏的竹簾,下端系上鐵墜,放入水中,由兩只小艇拖著,攔截魚群。馬嘉魚的“個性”很強,不會轉彎,即使闖入羅網之中也會不停地游動,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繼”陷入竹簾孔中,簾孔隨之緊縮??自骄o,馬嘉魚越激動,瞪起眼睛,張開脊鰭,更加拼命地往前沖,結果被牢牢卡死,被漁人捕獲。

生活中,像馬嘉魚那樣一條道走到黑,不知拐彎,不知變通的人到處都是。如果前面有堵墻,你是拐個彎繞過去還是非要跟它較勁,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呢?相信每個人都會說:“當然是繞過去了,誰那么傻啊?”可是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在犯錯誤,明知道這種方法不行,這條道走不通,這份感情沒有結果,卻仍然固執地不肯拐彎,最后只能是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要知道,固執地在有障礙的地方尋求通達是十分愚蠢的,不僅白費功夫還耽誤事情。水在流動時,如果遇到硬物阻擋則繞道而行。聰明人做事也當如此,此處有障礙就在別處通行,東方不亮西方亮,只要我們拐個彎,完全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無限風光。

上錯車要及時下車,坐正確的車子

現實生活中,你有一個夢想,夢想自己10年后有好的生活。你滿腔熱忱地開始行動。然而,數月后,生活打斷了你的行動:問題總是出現,重重困難阻礙了你邁向成功的腳步。現在,你該怎么辦呢?

我們不妨把你的生活同一架從悉尼飛往東京的飛機進行比較。這是一段漫長的海上飛行,每星期都有上千人登上飛機但沒人認為自己最后到的地方不是東京。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95%的飛行時間里,飛機都將是偏離航道飛行的,事情又將如何?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控制,飛機幾乎一起飛就偏離了航道。不過,飛機是由飛行員負責方向的。飛行員有著明確的目的地——東京。他清楚飛機會被氣流吹得偏離航道,所以他監控著飛機的飛行方向,不時地進行調整,最后到達目的地東京。

生活就像那在大洋上空飛行的飛機一樣,經常置身于交叉氣流和風之間,隨時會被吹得偏離航道。事情永遠不會百分之百地像我們預計的那樣發展,所以我們要學會做成功道路上的“飛行員”,不斷調整方向以抵達最終的目的地。

要知道,成功者并不是一開始就站在了正確的起點上,找到了成功的方向,他們也是在不斷的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方向,最終發現了通往成功的道路。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學畫無成,他面對人生的不斷碰壁,及時調整了人生目標,在文學道路上取得了一番成就。孫中山青年時懸壺行醫,最后發現治一人并不能救社會,于是轉而投身革命,歷經艱辛,終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偉業。

因此,我們要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盡可能多地嘗試各種各樣的發展道路,不斷根據實踐反饋調整對自己的認識和判斷。讓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個成功故事。

馬克·漢森所經營的建筑業項目徹底失敗了,因此他不得不宣告破產。

在后來的日子里,很多人都希望聽到的是馬克如何令人驚訝地重返建筑業,重新創業并一步一步爬上成功頂峰的令人歡欣鼓舞的故事。如果馬克用一生的精力這樣做,這又將是一個關于恒心和毅力的傳奇故事。這類故事很多,但是馬克并不是這類故事的主人公。

馬克徹底退出了建筑業,忘記了有關這一行的一切知識和經歷,甚至包括他的老師——著名建筑師巴克敏斯特·富勒。馬克決定去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創業。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對公眾演說有獨到的領悟和熱情,并且,他很快就發現這是個很容易賺錢的職業。

一段時間之后,馬克成為一個具有感召力的一流演講師。他的著作《心靈雞湯》和《心靈雞湯Ⅱ》雙雙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并在榜上停留數月之久。

實際上,真正聰明的人在關鍵時刻總會放棄無謂的固執,冷靜地分析每一個問題,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最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的方向,并及時檢視選擇的角度,適時調整。

有些事情,你做了很大的努力,并為之堅持不懈,苦苦勞作,但最終如果你發現自己走向的是一條死胡同,一面墻,那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能夠退出來,重新研究,尋找對策。目標不能達到時,就去開發別的項目,尋找新的機會。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常??纯词种械牡貓D,檢查一下自己是否還在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如果不是,那就及時做出必要的調整。在陷入泥潭時,要及時爬起來,遠遠地離開那個泥潭;上錯了車時,要及時下車,坐正確的車子。

認真吃好“回頭草”

草原上有兩匹馬,一高一矮正在悠閑地啃著肥美的青草。它們心情舒適,邊吃邊聊,慢慢往遠處走去。

“一會兒等我們吃完了這里的草,回頭吃吧!你看還有好多草沒有吃呢!”那匹矮點的馬說道。精良的馬聽后,不屑一顧地打了一個響鼻,根本就沒有往后看,它心想:好馬不吃回頭草,往回走什么呀?還怕前面沒有草嗎?想到這里,它輕蔑地對矮馬說:“我可不愿意辱沒了‘好馬’的名聲,要吃你自己回頭吃吧?!?

兩匹馬一直往前走,可是草越來越少,它們已經接近沙漠的邊緣了。矮馬說:“我們還是往回走吧!恐怕再往前走就沒草了?!?

“好馬”還是那種傲慢的表情,堅持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于是,矮馬回頭走向草原,“好馬”獨自走向前方的沙漠。最后,那匹“好馬”在饑餓的折磨下,一頭栽倒在了沙漠中。

高大的駿馬只要回頭就可以重新吃到美味的青草,可是它自己把自己的退路堵上了。

“好馬不吃回頭草!”這句話不知是誰最先說的,最先說這句話的人應該為很多人的失意和悲劇負責任。因為這句話讓人缺乏回旋的空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這句話喪失了大好機會,甚至自己把自己的出路堵死了!

信奉“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人,大概以為這句話表達的是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志氣,但是誰又敢肯定地說,這不是一種“意氣用事”呢?“回頭”往往也包含著新的機會、新的開始和新的面貌??上У氖墙^大多數人在面臨該不該回頭的問題時,都把“意氣”當成“志氣”,或用“志氣”來包裝“意氣”,把“傲慢”當成“自尊”,明知“回頭草”又鮮又嫩,卻怎么也不肯回頭去吃!要知道還有“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句話呢!

人活在世上,不要太過剛烈,也不可太過偏執。凡事留些余地,給自己和別人一些回旋的空間。當“好馬”餓成“死馬”時,就再也不是一匹“好馬”了!所以,在考慮吃不吃“回頭草”這個問題時,應該多考慮一些眼前的“時務”,也就是客觀現狀,例如:

——我現在有沒有“草”可吃?

——能不能吃飽?以后會不會有草吃?

——如果不吃,我還能支撐多長時間?支撐的后果是什么?

——“回頭草”到底有沒有吃的價值?吃了對我有什么幫助?

考慮清楚后,如果“回頭草”更好,那你就把“面子”“志氣”這些拋開,認真地吃好“回頭草”,把自己養成一匹更加精壯的馬!時間會讓人忘記你是一匹吃回頭草的馬。如果你吃回頭草有所成就時,別人會佩服你,認為你是一匹“好馬”!

聰明地彎曲,明智地妥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都有自己堅持的東西,可是,生活有時會逼迫我們妥協。這個時候,你是怎么做的呢?直愣愣地強硬拒絕,堅持自己的意見還是聰明地彎曲,找到兩者的平衡點呢?

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雕像是舉世無雙的藝術杰作。但在這件雕像完成之初,曾有主管官員因不滿意它的鼻子而向米開朗琪羅提出了更為“高明”的修改要求。

在面對堅持還是妥協的選擇時,雕刻大師會怎么做呢?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

經過反復的推敲和精心的雕鑿,米開朗琪羅終于完成了大衛像的雕刻。對作品上下左右審視了一番后,他覺得非常滿意。正在這時,主管這件事的官員過來了。

那位官員看來看去,似乎覺得不太滿意。米開朗琪羅問:“有什么地方不對嗎?”“嗯,鼻子太大了!”那位官員說。

“是嗎?”米開朗琪羅站到官員的身邊,在雕像前面看了看,恍然大悟般大叫了出來:“可不是嗎!鼻子大了一點!沒關系!我馬上改!改完絕對讓您滿意!”說完他就拿起工具爬上架子,叮叮當當地鑿起來。

隨著米開朗琪羅的不斷雕鑿,掉下許多大理石粉。那位官員不得不躲開。過了好一會兒,米開朗琪羅終于雕好了。這一次,他請那位官員到架子上去檢查:“您看,現在可以了吧?”

官員爬上架子看了看,高興地說:“是??!現在好極了!這樣才對?。 ?

送走那位主管官員后,站在一旁看到這一切的朋友問他:“我覺得你雕刻得很好?。槭裁此徽f不好,你就馬上修整?”

米開朗琪羅回答道:“我只是偷偷抓了一小塊大理石和一把石粉,到上面做做樣子而已,我根本沒有改動原來的雕刻。那位官員覺得雕像有問題,是因為剛開始時他是從下面仰視雕像的。”這就是大師的高明之處。

實際上,妥協并不意味著放棄原則,一味地讓步。在妥協與堅持之間還有第三條路可走,那就是明智地妥協,找到二者的平衡點。

任何東西“至剛則易摧”,只有“剛柔并濟”才能無往而不利,正如劍在千錘百煉中通曉屈伸后才能削鐵如泥。講原則的人雖然讓人生敬,但也可能讓人生“畏”,而那些既堅持自己的原則,又懂得妥協的人才可敬而且可親。

所以,做人不能太死板、太生硬、太嚴肅,不懂得轉彎,否則人生之路會越走越窄。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有一首形容農夫插秧的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后原來是向前。”的確,一時的退步是為了更好的前進。人生的道路上障礙重重,有時前面是險坑,有時前面是高墻,如果只知道不顧一切向前的話,就會跌落險坑粉身碎骨,撞上高墻鼻青臉腫。因此,懂得以退為進,拐個彎、繞個路,就會發現世界還有更寬廣的空間。

以退為進,欲擒故縱在戰爭中經??梢砸姷?,我們就以軍事斗爭為例。進攻太急時反而會激起敵人的瘋狂反撲,增加取勝的代價。這時我們可以有意讓敵方逃走,跟在逃敵之后,不要逼近他們,等到他們累得沒有力氣,斗志逐漸磨滅,戰斗力削弱的時候,再一舉將其全殲。這樣就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

“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是諸葛亮的七擒孟獲。

蜀國建立之后,便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10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除北伐的后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收服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附近,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誘敵出戰,將孟獲誘入伏擊圈內,使之兵敗被擒??墒侵T葛亮決定對孟獲采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蜀軍,諸葛亮則笑而不答。

孟獲回營后,將所有船只據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乘敵不備,在敵人不設防的下游偷渡成功,并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了將士的反抗,于是,將士們相約起義,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氣,就再次把他釋放。

以后孟獲又用了許多計謀,但都被諸葛亮一一識破。孟獲后來又四次被擒,但諸葛亮都放了他。最后一次,諸葛亮火燒了孟獲的藤甲兵,第七次擒住孟獲。孟獲終于服了,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邊境安定了,諸葛亮徹底消除了后顧之憂,全力舉兵北伐。

諸葛亮在第一次誘擒孟獲后,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很強的戰斗力了,此時如果乘勝追擊,便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各部落中的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只有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才能使蜀國西南邊境真正穩定。如若不然,西南邊境的少數民族部落是不會停止侵擾的,那蜀國的后方就難以安定。因此,諸葛亮才一次次不辭辛勞地擒拿孟獲,因為他要獲得的不只是一個西南酋長孟獲,而是整個蜀國后方的安定。

所以說,退讓是為了更好地前進,良好的撤退應和偉大的勝利同樣受到獎賞。

另外,主動退讓不僅可以緩解當時的壓力、困境,還可以為自己積蓄能量。引擎利用后退的力量,反而引發更大的動能;空氣經過壓縮,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很多時候,我們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須低頭匍匐前進,才能成功??上Ф鄶登闆r下我們都錯誤地認為“撤退”就意味著承認錯誤或接受失敗。

一位在海南搞房地產開發的成功人士,1996年來到一座大城市,想在此創立一家占地約3000平方米的大商場。正當他找好土地,付了定金準備大干時,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了。面對這種情形,他果斷決定此項目立刻下馬,雖然損失了幾十萬元,但卻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他的決定是對的,1997年以后好幾家大商場倒閉了。

該放手時就放手,不可陷得太深,須知有退才有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武宣县| 嘉黎县| 靖边县| 兰州市| 利川市| 岗巴县| 彭泽县| 禄丰县| 宁武县| 修武县| 昌都县| 云浮市| 和政县| 江口县| 大港区| 湖口县| 泰兴市| 永修县| 东港市| 吴桥县| 乌苏市| 庆阳市| 沙雅县| 岑巩县| 扶绥县| 栾川县| 北票市| 乌兰县| 寻乌县| 曲阳县| 马公市| 光山县| 宜良县| 北票市| 汨罗市| 吉林省| 聂拉木县| 远安县| 滁州市|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