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藝術史
- (英)邁克爾·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
- 883字
- 2019-04-24 11:17:41
石器時代的中國
今天,任何一個中國藝術愛好者對精美的新石器時代彩繪陶器都耳熟能詳,但是,在1921年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確鑿證據證明中國曾經有過石器時代。那一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 Gunnar Andersson, 1874—1960)和他的中國助手有兩項至關重要的發現。一項是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在一個山坡的斷崖上,安特生撿到一些燧石工具,表明這個地區曾經居住過非常古老的人類。他本人沒有進行發掘,但是他的發現卻導致進一步發掘的展開,最終裴文中博士發現了化石骨骼。除了晚期爪哇人之外,北京人是迄今為止所見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種了。這些骨骼屬于生活在更新世中期的北京中國猿人。洞穴中保留的厚達50米的文化層表明在70萬年前到20萬年前之間,北京人就生活在這里。北京人以脈石英為原料,通過從一塊大鵝卵石上敲擊出薄片制造石質工具。他們已經會用火,多食谷物,偶爾也以敲骨吸髓的方式慘食同類。
近年來,更古老的遺存也不時被發現。1965年在云南元謀地區發現的猿人牙齒化石的年代被推斷為170萬年前。1964年,在陜西藍田縣山坡上的一處埋藏中,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人類頭蓋骨,并推測它們的年代至少比北京人早10萬年,即大致和爪哇人同期。更晚近的發現在1984年,遼寧南部的金牛山發現了年代在更新世中期、26萬年前的原始人骨骼,即金牛山人。金牛山人的大腦比同時期原始人大腦容量更大,因而和早期智人有某種關聯。
到更新世晚期,中國早期人類的進化速度加快。近年來,多個地區都發現了智人文化遺物。周口店山頂洞人(約前25000年)已經擁有比他們的祖先更多的石器工具,男性已經穿著用獸皮縫制的衣服,而女性則用穿孔石珠和涂抹赤鐵礦粉末來妝扮自己。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文明歷史上最早的有意識的化妝行為。在寧夏和鄂爾多斯地區的沙漠遺址中發現了精致加工的細小石器類型,各種不同類型的石刃和石片被用于不同的目的。1960年,在河南北部,即后來成為商代最后的中心區域的地方,一個居址上發現了上萬件細石器。遠在西南的四川、云南和貴州也有豐富的遺物出現。盡管這些零星分布的遺址的年代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都不甚清楚,但它們的分布至少證明,在向中石器時代慢慢過渡的過程中,舊石器文化已經廣泛分布到古代中國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