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淘寶村的崛起(第43輯)
- 藍獅子(中國)企業研究院
- 1763字
- 2019-01-04 20:54:38
以農村淘寶為例,淺談被互聯網沖擊的“鄉土”

很顯然,已然置身于互聯網的我們,已經習慣于它帶來的種種益處,甚至期待更多的互聯網公司能為我們的生活創造更多的驚喜。這種“舒適感”甚至帶來某種錯覺以至于你會時常忘記,互聯網公司們的最終標的是利益而非情懷,這就意味著互聯網經濟會依循自己的邏輯發展。而這種邏輯,正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不平衡,甚至改變我們對真實世界的認知,當互聯網無時無刻不在作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時,“無知覺”的人類,正面臨一場“重塑”。
遂昌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全縣總面積2539平方公里,山地占88.82%,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703座,全縣人口僅23.1萬。在這個典型山區縣,發展出了農村電子商務的遂昌模式,并成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調研基地。
遂昌農村電子商務包括“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兩種形態。
“農產品進城”著眼解決農產品與市場對接的問題。當地的農貨“上行”平臺——遂網,一端對接的是農產品的供貨源——農村合作社,另一端對接當地開網店或做微商的城鎮年輕人,將他們發展成為遂網的分銷會員,幫助將農產品銷售到一二線城市,而這些年輕人事先都會接受遂昌網店協會的電商培訓和銷售能力培訓。
“消費品下鄉”著眼解決農村無法進行網絡購物的痛點。當地的消費品“下行”平臺——趕街網依托每個村的商業小店,在店內劃出8~10平方米的一小塊地建服務站,為服務站配備電腦設備,培訓店主做兼職服務員幫村民在趕街網上進行代購。同時,趕街網建立縣級運營中心和從縣城到農村的二級配送物流。
這一模式被馬云大加贊賞,不久之后,淘寶也上線針對農村市場的二級頻道“農村淘寶”,不僅提供日常用品,還有農資農具產品。此外,阿里也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農村電商,要解決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農產品進城并不容易實現,消費品下鄉一定會受歡迎。
1898年,美國郵政部宣布對農民實行免費投遞。美國郵政部長沃納梅克認為,報紙雜志將使得男女青年待在家里感到更為滿意,而且會使得他們學習了解更多知識,以便更好地經營農場。
“打破農村生活的孤獨和寂寞,并制止人口經常而可悲地從農村流動到城市去。對于這個偉大國家的農村地區,我們的效勞總是不夠的,何況正是農村的人們給世人提供了衣食之源。”
1913年,美國開始農村包裹免費郵遞制度,其主要理由是要幫助農民把他們的產品加快運輸到城市里來。第一個成果就是給威爾遜總統寄了一袋八磅重的蘋果。
但是,從農村到城市餐桌的運動最終沒有發展起來,而從城市商店到農村的運動卻熱火朝天搞起來了。郵購商店把城市風尚和新鮮事物介紹給農民,從而空前繁榮。在實行包裹投遞的第一年,大百貨公司西爾斯商店的訂貨是上一年的五倍。
所以,消費下鄉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呢?
在免費直投制度之前,郵件是投遞到地方郵局,收件人要自己去郵局取件。鄉村郵政局長通常就是鄉間雜貨店的店主。直投開始后,幾乎所有村社的郵局和商店都消失了,到各自教堂去的人以及參加各自地區農業協會的人也大為減少,甚至最后連村莊都消失了。
遂昌交通不便利,遇到糟糕天氣就很難發貨,但更大的問題是很難留住人才。在農村電商創業熱潮下,有些年輕人往往剛開始滿懷激情來這兒做電商,但一般都是沒待幾個月就走掉了,年輕人還是想去大城市發展。
為什么會這樣?
布爾斯廷在“美國人—農村城市化”中指出:農村生活的好心維護者們,力度通過農村免費投遞制度,通過更好的公路,通過增加報紙雜志在農村的發行量,來使得農村生活更加舒適愉快,然而他們的種種做法正為吸引農民離開農村起到最大的作用。這些“好心人”忘了,打破農村的孤獨狀態,同時也意味著把農民帶進城市,孤獨的農民也許是不幸的農民,但不孤獨的農民常常根本就不再是農民了。
100多年前的鐵路和公路就是現在的互聯網,郵購目錄就是淘寶首頁,西爾斯百貨就是淘寶天貓聚劃算。在農村淘寶啟動之后,農村城鎮的傳統商店將迅速瓦解,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將沿著淘寶物流的反方向進入城市。
2014年底,全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超過1800億元,7700萬老百姓在網上購物,增長41%,而城市地區的增幅僅為17%。預計2016年,農村網購市場可能增長至4600億元。未來幾年內,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將突破萬億規模。
農村電商究竟會否成為農村經濟的良藥?這還是個未知的命題。
文章來源: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