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向高血壓說不:防治高血壓看這本就夠了作者名: 同美榮本章字數: 13字更新時間: 2018-11-08 21:05:19
第六章
你是哪種類型的高血壓
原發性與繼發性高血壓
從病因和臨床的角度出發,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大類。
1.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發病原因尚不能完全弄清楚的血壓升高,通常起病緩慢,早期常無癥狀,可以多年自覺良好而偶于體格檢查時發現血壓升高,少數患者則在發生心、腦、腎等并發癥后才被發現。高血壓病患者可有頭痛、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等癥狀,但并不一定與血壓水平相關,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壓后才會注意到。體檢時可聽到主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主動脈瓣區收縮期雜音或收縮早期喀喇音。根據原發性高血壓病情和病程的進展速度,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兩個類型。
原發性高血壓的特點是即使進行全面、細微的體檢也一無所獲。據悉,40歲以上的患者多屬原發性高血壓,而我們一般談到的大部分高血壓病患者也是指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
在各類原發性高血壓中,家族遺傳性的高血壓是最為普遍的。遺傳性高血壓是由于帶有遺傳特性的基因發生了變化引起的。遺傳性高血壓往往繼發于一些很罕見而臨床表現十分復雜的內分泌疾病,臨床診斷很容易造成誤診或者漏診,大多通過檢測基因突變的手段來進行診斷。一般來說,凡是患有輕度高血壓,或是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的患者,醫生會建議你采取一些額外的預防措施。比如,如果你的家族有高血壓的遺傳因素,那么,你罹患高血壓的概率就高得多。無論是原發性的高血壓,還是隱性高血壓,都需引起注意。
2.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繼發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壓,通常是由腎臟病、肝臟病或心腦血管疾病而引發的并發癥,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嗜鉻細胞瘤、腎血管性高血壓、腎素分泌瘤等,可通過手術得到根治或改善。
為了及早發現并控制高血壓,患者宜清楚繼發性高血壓的一些臨床表現。
(1)無高血壓病史,30歲以下出現血壓升高。
(2)血壓突然由正常開始升高,且呈發作性特點。
(3)體重、體態短期內明顯變化。
(4)服用避孕藥、糖皮質激素、非甾體類抗炎藥等的患者,血壓呈逐漸增高的趨勢。
(5)胸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同時大汗淋漓,伴有血壓升高,肢體動脈搏動不對稱,腎功能減退。
(6)伴有貧血、水腫、夜尿多、尿頻、尿急、尿痛,以及周期性肢體麻痹、發汗、心悸等現象。
(7)查體發現頸部、腹部、背部有血管雜音或腹部有包塊,顏面部及下肢水腫。
(8)化驗檢查有貧血,尿常規示紅細胞、白細胞,蛋白及管型細胞,低比重尿等。生化檢查血肌酐、尿素氮升高,低血鉀、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性酸中毒,24小時尿鉀排出增多。
(9)上肢血壓明顯高于下肢或雙上肢血壓有明顯差別,其差值超過10毫米汞柱(1.33千帕)以上。
(10)對降壓藥物反應不佳,或出現惡性高血壓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