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理財風險防范手冊
- 曹金洪
- 2019-01-04 11:06:05
■ 民間借貸合法嗎
民間借貸就是指不通過金融中介,個人與個人、個人與企業(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關系。民間借貸是合法的,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都會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但是借貸利率不能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超出的部分不合法。
認為民間借貸全部不合法,是大眾長期以來的錯誤理解之一。除此之外,關于民間借貸還有以下兩種誤解:
第一,民間借貸是高利貸。
法律上所說的高利貸,是指利率高于同期銀行貸款4倍利率的借款。在民間借貸中,確實有高利貸的存在,利率可能達到月利率4~6分(4%~6%),甚至月利率一角(10%)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此類利率的約定,一旦上法庭,超出部分是得不到法律支持的。但仍有一些借款人愿意以此類利率進行借款,這也是借貸雙方基于自身的考慮綜合博弈的結果。如今參與民間借貸的投資人和中介的數量相當可觀,這必然導致了激烈的競爭,多家借貸中介為了一個借款單子爭得你死我活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會促使改進服務的同時,降低利率。現在常見的年利率在12%~20%之間,低于這個利率,投資人可以將資金用于銀行理財、信托產品等相對低風險的渠道;高于這個利率借款人要考慮借貸的成本,貨比三家,往往難以成交。
民間借貸絕大部分不是高利貸,更不像舊社會的利滾利,最后因為還不起錢而搞得家破人亡。如果借款,借款人應多走幾家,總會找到利率最合適的。還有借款人也要考慮到利率不能超過四倍的紅線,以免造成高利貸的不好影響。
第二,民間借貸是非法集資。
刑法里與民間借貸相關的罪名一個是第一百七十六條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另一個第一百九十二條的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能否吸收存款是銀行與民間借貸的區別,如果許以一定的利率回報,向不特定的公眾吸收存款就犯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于民間借貸來說,會有一些中介公司,給投資人固定的利率,由他們來運作資金。但這樣的操作模式,就必須讓投資人相信中介有足夠的還款能力,或者提供足額的擔保。一般的中介公司沒有足夠的資產做抵押和擔保,很難取得投資者的信任,也很難獲得投資者的資金。投資者更愿意自主掌握資金,等有合適的人借款時就將資金放出去,并且要求中介公司提供擔保。
因而中介公司收了傭金的代價就是要幫借貸雙方完善借款擔保手續,監督借款人的還款,在借款人不能償還的情況下,要承擔擔保義務。另一方面,從事民間借貸的中介公司,對該罪名也是有所顧忌的,觸犯刑律的是少數。
雖然大眾對民間借貸有諸多誤解,然而民間借貸不僅合法,還受到法律的保護。《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有關民間借貸的規定還分散在《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和1999年的兩個司法解釋中。
民間借貸不通過銀行中介,屬于直接融資渠道(銀行信貸則屬于間接融資渠道),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靈活
它不必像銀行貸款那樣受許多條條框框的約束,雙方可以自由簽訂借款協議。但是為了確保出借人的利益,最好還是有抵押、公證或擔保,這樣的借貸關系會更有保證和安全性。
2.簡便
它不必像銀行貸款那樣需要提供各種各樣的資料,總而言之就是手續很簡便,只需雙方認可便行。
3.快速
主要是指到賬速度快。雙方一旦達成協議,當時就可以把錢打到賬上,一般最長也不會超過三天;而銀行貸款超過一星期是很常見的。
4.收益率高
有三種含義:一是民間借貸總是瞄準那些收益率高的投資項目或收益好的企業,因此利息收益自然就高;二是沒有銀行中介的參與,銀行所收的那部分手續費也就省掉了,借貸雙方便可以從中受益;三是沒有銀行中介的監督,放貸風險就相對高些,因而收取的貸款利率也就會高出好幾倍,使得出借人的貨款收益成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