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艾爾斯巨石:夢幻圣殿

Ayers Rock

必知理由

“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類型:石砂巖巨石

地點:烏盧魯國家公園

艾爾斯巨石整體呈紅色,又稱作紅石,但它具有變幻莫測的顏色:拂曉時呈太陽般的橙黃色,上午時像剛出爐的赤紅鋼錠,正午時如透亮的琥珀,傍晚似燃燒的火焰。當烏云密布、暴雨傾瀉時,則發出藍綠色的幽光。每年有數十萬人從世界各地紛紛慕名前來觀賞巨石風采。1987年,艾爾斯巨石及其周圍的公園被指定為世界遺產保護區。

烏盧魯國家公園地處澳大利亞中心,屬干旱地區,占地1325平方千米,為當地土著居民擁有,主要景點是艾爾斯巨石和奧爾加巖山。

艾爾斯巨石比周圍荒漠平原高出348米,總長3千米,非常寬廣,西低狹、東寬高,雄偉壯觀,如巨獸臥地。石上鳥獸不棲,寸草不生,圓滑光亮,偶爾可以看到出沒其中的蜥蜴。石上有許多奇特洞穴和裂縫,它們是因為風化而形成的。南壁上的裂縫在夕陽之下,極似一個完整的人頭蓋骨。另有一根依附于巖壁之上的石柱,人稱袋鼠尾,長200多米。每天早晨天際露出一絲曙光,艾雅斯巨石開始明亮起來,漸漸顯出輪廓。太陽射出第一道光線后,巖石便迸發出絢麗的色彩,嫣紫緋紅各色在石壁上以驚人的速度互相追逐。隨著日光照射程度的變化,巖石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有淡紅、紫紅、橘紅、大紅、赭紅等顏色,到黃昏時,色譜上的所有顏色都顯示過了。

艾爾斯巨石從平原拔地而起,體積巨大,游客在100千米外即可望見。

這塊巖石的主要成分是長石砂巖,還有鐵的各種氧化物。正是因為這些成分,這塊巖石每天隨著時間的推移顯出各種顏色。在風雨的侵蝕下,巖石上形成許多洞窟和水池,還有些看上去很像獸形或人形的溝壑和裂紋。下雨時,巖石呈現出另外一番景象,雨水填滿水洞后四散溢出,瀑布般的雨水澆灌了干涸的溪流和沙地,為草木的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青蛙、昆蟲和鳥類也開始活躍起來。

艾爾斯巨石是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一般稱為島山。雨水不斷侵蝕巖石的表層,熱晝和涼夜則使巖石日復一日經歷膨脹和收縮的過程,最終致使巖石表面開裂。

巨大的艾爾斯巨石是平原地區最為壯觀的地理特征,對生活在沙漠的人們來說,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們不僅為它的巧奪天工而驚嘆,同時還可循著歷史的蹤跡回到遙遠的過去。據當地土著傳說,艾爾斯巨石是他們祖先在天地形成時期開辟路徑留下的標記。最早到澳大利亞的土著是5萬年前從東南亞的島嶼遷來的。他們是游牧民族,有六七百個部落,他們以捕獵為生,使用獨特的飛鏢和投矛器,此外還采摘水果和植物根莖。每個部落都是由多個自治團體組成,成員包括一名男子和他的兄弟妻兒等。女性享有平等地位,兩性各有自己祭祀的地方和儀式。

當地土著人認為這塊土地是祖先留給他們守護的,而艾爾斯巨石更是這塊土地上最重要的部分,它上面的每道裂縫對土著都有重大意義。對于當地的土著來說,艾爾斯巨石不僅僅是奇觀,更涵蓋了悠長的文化與神圣的先祖雙重意義。

從巖石流下來的雨水積成的美琪泉

當地土著人視巨石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但許多旅游者仍然在那里取走一塊巖石作為旅游紀念品。有趣的是,在過去的10年里,成千上萬塊石頭從世界各地寄回來,一些偷走石頭的游人甚至沒有顧及昂貴的國際郵費。許多寄件人在附信中稱,這種紅色巖石給他們帶來了壞運氣,因此他們決定將它物歸原主,其中一名德國旅游者居然寄還了一塊重達9千克的石頭。一名英國旅游者稱:“自從我們把石頭帶回來之后,我的妻子就得了中風,而孩子們也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我們什么也沒做,但是運氣相當背。”據稱,這種情景每天都發生。這塊充滿著神秘和傳說的赤色巨石,難道真是土著祖先留下的守護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德令哈市| 乐平市| 宁波市| 甘肃省| 雷山县| 丽江市| 灵璧县| 甘谷县| 双牌县| 阿克苏市| 彭州市| 威远县| 唐海县| 桐柏县| 大英县| 曲靖市| 武清区| 丹凤县| 辽宁省| 株洲市| 涟源市| 和田县| 牙克石市| 全椒县| 汝阳县| 万盛区| 阿勒泰市| 修文县| 太保市| 台江县| 噶尔县| 马山县| 涡阳县| 册亨县| 平乐县| 郓城县| 砀山县| 龙胜| 志丹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