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書生還珠

很早以前,鳳凰縣鳳凰山下住著一位書生,名叫善民,從小喪父,母親依靠日夜紡紗織布,節衣縮食,供他讀書。善民聰明能干,一心攻讀四書五經,寫出文章,句句在理。

這一年,正是大比之年,娘為善民籌借了路費,送他上京應試。臨行前叮囑道:“兒呀!你去應試,若能得中,也就不辜負為娘辛苦一世了。”

善民含淚拜別慈母,一路曉行夜宿,跋山涉水,趕往京城。

一天,他來到金雞嶺附近三岔路口的一株大樟樹下歇息,發現草叢中有一個青布包裹。拾起一看,包裹嚴嚴實實,打開一層層青布,最里面一層是黃綾包著的,摸摸四四方方,揭開一看,原來是一個盤龍小木匣,上面寫著“皇封御賜”四個字,里面裝著一顆晶瑩光亮的珠子。哎呀呀!這珠子非同一般,定是世上稀有的寶珠。是誰丟失的呀?他想:失主是誰?他在哪里?若在此坐等,恐怕要誤了考期;不去管他,那丟失寶珠的人,一定心急如焚,說不定會出人命。唉,這種傷天害理之事,我怎好做呢!想到這里,他將珠子重新包好,決定等待失主前來尋找。

他等呀等,一直等到太陽下山,也沒見有人前來尋找,眼看天色已晚,心里更加著急。那地方前不見村,后不著店,沒辦法,只得靠在樹下熬了一夜。

第二天,他還是焦急地等著。等到中午,雖有路人,但都不是來尋找失物的。考期已近,按照路程計算,已萬萬不能再耽擱了,如果誤了考期,豈不就要再等三年?可是丟下寶珠不管,也于心不忍哪!想來想去,只得耐著性子再等。天色將晚,才見一人騎著馬急匆匆跑來。騎馬人兩眼滴溜溜地盡往路旁東瞧西望。

善民見來人焦慮不安,愁容滿面,心中有數。那人來到大樟樹下,一見善民就迫不及待地問:“請問仁兄,你有沒有拾得東西?”

“什么東西?”

“一只小包!”

“包里裝著什么?”

“一顆寶珠——是先皇御賜之物!”

“噢!”善民聽來者說得清楚,又覺得他不像壞人,所以就照直說道:“我在這棵樹下熬了一宿,終于找到失主了!”說完,就雙手將包裹交還了騎馬人。

騎馬人接過包裹,打開一看,見寶珠還在,連忙下馬跪地叩頭:“君子,君子,你的恩德重于泰山!”

善民一時弄得糊里糊涂,慌忙將對方扶起:“言重了,是你的東西,應該歸還你。”

騎馬人一時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要取出銀兩酬謝,善民說什么也不肯接受。他急于趕考,就同騎馬人匆匆告別。

誰知善民趕到京城,還沒來得及趕到考場,就聽得號炮聲聲,試場已經封門了。

善民只得寄寓客棧,給家中母親捎信,暫在京城擺個寫字攤兒,一邊維持生計,一邊繼續攻讀,以待再試。這樣苦苦過了兩年。這兩年間,朝廷清除了一批奸臣,許多被誣陷的忠臣良將重掌朝政。新皇登位,即下詔招賢納士。善民被老臣吏部尚書看中,推薦給皇上。殿試合格,放為鳳凰縣縣令。

善民拜別恩師,準備赴任,恩師設宴餞行。席間,恩師高興地說:“賢契此去,我有一事相托。”

善民連忙回答:“恩師吩咐,門生一定照辦!”

恩師說:“在你那鳳凰縣內,有個金雞嶺,嶺腳三岔路口有一株大樟樹,請你在那大樟樹旁建造一座亭……”

善民一聽,覺得其中有些蹊蹺,馬上接口問:“恩師!我不明白,你為什么要到那里造座亭呢?”

“哎呀,說起這事話就長了。”恩師滔滔不絕地就將事情經過告訴了善民。原來兩年前,奸臣曾誣陷他私藏國寶——夜明珠。為此,他要兒子騎馬趕回故里,取回這顆夜明珠,親自讓皇上過目,證實這是先皇賜給他祖上的,并非私藏國寶。

善民一聽,心中就明白了九分。恩師激動地說:“哪知道,我兒子在取寶回京時,由于不小心,竟在半路丟失了。不說這寶珠價值連城,重要的是它關系到我全家人的性命。還好,還好,它被一位過路君子撿到,在樹下守候一天一夜,最后將這顆寶珠歸還了我兒子。這位恩人既沒有接受酬謝,也沒有留下姓名住址,我兒子也實在太粗心,竟沒有主動問一聲。如今只記得這件事發生在金雞嶺腳三岔路口的大樟樹下,所以我要你替我在那里建造一座亭子,亭內立上一塊碑記,以作表彰。”

善民聽了,卻淡淡地說:“恩師,這原是區區小事,我看大可不必興師動眾。失物歸還原主,這是理所當然的嘛!”

“唔!賢契出言太不近人情了。你可知這是無價之寶呀!你此去不但要替我造好亭子,還得替我找到那位大恩人!”

善民搖搖頭說:“這個——這恐怕難以奉命了!”

“哼!你沒去就說難。不行,你得千方百計給我找到!”恩師這么一說,善民只好勉強應諾。

一年之后,吏部尚書帶兒子回家祭祖,正好路過金雞嶺腳。他停轎一看,見亭子還沒有動工,心中大為不悅。善民前來迎接,他就怒氣沖沖地當面指責道:“賢契,我的話你竟當做耳邊風!我問你,我要你找的人,可曾找過?”

善民本想搪塞幾句,但又難以啟齒。恩師見他一副尷尬相,不便多講,只好責備身邊的兒子說:“你也太粗心大意,丟掉寶珠已是大錯,竟連君子的尊姓大名也不問一問,真是不懂事的孩子!”

善民見恩師在訓斥兒子,也覺得不好意思,抬頭望了望那年輕人。這下,尚書兒子正面瞧著了善民,好像忽有所悟,說:“父親,他……”

“他是你的師兄!”

“不——”他呆呆地盯著善民的右耳猛地跳起來說,“哎呀呀,父親,他,他就是那位拾寶還寶的大恩人呀!”

“啊!”吏部尚書驚喜交集,一時張口結舌,愣住了。

善民卻笑嘻嘻地說:“你可不能認錯人啊?”

“錯不了,你右耳邊有顆紅痣。”原來,善民右耳邊一顆紅痣很顯眼,那天還珠時,尚書兒子無意中瞥見一眼,現在終于想起來了。

經此一說,吏部尚書才恍然大悟,忙上前拉住善民的手說:“我的賢契,我的大恩人,當初我還以為你出言狂妄,剛才差點又錯怪了你。想不到你的品格竟是這樣高尚啊!”

事后,吏部尚書還是命兒子招聘當地的能工巧匠,在金雞嶺下造了一座八面玲瓏的涼亭,取名“還珠亭”,亭內豎了一塊石碑,親撰碑文,將事情始末作了記述。

沈瑞蘭 葉樹茂 口述

諸葛珮 搜集整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广南县| 蚌埠市| 龙州县| 泸溪县| 政和县| 丰城市| 大安市| 璧山县| 界首市| 浦北县| 乐亭县| 宜宾市| 仪征市| 宣化县| 乐昌市| 五寨县| 溆浦县| 台南市| 淮安市| 会理县| 沁源县| 湘潭市| 白玉县| 邮箱| 佛教| 呼玛县| 金溪县| 惠州市| 荥经县| 神木县| 镇原县| 英超| 克拉玛依市| 蕲春县| 武城县| 阳山县| 桃江县| 洪江市| 巴南区|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