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運的重量:一個藝術家大半個世紀的人生自傳
- 董克俊
- 539字
- 2019-01-03 17:59:17
苦中作樂的春節晚會
1960年春節很快就到了,這是一個寒酸的春節。當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的第一個年頭。醫院也沒有充足的節日供應。我們這個病區的醫生護士和病員圍坐在一間大病房內桌子上擺了些瓜子花生,再就是病員自己種的蘿卜,洗干凈充當水果。醫生護士都出了節目,唱《我愛北京天安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整個氣氛還是十分歡樂。在那個年代,那樣的困境中居然有這樣的好心情。出于對疾病的感觸,我演奏了《二泉映月》,用它宣泄了我的心境。其實二月是我生日的月份,我在為我又多了一歲而嘆息。正在這個時候,突然響起腳步聲,值班的護士跑來叫走了醫生,接著病房過道腳步聲急促,原來有病人大吐血,正在搶救。呼吸器、吸痰器、氧氣瓶都推進了搶救室。結核病大吐血死亡率是很高的,這個病人吐血不止,為防止窒息,醫生把病人腳那一方升高,頭部放低,使血流得快一些,并用吸痰器不斷抽出氣管里積的血塊。同時又加強止血。折騰了一大陣,結果病人還是走了,一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了,年僅二十四歲。這一個除夕之夜弄得病人們心情都很沉重。
在醫院,這種事是經常發生的,但今天對大家的刺激卻非常強烈,我一夜都未睡好,感到人生無常,很難把握自己的命運。想成為藝術家的愿望渺茫得很。這次住院長達一年,病情雖未痊愈,但也穩定。再住院也無意義,我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