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終于停了,這時一雙雙破舊的布鞋踏在濕潤的草地上,一陣寒風吹過,直叫在山谷內排成一排的流民縮了縮脖頸。
“排好了,都排好了,吳三說你呢,排哪隊去了。”湯和拎著一根木棍,在流民中間來回巡視著,見著有說閑話的、排的歪曲扭八的,上去就是一棍子,直打的流民抱著大腿在草地上打滾。
見著流民們終于安定下來了,朱重八知道是該自己上場的時候了,便站起身來,走到山坡上,眺視著黑壓壓的流民,指著一旁雜草叢生的空地道:“看見這空曠的草地了吧,我們以后就會居住于這片山谷之中,今日的要務就是安排搭建好木屋供大家居住,所以今天請大家伙來的目的,就是想統計一下各自都會的本事,到時好分派任務。”
聽到這話,底下的人便交頭接耳起來,連聲詢問起各自的本領。
這時朱重八沖著那百無聊賴咬著筆頭的陳雪兒打了個眼色,眼神中的意思很明確,‘要干活了,認真點’。
這時只見著有一精壯漢子頓步走出列來,對著朱重八喊道:“小和尚,什么本事都行嗎,我以往倒是干過幾年磚瓦匠,你看行嗎?”
“行,以后山谷內建造磚瓦房時有得你用處。大家伙放心,在這里也不是白干,包你吃食不說,每日還可以拿一斗米回去。”
朱重八好如后世的包工頭般,站在山坡之上掃視著下方流民臉上的神色,只見著他們的臉上明顯已經興奮激動起來了,頓時臉上勾勒就出了一絲笑容。
“和尚,我干過幾年木匠。”
“好,等會便要去建造木屋,登記一下一會兒就去上工。”
“我干過……”
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報備,不過大半個時辰的功夫,就把這一千余人的基本信息都給記錄下來了。
朱重八捧著那還散發著墨香的白紙,只見上面洋洋灑灑滿是黑色字跡,這不統計還不知道,結果一出來就把朱重八給看傻眼了。
這一千二百三十二人的流民里,刨開四百余老弱婦孺、三百多位以往只耕作田地的佃戶外,居然還有著三百三十多個人有著自己賴以活命的本事,這就大大超出了朱重八的意料之外了。
畢竟在元朝這漢人不如狗的時代里,沒有田地依持的漢人只能做著在碼頭抗沙包這種最低賤的活計,一天所得的銅板甚至連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飽。
所以說要沒有一分本事傍身,在元朝就是寸步難行。越是卑賤的人也就越是團結,在老一輩組織行會時就立下了規矩,刨開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偏見,從這之后其余的手藝人左鄰右舍的只要有著其他漢人肯學,自然也是傾力教授。
聽著湯和在一旁解釋過后,朱重八也就釋然了,聽其解釋時的語氣頗有一番只有二流子才沒有本事在身的意味。
根據著流民們以前的技能,朱重八把流民們全部分好,說道頭也無非就是會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最讓朱重八感到有幸的是流民里有著五個鐵匠師傅,其中一位白發老翁做鐵匠這個活計做了一輩子,在這么五位鐵匠徒子徒孫這么一連串下來還帶動著二十幾個學徒,見著人手這么豐富,這不禁讓朱重八的心思活泛起來了。
朱重八把干過木匠建筑之類的人都召集了起來,加上些身強力壯能夠抗木頭的,很快便組建起了一只簡易的施工隊。
專業的事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朱重八早年就明白了這個道理,要自己一個外行人站在一旁瞎指揮這算什么事?
就這樣朱重八又立了幾位人品過硬、干這伙計有些年頭的人做了管事,這就讓朱重八感到了來自于領導者的方便,到時自己只要對他們負責就好了。
人都安排好了,自然就是出發干活了。一路領著眾人到了谷外,一眼望去,只見著橫澗山內百年盛天大樹都有好幾棵,二十年往上的更是隨處可見。
那些個管事們見著朱重八只是站在了一旁,沒有來干擾著自己的決定,頓時就放下心來,有著以往經驗的支持,指揮有方之下,干活自然就快了。
朱重八在一旁望著一顆顆大樹被砍倒,想著自己這要是在后世敢這么做,早就被國土資源部的人請去喝茶了。
施工隊隊員們充分領悟到了分工合作的精髓,不過一個多時辰的功夫就把所需要的樹木都砍好了,這時說什么那些老師傅也不會再去砍了,給著那些后生解釋道:“這是要留給后世子孫的,不能在自己這一輩就全給禿嚕完了。”
回到谷內吃過簡便的午飯,聽說要開始修建木屋了,谷內頓時就全民動員了起來,遞著東西的叫喊聲,錘子敲在木樁上“咚咚咚”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山谷,一時間好不熱鬧。
這些流民信任有著仙教之名的白蓮教,因著孫德崖是白蓮教香主的面子,糧食和各種從張家奪來的金銀便由孫香主出面統一保管,到來年的春耕時,眾人每日領一份米糧度日。
不管什么時候糧食總是最重要的,現在空氣之中還很濕潤,怕著糧食都受潮了,朱重八便叫著先建造幾座木屋做倉庫。
不一會兒施工隊便在在靠著小溪不遠處建造了幾座木屋,聽其解釋說,這個位置剛好不潮也不會過于干燥,萬一發生什么火災時,在小溪旁取水還方便些,在木屋內通了會風,朱重八便讓人把那些糧食給搬了進去。
為了來年方便些,陳雪兒便組織婦女們把零散著好催芽的稻谷給挑了出來,留作來春耕作的良種。
現在也不過入冬時分,現下又是野物膘肥體壯的時候,孫德崖便命了朱重八帶領著大家伙兒去打獵,以補充肉食。
其實孫德崖也有他的憂愁,他也有著自知之明,自己除了那白蓮教香主的名頭頂著才坐上大頭領的位置以外,其余的既比不上張寬的機智聰慧,俞五果斷的氣魄,甚至還比不上朱重八那小沙彌的見識廣博。
可是又實在不想放棄這難得,得來的至高權利,這時孫德崖就想起了那兒時的偶像——劉邦。
聽著說書人講過劉邦那傳奇的故事,聽過一遍又一遍后孫德崖心下總結出——要想成大事必先會識人用人。
所以見著朱重八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能調配好千人的流民,井然有序地投入到修建房屋的大熱潮中去,細心觀察之下頓時就感覺這小沙彌倒是有幾分本事,便把著一些重要的事情交到他的手上,這也不失有一分邀買人心之意。
不知不覺中,朱重八已然成了這支千人流民中的四大首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