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調·其一/李白
______,______。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背景:清平調共三首,這三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作。相傳,有一次,唐明皇與楊貴妃在宮中觀賞牡丹,因命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詔而作了這一首(清平調·其一)。
清平調·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①露華②濃。
若非群玉山③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注釋
① 檻:有格子的門窗。
② 華:通“花”。
③ 群玉山:神話中的仙山,傳說是西王母住的地方。
詩詞賞析
作者以流云比衣裳,以花朵比容貌,似在寫花,實是寫人。全詩塑造了一個艷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在具體描述時,詩人巧妙地采用了云、花、露、玉山、瑤臺、月色等字眼,贊美了貴妃的豐滿姿容,卻不露痕跡。
延伸閱讀
《清平調·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在《清平調·其二》一詩中,詩人借古喻今,以贊楊貴妃的花容月貌。第三首詩中,詩人不再借用比喻等手法,而是放筆直抒,將牡丹、貴妃、明皇三位融為了一體。全詩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無怪乎深為玄宗欣賞,貴妃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