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問月/李白
____,____。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背景:這是一首應友人之請而作的詠月抒懷詩。
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①,綠煙②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③?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④里。
注釋
① 丹闕:朱紅色的宮門。
② 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云霧。
③ 沒:隱沒。
④ 金樽:精美的酒具。
詩詞賞析
作者在詩中將人與月反復加以對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塑造了一個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明月的形象,于中也顯露出一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詩情哲理并茂,讀來令人意味深長。
延伸閱讀
李白詩歌中多次出現寫月的篇章,其筆下之“月”,各具情態,令人遐思不已。如有秋天明麗清冷的峨眉山月:“峨眉山月半輪秋”;有給人美好的回憶的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可寄愁心的解意的明月:“我寄愁心與明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