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____,____。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____,____。
背景:這首詩約作于公元744年(天寶三年),當時李白在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①。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②。
月既不解飲③,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④影,行樂須及春⑤。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⑥,相期邈云漢⑦。
注釋
① 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
② 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③ 不解飲:不會喝酒。
④ 將:和。
⑤ 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
⑥ 無情游:超乎世俗的情誼。
⑦ 邈:高遠、遙遠。
詩詞賞析
在這首詩中,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獨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在這首詩中,詩人借助豐富的想象,賦予月亮以人的感情,把它描繪得善解人意、可喜可親,仿佛成了詩人可以傾訴心聲的知音。在藝術技巧上,詩人以樂寫哀,以鬧寫寂,以曠達寫悲郁,使得這首詩變得別有風味。
延伸閱讀
月、影本是無情物,作者把它們擬人化,真是無情勝有情了。而詩中的邀月對影一句,則被譽為是千古絕句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