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是對使用斯拉夫語言的民族統稱,他們也是羅馬人眼中的“蠻族”之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他們又分化為東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其中,東斯拉夫人主要是今天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祖先;南斯拉夫人主要是今天的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保加利亞人祖先;西斯拉夫人主要是今天的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祖先。

1.斯拉夫人的歷史發展

斯拉夫人的歷史見諸文字較晚,已知最早的記載出自古羅馬史學家老普林尼的《自然史》,另一位古羅馬史學家塔西佗,也曾在他的《日耳曼尼亞志》一書中提到斯拉夫人,時間大概在公元1世紀,但此時的斯拉夫人被他們稱作“維內德人”。在此之后,斯拉夫人從歐洲歷史(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消失了將近5個世紀,直到公元6世紀才出現在拜占庭史學家普羅柯比的《戰記》一書中。書中內容提到,斯拉夫人身形高大,衣衫襤褸,民風原始,并且沒有固定的住所。這也成為斯拉夫人最早的直接文字描述,并且從此確定了“斯拉夫人(Slavs)”的稱謂,概指整個講斯拉夫語言的民族。

關于斯拉夫人的發源地,目前在學界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們起源于多瑙河流域;一種認為他們起源于維斯圖拉河與第聶伯河之間今天的白俄羅斯南部和烏克蘭北部,也被稱為波列西耶地區。。兩種說法各有各的依據,長期爭論不休,倒為斯拉夫人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但是隨著學術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歷史證據被發掘出來,最終還是第二種說法略占上風。斯拉夫人正是在那里孕育了自己的民族基礎,然后開始向外遷徙,并且最終在整個歐洲大陸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據史料記載,斯拉夫人的遷徙原因,間接也是因為自然災害。這里之所以說間接,是因為自然災害并沒有直接發生在他們身上,而是直接發生在了日耳曼人身上,因此才有了日耳曼人的大遷徙。但是在他們遷徙之后,自然災害終將會過去,而他們卻沒有再回來,這樣就形成了大量的生存真空地帶,緊鄰這一地帶的斯拉夫人自然要進行填補。在此過程中,斯拉夫人嘗到諸多甜頭,于是便開始向東、南、西三個方向大肆擴散。

公元5世紀,由于日耳曼人在大遷徙后留出大量生存空間,斯拉夫人首先開始向西遷徙,迅速占領了這些真空地帶。在遷徙過程中,斯拉夫人共分為兩支,一支進入奧得河與易北河流域,一支進入波西米亞平原。這些斯拉夫人與留守在當地的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逐漸融合,最終形成了一個以斯拉夫為主的全新民族,成為今天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波蘭人的祖先。

緊隨其后,留守的斯拉夫人看到遷徙能夠帶來如此多、如此大的好處,也開始進行大規模遷徙。但是他們的遷徙不能步人后塵,于是便調轉方向,開始大規模向南擴散。這樣一來,這部分斯拉夫人就注定會侵犯拜占庭帝國的利益,并且于公元523年發生了第一次沖突。隨后,斯拉夫人持續對拜占庭帝國發動襲擊,甚至一度沖擊到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城下,形成了極為強盛的民族勢力。與此同時,生活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其他民族,一一被斯拉夫人征服,這里也就成了斯拉夫人的天下,并且直接衍生出了今天的南斯拉夫人。

接下來,最后一部分留守的斯拉夫人也不甘落后,但此時向西和向南的通道已經被占據,因此他們只能向東進行擴張,從而進入了頓河與奧卡河流域,并最終占領了達拉多加湖畔和伏爾加河流域。這部分斯拉夫人不僅盤踞著斯拉夫人的大本營,而且在后來還得到了北亞的大面積領土,為今天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奠定了深厚基礎。

如此一來,斯拉夫人的勢力便覆蓋了東到伏爾加河流域,西到萊茵河流域,南到巴爾干半島的廣大地域,從而接觸到了當時歐亞大陸上最先進的文化科技。在這些先進文化科技的作用下,斯拉夫人的社會建設很快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他們對整個歐洲社會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盡管如此,斯拉夫人在當時仍然沒有真正融入歐洲社會,他們在羅馬人眼中始終屬于不開化的“蠻族”,至于這種觀念的轉變,還要等到后來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2.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據史料記載,斯拉夫人在信仰基督教以前,也信仰多神教。而且這一結論還得到考古學界的證實,再加上流傳在斯拉夫人中的一些神話故事,說明他們不僅信仰多神教,而且對于植物、河流、部落,甚至數字,都有過崇拜。當然,斯拉夫人的這個信仰過程,也正是他們認識自然環境的過程,同時也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多一手資料。而基督教的傳播,無疑加快了斯拉夫人的文明進程,因此對于他們來說,基督教化同樣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因為對于斯拉夫人來說,這不僅代表著宗教信仰的改變,還代表著整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

公元6世紀初期,斯拉夫人開始接觸基督教文化,但這只是局部的,也是不成系統的。到了公元7世紀,西斯拉夫人在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區建立薩摩公國,后來到公元9世紀,又發展成為大摩拉維亞公國。這個時候,基督教勢力開始關注斯拉夫人,并且向大摩拉維亞公國派出了傳教士。公元863年,被稱為“斯拉夫人使徒”的基里爾和麥福迪兄弟進入大摩拉維亞公國傳教,西斯拉夫人開始了系統的基督教化發展。公元10世紀初期,隨著大摩拉維亞公國的滅亡,基督教的傳播變得暢通無阻,西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得以完成。

南斯拉夫人在進入巴爾干半島后,長期夾在法蘭克王國和羅馬帝國之間受苦受難,如果他們持續信奉多神教,不要說發展自身勢力,即使想要順利生存下去也會成為奢望。在這種情況下,南斯拉夫人雖然幾經反復,總體還是在向著基督教化發展。公元865年,南斯拉夫貴族掀起了一次反對基督教的運動,但是很快就被基督教勢力聯合撲滅,這也標志著南斯拉夫反對基督教化的最后一股勢力被徹底消解。截止到公元12世紀,雖然南斯拉夫人分屬于不同的基督教派別基督教主要分為基督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三大派別。,但是已經全部接受了基督教文明的洗禮。

東斯拉夫人主要生活在大俄羅斯范圍內,包括今天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他們同樣在公元9世紀開始接觸基督教文明。史料記載,東斯拉夫人接受基督教文明的原因,是源于他們對君士坦丁堡的一次進攻失敗。按照當時的宗教說法,是因為圣母瑪利亞在戰爭中幫助了羅馬人,東斯拉夫人只有同樣信奉基督教,才能借助神力打敗羅馬人,至少不再讓神靈偏袒敵方。實際上,當時的東斯拉夫統治者已經認識到了基督教會的巨大力量,因此想要利用基督教加強自身實力,所以這些統治者不僅沒有阻止基督教傳播,反而以身作則,帶領人民改信基督教。

但是很可惜,東斯拉夫人的統治權在公元882年發生了非正常更迭,新的統治者夭折了這次東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然而,基督教化是大勢所趨,違反歷史潮流就是自取滅亡。到了公元10世紀,東斯拉夫人雖然已經成立了強大的帝國,但是也不得不接受基督教文明,因為這不僅能夠和整個歐洲融為一體,也方便統治者對國內進行治理。到了公元988年,東斯拉夫統治者接受基督教洗禮,然后迎娶拜占庭帝國的公主,從此改奉基督教為國教,并強行要求全國人民信奉,整個東斯拉夫人隨即完成基督教化。

后來,隨著基督教本身的大分裂,在整個歐洲大陸上的斯拉夫人被形勢所迫,也分別信仰了基督教的不同派別。其中,東斯拉夫人主要信奉基督教的東正教派別,西斯拉夫人主要信奉基督教的天主教派別,而南斯拉夫人的情況則比較復雜,他們不但分別信奉以上兩個派別,而且還有一部分在后來信奉了伊斯蘭教。當然,這些都是出于歷史和地域等間接原因,以及政治和軍事等直接原因,但總體來講,斯拉夫人還是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

3.基督教文明對斯拉夫人的深遠影響

對于斯拉夫人的社會文明進程,基督教從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盡管他們對基督教曾一度采取保守態度。在此過程中,基督教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先進性,從而最終完成了對斯拉夫人的征服。而與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不同的是,斯拉夫人在完成信仰改變和建設的過程中,還經歷了基督教自身的大分裂,這也間接增加了他們的選擇和轉變難度。但是和巨大的實際利益相比,這畢竟是不值一提的,因為斯拉夫人接受基督教,就等于接受了整個歐洲社會的先進文明,其中還包括來自東方的先進文明。

概括來講,基督教文明對于斯拉夫人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具體內容為:

(1)政治。在接觸基督教之前,斯拉夫人雖然是一個統一民族,但是由于信奉的是多神教,所以不同的民族分支之間信仰并不相同,有些信仰甚至是完全對立的,相互之間也就存在著彼此的攻伐。基督教文明對斯拉夫人的洗禮,一舉打破了多神教的這種弊端,如此不僅團結了整個斯拉夫民族,同時也有利于他們更好地融入到整個歐洲社會。在此基礎上,統治者也樂得坐享其成,因為宗教本身就是管理子民的最好工具,歐洲社會也自古就有政教合一的傳統,只要宗教教義不侵犯他們的統治利益,信奉多神教還是基督教并不是他們所關心的。

(2)文字。這一點對于斯拉夫人的幫助是建設性的,因為在此之前,斯拉夫人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文字。沒有文字就無法記錄語言,這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文化載體,文化發展自然變得舉步維艱。而在基督教的傳播過程中,不可能全部依賴口耳相授,書面文字也是必要的傳播途徑。在這種情況下,斯拉夫人就需要識記文字,從而完成了民族文化的載體建設,斯拉夫人的歷史從此進入文字記載時期。此外,由于大規模和長時間的遷徙活動,不同分支的斯拉夫人也形成了不同的語言。因此,斯拉夫人雖然具有統一特征,也知道彼此屬于同一民族,但是他們之間的交流卻成了問題。而基督教帶來的統一拉丁文,旋即幫助他們解決了這一問題,從而加強了整個斯拉夫民族的大團結。

(3)教育。接觸基督教文明之前,斯拉夫人基本屬于原始人,之所以能夠在極度惡劣和兇險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他們依靠的完全是強大武力。但是武力能夠一時戰勝敵人,卻無法一直戰勝敵人,更無法戰勝所有敵人和自然環境。這就要求斯拉夫人必須具備足夠的生存智慧,如果沒有基督教文明的幫助,他們的生存智慧成長和成熟,無疑還要經歷一個遙遙無期的過程。而斯拉夫人接受了基督教文明,自然也就接受了基督教的教育文明,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培養了大批斯拉夫神職人員,這對于整個斯拉夫民族的素質提高自然裨益良多,從而極大地提升了斯拉夫人的生存智慧。

(4)藝術。這里主要是指分屬于七大藝術七大藝術: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繪畫、建筑、雕塑。之一的建筑藝術。由于歐洲大陸多森林植被覆蓋,所以原始斯拉夫人就地取材,建筑多以木質為主。基督教傳入斯拉夫民族之后,他們的建筑開始轉向磚石結構,不僅更加堅固實用,同時在美觀和整潔方面也有很大進步。比如建造于公元10世紀末的圣母教堂,就是斯拉夫人學習基督教建筑的集中體現,說明這一時期的斯拉夫人已經掌握了比較高端的建筑文化。并且在此之后,斯拉夫人的所有建筑都開始受到基督教影響,無論是帝王的、官員的,還是普通百姓的。

4.斯拉夫人的文化貢獻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必定會有一些特別的文化,這也是一個民族的定義所在,斯拉夫人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在與基督教文明發生沖突和融合的過程當中,屬于斯拉夫的獨特文化雖然越來越少,痕跡卻并未完全撫平。在這種情況下,基督教也文明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斯拉夫文化的影響,或者說斯拉夫人在基督教化的過程中,基督教也發生了一定的斯拉夫化。關于這一點,其實他們是與凱爾特人,以及日耳曼人如出一轍的,因而斯拉夫人也對基督教文明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首先,宗教文化。斯拉夫人最初所信仰的多神教,雖然和基督教比起來顯得原始落后,卻也并非毫無可取之處。比如一些多神教的神靈形象深入人心,即使是基督教信徒也很感興趣,因此在經過基督徒的一番加工之后,這些神靈就成了基督教中的一些圣徒。如此一來,不僅加強了斯拉夫人對基督教的認同感,同時也豐富了基督教的圣徒形象。當然,面對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的多神教,基督教都采用了相同方法,可見這一方法是非常實用的。

比如《圣經·舊約》中提到的先知伊利亞,就取材于斯拉夫傳說中的雷神形象,并且具有的法力也大體相同;再比如基督教中的魔鬼撒旦,與斯拉夫傳說中的海神形象極為相似,也被認為是一種身份轉變。

其次,社會民俗。眾所周知,官方和民間的說法總會存在一定差異,這在歐洲的歷史中也不例外。因此,雖然在正史記載中斯拉夫人已經完全皈依基督教,但是在民間卻仍然有人信奉多神教。后來經過傳教士的一再努力,這些民間的斯拉夫人也只是做出有限妥協,也就是既信多神教,又信基督教,宗教學界將其稱為“雙重信仰”。如此一來,基督教徒也不得不做出妥協,即將這些民間斯拉夫信徒的信仰吸收進基督教,如此才最終完成了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以謝肉節(即送冬節)為例,原本出自于斯拉夫人的神話當中,具體的內容大體為:代表春天的神靈戰勝了代表冬天的神靈,然后將溫暖和生機帶給了人們,斯拉夫人以此來寓意送冬迎春。后來基督教傳入,謝肉節仍然在斯拉夫人中大肆流傳,并且最終促成了基督教信徒的太陽崇拜。

最后,神話傳說。斯拉夫人的神話傳說分為三大體系,分別為海斯拉夫神話、西斯拉夫神話和東斯拉夫神話,分別以生活在三大區域內的斯拉夫人命名。這些神話除了來自口口相傳,在基督教徒的一些著作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蹤跡。但是由于基督教在傳播過程中曾長期受到斯拉夫人的多神教抵制,因此基督教信徒對于斯拉夫的神靈極為反感,大多將這些神靈塑造成反面形象。在這種情況下,斯拉夫人的相關神話就失去了客觀性,對于斯拉夫人的原始生活研究價值便大為縮水。

后世學者為了進行文學創作,曾經對斯拉夫神話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發掘并校正了大量神話故事。而這些神話故事在出現之后,很快成為后世學者的創作素材,甚至直接促生出了一些全新的文學形式,為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西城区| 四会市| 阿克苏市| 水富县| 石首市| 沙湾县| 沧源| 图们市| 吴江市| 丹寨县| 永吉县| 仪陇县| 永仁县| 化隆| 蛟河市| 宜兴市| 鄱阳县| 汕尾市| 阳西县| 瑞昌市| 定陶县| 襄樊市| 德钦县| 南乐县| 泰安市| 庆元县| 东宁县| 辽宁省| 汉沽区| 娱乐| 新昌县| 蓬莱市| 中卫市| 开江县| 万安县| 集安市| 芒康县| 昌乐县| 阜城县|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