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想辦法才會有方法(2)
-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 梁子
- 4692字
- 2016-10-16 15:57:16
此話如當頭棒喝,影響了卡特的一生。此后,他事事竭盡全力,后來當選了美國總統。
其實所謂竭盡全力,就是不給自己任何偷懶和敷衍的借口,讓自己去經受生活最大的考驗。
而生活中人之所以無法竭盡全力,往往是因為受到了“我已盡力”假象的迷惑——我已經做到最好了,再也無法往前走一步了。
然而,這只不過是一個他們不愿意接受挑戰的借口罷了。
稻盛和夫被日本經濟界譽為“經營之圣”。他所創辦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公司之一。該公司剛創辦不久,就接到著名的松下電子的顯像管零件的采購訂單。而在當時這筆訂單對于京都陶瓷公司來說意義非同一般。
在日本,大家都知道,與松下做生意絕非易事,商界對松下公司甚至有這樣的評價:“松下電子會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
對待京都陶瓷這樣的新創辦公司,松下電子雖然看中其產品質量好,給了他們供貨的機會,但在價錢上卻一點都不含糊,而且年年都要求降價。
對此,讓京都陶瓷的一些人很灰心,因為他們認為:公司已經盡力了,再也沒有空間了。再這樣做下去的話,根本無利可圖,不如干脆放棄算了。但是,稻盛和夫卻認為:松下這樣做,確實很難解決,但是,如果屈服于困難,就這樣放棄了,那只是給自己未能足夠去挖掘潛力戰勝困難找借口罷了。
于是,經過再三摸索,公司創立了一種名叫“變形蟲經營”的管理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公司分為一個個的“變形蟲”小組,作為最基層的獨立核算單位,將降低成本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這樣即使是一個負責打包的老太太,也都知道用于打包的繩子原價是多少,明白浪費一根繩會造成多大的損失。這樣一來,公司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最后即便是在滿足松下電子的苛刻條件下,利潤也甚為可觀。
是的,有些問題的確非常頑固,想了許多辦法,仍無法解決。于是有些人便認為已是極限了,覺得再去努力也是白搭。然而,當你真正經過了一番努力奮斗取得成功后,你就會知道所謂“難”,其實只是你自己的心靈桎梏而已。
所以,我們一定要趕快把自己從“我已盡力”的假象中解放出來,再努一把力,你會發現你還有許多沒有開發出來的潛能!
閱讀思考
1.你是一個害怕困難的人嗎?
2.面對困難你竭盡全力了嗎?
3.你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嗎?
4.率先主動,用全部的熱情去做每一件事
只要你擁有對工作的極大熱情,即使你不具備超人的才氣,也會獲得極大的收獲——不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
偉大人物對使命的熱情可以譜寫歷史,而普通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則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可以說熱情是取得成功的源泉,你越主動、越熱情,那成功的機會也就愈大!
如果一個人對工作毫無熱情,那他就會覺得工作辛苦而單調,而一個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即使睡眠時間比平時減少一半,工作量超出平時的兩倍,也許都不會覺得疲倦。
熱情是一種狀態。正如一位著名企業家所說的:只要你擁有對工作的極大熱情,即使你不具備超人的才氣,也會獲得極大的收獲——不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
而一旦缺乏了熱情,軍隊就無法克敵制勝;一旦缺乏熱情,人類就無法創造出美妙的樂章,不能用無私崇高的奉獻去打動這個世界;一旦缺乏熱情,即使你的愿望再美好、再微小,也很難變為現實。
職場上的員工,如果缺乏熱情,只會到處碰壁,不但找不到實現愿望的有效的工作方式,更無法成為讓企業信任的優秀員工!
曾有人請教過美國著名女影星凱瑟琳·赫本成功的秘訣,她簡練地答道:“精力充沛。”
而愛默生卻說得更直接:“沒有熱情,就別想完成任何偉大的事。”
熱情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要想獲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獎賞,你必須像最偉大的開拓者一樣,將所擁有的夢想轉化成為實現夢想而獻身的熱情,以此來發展和銷售自己的才能。”歷史上許多巨變和奇跡,不論是社會、經濟、哲學還是藝術,都因為參與者全部的熱情才得以進行的。
放眼去看許多杰出的演員、藝術家、經理人、推銷員以及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當旁人描述他們的工作與生活態度時,幾乎都會使用幾個共同的形容詞:“熱誠”、“有勁”、“很投入”。難怪許多成就超群的人,總是讓人覺得神采飛揚、魅力十足。
杜魯門總統曾談到他的看法:“我研究過許多偉人和名人的生活,發現凡獲得頂尖成就的人,不分男女,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自己手頭上的工作,都能投入全部的活力與狂熱。”
偉大人物對使命的熱情可以譜寫歷史,而普通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則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當你用全部的熱情去做事,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你每天都會盡自己所能力求完美,沒有什么能阻擋你成功,而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也會從你這里感染這種熱情。
有位成功的理財專家曾講過他的親身經歷。有一次,一家理財雜志社派了一位攝影師到他家中拍照。攝影師一會兒打光,一會兒要求理財專家調整姿勢,幾經擺布的專家終于不耐煩地抱怨:“我是個大忙人,可沒時間在這里磨蹭啊!”
可是這位攝影師依然我行我素,完全投入在工作之中,一直到夕陽西下,拍出令他心滿意足的照片才收工。
事后,有朋友問專家:“你為什么能容忍對方如此地侵占你的寶貴時間呢?”
他說:“這位攝影師顯然要求很高,除非拍到滿意的鏡頭與角度,否則是不會罷休的,而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他那份對工作的執著,我怎么忍心去打消他那股熱情?”
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擔任什么職務,你若每天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你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愈顯得困難、累人。畢竟,對一個把工作看成是“無聊的苦差事”的人來說,又怎能指望工作能“順心如意”呢?
有句俗話說得好:“潮濕的火柴無法點燃。”對于一名員工來說,熱情就如同生命。憑借熱情,我們可以釋放出潛在的巨大能量,發展出一種堅強的個性;憑借熱情,我們可以把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生動有趣,使自己充滿活力,培養自己對事業的狂熱追求;憑借熱情,我們可以感染周圍的同事,讓他們理解你、支持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憑借熱情,我們可以獲得老板的提拔和重用,贏得珍貴的成長和發展的機會;憑借熱情,我們可以想出更多戰勝困難的方法,從而獲得成功。一個沒有熱情的人不可能始終如一地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更不可能做出創造性的業績。如果你失去了熱情,那么你永遠也不可能在職場中立足和成長,永遠不會擁有成功的事業與充實的人生。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再計較手中的工作是多么困難或無味,對它傾注你全部的熱情吧!
閱讀思考
1.在工作中,你是一個主動熱情的人嗎?
2.你是怎樣對待你的工作的?
3.你喜歡你的工作嗎?
5.沒有什么不可能
可以說不同的發問方式,往往決定了問題的不同結果。如果當你一遇到問題就立即發出“怎么可能”的疑問時,那問題百分之百會就此打住,至少你在思想上已經被嚇住了,不可能再進一步。但是,假如當你遇到問題時立馬想到的是“怎樣才能”時,那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生活中我們之所以說事情“沒有可能”,那僅僅是由于我們把自己捆綁住了,因為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沒有什么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當我們把“怎么可能”改為“怎樣才能”時,一切難以想象的奇跡或許就會出現,所有的難題也許一切皆有可能!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需要解決時,通常有兩種表現不同的人:第一種人是當他們在發現問題難度較大時,就會馬上被困難所嚇倒,然后對自己說“絕不可能”會取得成功,所以也就不再去努力,最終放棄。
而第二種人卻是相反,在面對困難時,他們是強者。他們首先就有一種能戰勝困難的良好心態和發問方式,認為沒有什么不可能!
然而,他們又是如何能做到這點的呢?假如你是一個只有19歲的窮大學生,連上學的錢都不夠,能夠在不偷不搶,也不從事任何其他非法的活動,而是完全憑自己的智慧在短短1年內賺到100萬美元嗎?
可能大多數人聽到這樣的問題時,都會笑著搖頭,說:“絕不可能!”
如果再問一句:“你相信有這樣的人嗎?”可以斷定:還是會有不少人會搖一搖頭,說:“絕不可能!”
但是這里我要告訴你:大多數人認為“絕不可能”的事,真的就有人做到了。
這個人名叫孫正義,一個被譽為“全球互聯網投資皇帝”的人。
這個身高僅僅1.53米的矮個子男人,在他19歲時就制定了自己50年的人生規劃,其中一條,就是要在40歲前至少賺到10億美元。如今他40多歲,而這個夢想也早已成了現實了。
看看他是如何利用智慧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的。在制定人生50年規劃時,他還是一個留學美國的窮學生,正為父母無法負擔他的學費、生活費而發愁。他也曾有過到快餐店打工的想法,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因為這與他的夢想差距太大。左思右想之后,他決定向松下學習,通過創造發明賺錢。于是,他逼迫自己不斷想各種點子。一段時期內,光他設想的各種發明和點子,就記錄了整整250頁。
最后,他選擇其中一種他認為最能產生效益的產品——“多國語言翻譯機”。但這時問題馬上來了:他不是工程師,根本不懂得怎么組裝機子。當然這肯定難不住他,他向很多小型電腦領域的一流著名教授請教,向他們講述自己的構想,請求他們的幫助。
雖然大多數教授拒絕了他,但最終還是有一位叫摩薩的教授,答應幫助他,并為此成立了一個設計小組。這時孫正義又面臨著另一個問題:他手上沒有錢。
怎么辦?這也難不倒他,他想辦法征得了教授們的同意,并與他們簽訂合同:等到他將這項技術銷售出去后,再給他們研究費用。
產品研發出來后,他到日本推銷。夏普公司購買了這項專利,而這筆生意一共讓他賺了整整100萬美元。
所以一個人只要開動“腦力機器”去解決問題,去想方法,就沒有什么不可能,就能創造奇跡!而能創造這種奇跡,關鍵在于改變發問方式:將否定式的疑問——“怎么可能”,變為了積極性的提問——“怎樣才能”!
有科學家曾經研究過:如果一個人將思想聚焦在“怎么可能”的懷疑上,那他的智力潛能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壓抑,就有可能把能夠實現的東西扼殺在搖籃之中!
所以我們只有將思想聚焦在“怎么才能”的探索上,讓我們的腦力機器積極地開動起來,才能最終去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從而改寫歷史,改變命運!
閱讀思考
1.你是怎樣看待困難的?
2.你相信一切都可能嗎?
3.你相信你能創造奇跡嗎?
6.不要讓你的潛能鼾睡
可以說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功者盡可能多地開發了他自身無窮無盡的潛能,將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踩在了腳下。
可以說人類的潛能猶如地下之水,只有深層地挖掘,人們才能品嘗到這水的甘甜。
記住培根說的這句話吧:“超越自然的奇跡,總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
我們大多數人的體內都潛伏著巨大的才能,但這種潛能一直鼾睡著,只有激發它,才能做出驚人的業績來!
科學家們發現,人類儲存的潛能大得驚人。人們平常只是利用了極小的一部分而已,僅以大腦為例,只要發揮出大腦的一半功能,那么人們都可以輕易學會40種語言、背誦整本百科全書、拿12個博士學位……可以說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功者盡可能多地開發了他自身無窮無盡的潛能,將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踩在了腳下。迪斯尼玩具公司首席顧問瑪麗婭的故事很富有傳奇色彩。在她6歲那年的圣誕節,父親要送她一件禮物,于是就帶她來到世界著名的迪斯尼公司經營的一家玩具城,讓她自己挑選。平時小瑪麗婭就特別喜愛玩具,但由于家庭拮據而買不起,她就經常自己用橡皮泥捏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她的橡皮泥玩具幾乎每天都有新的花樣在翻新。
來到玩具城后,瑪麗婭一件玩具也沒有看中。她的這一怪異現象恰好被站在一旁的玩具公司老板唐納德發現了。這位美國玩具商耐心地聽完瑪麗婭不喜歡店里玩具的原因后,將她領到自己的辦公室,把她剛剛指責的玩具一樣樣擺在桌子上,又派人為瑪麗婭取來橡皮泥,讓她按自己的想象為那些玩具改變形象。結果讓唐納德大為折服,立即協商與這位只有6歲的女孩子簽訂一項長期合同,破天荒地聘請她為玩具公司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