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為生活卑躬屈膝
- 天降公主帶著球
- 嵐嵐
- 3032字
- 2016-07-04 11:54:34
次日成安見到臉色有些蒼白的時候,問道:“公主可有哪里不適?”
梅若的臉,轟地就紅了。
“木有……”梅若嗡聲嗡氣地說。
昨晚將軍大人送她回來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血,梅若恨得有些牙癢癢。等成安給梅若梳妝好,將軍大人已經等在了外面。
這公主府規矩挺多的,駙馬只能在外面等著公主起來了才能求見,雖然那些規矩在昨晚都是浮云……梅若見到了精神抖擻的將軍大人,臉色實在是好不到哪里去?同是昨晚出去晃蕩的人,為什么他的精神這么好?梅若百思不得其解。
他這么早趕過來,無非是跟她說,那班老臣早早的就遞了帖子過來,然后他作為一個小跑腿的,來問問公主大人的意思。
“那就見吧”早見晚見都是見……那還是快刀斬亂麻吧!
果然等她出現在大堂的時候,原本坐著的老臣,連忙站起來恭迎公主大人。
“公主這二個月去了何處,臣甚是擔憂啊。”又是昨天那個帶頭的老頭兒,這老頭兒看起來慈眉善目精神矍鑠的,為啥問的問題都這么犀利呢?這讓她如何回答?我睡了好幾個月,也剛醒,你問我我問誰去……梅若想這么說,但是理智以及在旁邊掐著她的成安都告訴她,不能這么說。
她瞥了一眼旁邊的將軍大人,只見他動了動嘴唇,梅若嘴角牽起笑意:“前些日子黃河大水,本宮便前去看了一遭。未曾想路途遙遠流民太多,竟走了這許多日子,也未曾跟諸位說一說,實在是本宮的不是啊。”梅若一句三詠地說道。
這個“本宮”也是成安今早告訴她的,作為大陳國最尊貴的公主,不能總是“我”來“我”去的,要稱“本宮”。
聽到她的回答,那位大人吁了口氣不贊同地搖了搖頭:“公主此行雖心系黃河兩岸的百姓,但是行為欠佳。”這就批評上了。
梅若正要垂首認錯,只覺得旁邊成安用力掐了她一下,她立刻抬頭挺胸:“閣老所言甚是。”說完裝模作樣地要給賞賜,那老臣也是個有風骨的,對此堅決辭而不受……梅若便也沒有堅持。
如此之下,幾位老臣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開來。
梅若興致缺缺地聽著批評……
等到終于送完這幾個大臣之后,忽聽外面唱和:“圣旨到——”
梅若瞬間精神抖擻,送完這些個老臣還不完,這還要來個皇帝弟弟么?梅若在心中哀嚎……
“長公主殿下接旨——”
于是公主府的眾人抬案桌,焚香……梅若被拉下去換衣服,等等,等到被弄出來的時候,來宣圣旨的小太監已經坐在堂下喝起了茶。那小太監見到梅若出來,臉上連忙堆滿了笑說道:“公主殿下,皇上讓奴才帶口諭來‘皇姐數月未歸,朕甚是想念,明日還望宮中一聚’。”
好嘛!這小皇帝也攙和進來了!真是不消停……她能說不嗎?自然是不能。
笑意盈盈地應了下來,等送完小太監,那個臉瞬間垮了下來。進宮之后成安必定是不能貼身伺候的,宮里有宮里的規矩……那她可怎么辦呢?案板上的肉……等著被小皇帝宰嗎?
“公主莫擔心,明日我同您一同去。”將軍大人說,看起來甚是了解梅若的內心活動。
梅若苦哈哈的點頭,這也是聊勝于無啊!
大約是將軍大人也意識到進宮并非簡單的活計,所以晚上并沒有再來找梅若賞花看月聊人生。雖然將軍大人沒有過來,但是梅若依舊沒有睡個好覺。
她盤坐在床上,看著窗外影影綽綽的樹木影子,突然有些想念許久未見的天啟。如果將軍大人是她的相公,那天啟是不是將軍大人的兒子?回來了兩天也沒見有男寵什么的來拜見啊!那么將軍大人為何對孩子的事情只字未提?梅若撓了撓腦袋……這顆腦袋現在像是漏氣的氣球,以前的事情不記得,現在的事情也常常會忽略,并不是忘記……好像是直接遺忘。若是沒有什么提醒,她會忘記某件事情發生過。
這樣子還真是很苦惱啊……
進宮是件繁瑣的事情,大長公主也不能免俗。除了層層疊疊的錦衣,厚重的頭飾,還有成安無限循環的嘮叨。
“主子進宮之后見了皇上要行禮。”
“……”
“見著妃嬪可以不理會,皇帝現在還沒有皇后,所以除了皇帝,到不必在意那幾個寵妃。”
“……”這婦人一點都沒有奴才的自覺。
“您從前跟小德子關系好,如今小德子伺候新帝,您沒忘了小德子吧?”
“……”小德子是哪個?
“從正午門進了宮自然是有軟轎接您的,您是長公主,身份尊貴。皇上召見,大約是在淮陽宮,若是皇上早朝未下您就吃點兒東西,不必拘束。”
“……”真的很嘮叨。
“駙馬雖說跟您一同進宮,但到底隔了一層,您務必小心。”
這婦人看將軍大人從來沒有爽過,明里暗里的擠兌。
在成安的無限嘮叨中,梅若坐上了馬車,往正午門出發。這是梅若第一次見到公主的座駕……非常的奢華,真真是香車寶馬。成安并未跟來,梅若帶了四個女婢,這四人乖乖的跪在兩邊,低眉順眼的。梅若舔了舔嘴角,有點煩躁。將軍大人早就去上早朝了,并沒有跟梅若一路。
從公主府到正午門,一路上寂靜非常,梅若正昏昏欲睡的時候被外面尖細的嗓音嚇得睡意全無。
“長公主殿下,奴才奉皇上的命,在此等候,殿下近日可好?”
梅若被女婢扶下馬車的時候,便看到車旁站著一個唇紅齒白的身著太監服的正太。梅若笑了笑:“昨日剛回府,如今還甚是懶憊。”這小太監長得真好看……
小太監不知道梅若心中的想法,只管跟著梅若。
“你快進轎。”點頭哈腰感覺跟梅若很熟的樣子,這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小德子吧?
果然不出梅若所料,在忍受了小德子一路的嘮叨之后,到了淮陽宮……皇帝大人已經坐在殿內等候了。梅若腹誹,這小德子跟成安真不愧是一路的。
“小德子說要去接皇姐,朕也未攔著。朕多日未見皇姐,甚是思念啊。”皇帝大人看到梅若進來,還沒等梅若行禮便被皇帝一把拉住,看樣子是要大訴衷腸。小德子只笑嘻嘻地傻站著,環顧一周也沒有見到將軍大人,梅若癟了癟嘴。
她微笑著拍了拍皇帝大人的手,臨行前成安吩咐了,多說多錯,公主大人只需要保持微笑就好了。
果然,皇帝大人見梅若這樣,連忙吩咐宮人備軟椅:“皇姐出游這許多時日,定是辛苦了。”一副慰問的樣子,旁的宮婢都是一副噤若寒蟬的模樣,偏這小德子笑嘻嘻的,還有這皇帝大人的絮絮叨叨,這場面甚是詭異。
要是梅若沒有猜錯,她失蹤至少一年有余。在再來鎮的時候,十八就說過,她跟親兒天啟十月未見,那么必定是睡了有十個月了。那么為何在這群人的眼中,她只是消失了二個月?
“無妨,皇弟近來可好?”她笑瞇瞇地禮尚往來。
只見皇帝一愣:“有甚好的,不過借些老臣磨著時間。皇姐可愿同朕說說在外的見聞?”皇帝說道。
說實話,這小皇帝看起來雖不是粉粉嫩嫩,但是年紀還真是不大,也就跟十八差不多的年紀吧?跟梅若說起話來,也像是平常人家的姐弟,這會兒倒真的像是弟弟纏著姐姐講外面的見聞了。
要是讓梅若說什么特別大的道理,還真是說不出來,但是好在她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了許多的難民,頗多感觸。
“皇弟,咱們陳國建國五十余年,前些年也算是國泰民安,我等一向身束高閣,不知外間疾苦。我這次出去,倒是見了許多百姓食不果腹,前些日子黃河水災,一路上難民無數。”說著說著居然有了責怪的語氣,梅若一驚,她怎么可能會有這樣的語氣?她跟著皇帝算是素未謀面,不記得過往。為外間的民間疾苦,為何會讓她如此痛心?只是這么同皇帝說,難免讓皇帝是覺得她這長姐是在說教責怪。雖說她是正統的皇室血脈,但是到底現在皇權在人家手上,她在這兒指手畫腳是不是不合適?
但是還未等她自個兒圓回來,就聽小皇帝說:“長姐辛勞,如今先帝新喪,邊軍大敗祁國,一切百廢待興。黃河水定期洪澇泛濫,如今又要組織人力去修建堤壩,年前剛打了仗,如今只怕人手不夠啊!”皇帝的樣子看起來頗為苦惱。
梅若潛意識里覺得這樣子論政有些詭異,她并沒有聽成安說這小皇帝有多依賴長公主啊……但是也只是潛意識里,對于小皇帝所說的修建堤壩什么的,她是一點想法也沒有。
正當小皇帝和梅若都愁眉苦臉的時候,外面的小太監進來通傳,說是駙馬求見。
小皇帝一下子蹦了起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