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史記故事大全集
  • 青木
  • 5111字
  • 2019-01-03 13:57:23

本紀

本紀是《史記》全書的總綱,以編年為體,記載歷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遠的以朝代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實際當權者為主。本紀實質上是全書編年大事記,起提綱摯領的作用。

五帝本紀第一

華夏始祖黃帝

黃帝,本姓公孫,是少典的兒子,名字叫軒轅。軒轅剛出生兩個多月就會說話。小時候他就才思敏捷,口才出眾,是遠近聞名的神童。長大以后,軒轅更是做事果斷,聰慧過人。20歲的時候,他已經見多識廣,能明辨是非了。

軒轅生活的時代,正是神農氏統治的衰落時期。當時,四方諸侯相互爭斗,百姓飽受戰爭之苦,神農氏卻沒有能力征服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軒轅不得不動用武力,討伐那些不馴服的諸侯,而且每次都能打敗他們。于是,諸侯們都跑來歸服他。在危害百姓的諸侯中,蚩尤擁有十分強大的武力,短時間內還沒有誰能降服他們。

當時,炎帝想利用自己的勢力欺凌諸侯。四方諸侯便帶著民眾來投靠軒轅。軒轅實行寬厚仁愛的政策,一邊給歸附的諸侯和百姓規劃土地,教導他們根據土地的情況,適時播種五谷,讓人們安居樂業,一邊整頓軍隊,習練武藝,去和炎帝作戰。經過幾番艱苦的戰斗,終于打敗了炎帝。

兇暴的蚩尤不服從軒轅的命令,興兵作亂,軒轅下定決心整治他。他命令各地諸侯各率軍隊,匯合起來,組成聯軍,和蚩尤在涿鹿的荒野上展開大戰。雙方都集中了全部兵力,經過長時期的對峙和激烈的戰斗,軒轅的軍隊最終擒獲并殺死了蚩尤。

戰爭之后,天下平定。各方諸侯一致擁戴軒轅為盟主。他代替了神農氏,統治天下,這就是黃帝。黃帝登基后,天下只要有不順從的勢力作亂,他就親自率兵前往征討。他經常跋山涉水,披荊斬棘,開山造路,沒有過上一天安逸的日子。

⊙軒轅問道圖卷 明 石銳 絹本

圖繪黃帝軒轅氏到崆峒山向廣成子問道的場景。圖中山榫如障,蒼松勁挺,殿宇于山坳叢林間隱約可見。黃帝、廣成子二人相對而坐,傾心論道,周圍侍從或近前侍立,或忙忙碌碌,準備飯菜,構圖雖疏朗,而人物神情肅穆,氣氛莊嚴而現宏大。

在來來往往的征戰和巡視中,黃帝往東到達過海濱,登上過泰山和丸山。向西到達崆峒,登上了雞頭山。往南到了長江流域,登上過熊山和湘山。在北方擊敗并驅逐了少數民族葷粥,到達釜山并在那里與幾個部落的首領會盟訂約。他常年東奔西走,南征北戰,從來沒有固定的住所,經常簡單地搭起一個帳篷來歇息,四周安排軍隊守衛。

在治理國家方面,黃帝所設的官職都用云、瑞來命名,軍隊也稱為“云師”。他設立左右大監,負責監察萬國。各國之間都友好和睦,所以每逢封官晉爵、祭祀神靈的時候,各方諸侯都來參加,場面宏大,熱鬧非凡。黃帝得到了象征權力的寶鼎后,制定歷法來預知節氣日辰;選任風后、力牧、常先、大鴻四人來治理百姓;利用天地四時的規律,預測陰陽五行的變化;制定生老病死的禮儀制度,總結國家興旺衰敗的經驗教訓。他遵循時令節氣,教導百姓適時地播種各種農作物,馴化各類鳥獸魚蟲;告訴民眾要勤勞節儉,利用大自然的時候要有節制,懂得愛惜江湖山林和土地;狩獵也都要按季節進行,不允許過度捕殺。由于黃帝推行英明仁慈的政策,在他統治的多年中,大多是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的。

黃帝的正妃嫘祖,是西陵部落的女子。她為黃帝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一個叫昌意。黃帝去世后,安葬在橋山,昌意的兒子高陽即位,這就是顓頊帝。

顓頊性格沉靜而且很有智謀,心胸豁達又明白事理。他繼承黃帝家族的優良傳統,不辭辛勞地造福天下百姓。他讓土地充分地發揮作用,多生產糧食谷物,一切行動都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他制定儀禮,規定貴賤尊卑,教化民眾,并誠心誠意地舉行祭祀活動。所以他在位的時候,統治的地區非常廣大,凡是日月之光能夠照得到的地方,百姓就都自愿地歸順他。

顓頊十分喜歡音樂。他曾命令大臣飛龍模仿風的聲音,創作了一首叫《承云》的樂曲,奉獻給祖父黃帝,受到黃帝的贊許。他還讓飛龍鑄造了一口聲音洪亮的大鐘,悠揚的鐘聲能夠傳到千里之外。因為顓頊熱愛人民,推行德政,所以國家呈現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顓頊逝世后,玄囂的孫子高辛繼位,他就是帝嚳。帝嚳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摯,一個是放勛。帝嚳死后,摯繼位。摯發現自己沒有管理國家的能力,就把王位讓給了弟弟放勛,放勛就是唐堯。

圣明的唐堯

唐堯天資聰慧,擁有一顆仁愛之心,他像太陽一樣照耀著每個人,也溫暖了每個人的心。他是繼炎帝、黃帝后的又一個很有威望的首領。

堯在位時,勤勤懇懇地為人們辦事,認認真真地治理國家。他身為天下部落聯盟的首領,卻從不奢侈浪費,他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粗糧淡飯,穿的是粗布衣服,就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只是披一張鹿皮來抵御風寒。人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對他說:“您是我們的首領,吃、穿、住都應是最好的,你現在這個樣子,我們心里實在是過意不去啊!”堯笑著搖了搖頭,回答說:“我之所以這樣,就是想讓你們都吃飽穿暖,過上富裕的生活,在我的國家里,哪怕有一個人挨餓受凍,也是我堯的無能啊!你們是我心愛的臣民,我怎么忍心看著你們受苦,我自己去享樂呢?”聽了這些話,人們都感動得流下眼淚,因此更加信任他,敬仰他。

堯善于招納賢才,并給他們分配合適的職務,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因此他的手下擁有很多有能力又負責任的名臣。他們為國家的發展都做出過很大的貢獻。

他任命羲氏、和氏推算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并制定出相應的歷法。羲氏、和氏把一年定為366天,分為春夏秋冬4個季節,還設置閏月來調整各年的四時,然后將每年的節氣時令告訴人們,讓人們了解大自然的循環規律,安排生產和生活。由于用人得當,措施得力,各項事業都興旺發達起來,全國上下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堯出身尊貴,卻從來都不輕視別人。雖然身為至高無上的首領,做事從不獨斷專行。他經常召開部落會議,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共同商討治理國家的最好辦法。堯在位70年后,在一次部落會議上,他問眾大臣:“在你們的心目中,誰能統領百官,輔佐我治理國家呢?”大家討論之后,一致認為舜既孝順又有才干,是最合適的人選。舜的父親是瞎子,品質十分惡劣,他娶后妻生子之后,就想除掉舜。舜不但不怨恨他,還特別孝順老人,疼愛弟弟,勸說他們走正路。那時的舜雖說還沒成家,卻早已美名遠揚了。堯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舜,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做妻子,以觀察他內在的德行,隨后又派了9名隨行,觀察他的外在表現和辦事能力。

舜很有修養。結婚后,他沒有因為妻子是帝王的女兒就百般驕縱,而是讓她們贍養老人,照顧弟弟,講究婦人之道。那9名隨行也都很忠實地為他做事,對他畢恭畢敬。堯認為舜做得很好,就讓他擔任司徒的職務,來協調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鄰里等關系,讓天下人都遵從五常(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鄰里應當遵守的規矩)之教。在舜的引導下,很多家庭都和和美美,鄰里之間也非常和睦。堯十分高興,開始讓他參與國家重要事務。他把各種事都處理得很合適,并且做事很有秩序;不但工作做得好,而且表現得很有威嚴,所有的人對他都很恭敬。堯還派舜到河流沼澤密布的深山老林里去,即便遇到狂風暴雨,舜也不會迷失道路,耽誤事情。此時堯確信舜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就打算有朝一日把王位交給他。

堯一天一天地老了,他按照慣例召開部落會議,確立自己的繼承人。大家既不想深受愛戴的堯退位,又擔心他的身體,不忍心讓他繼續為國事操勞,就極力推舉他的兒子丹朱繼承首領的位置。堯知道丹朱無才無德,沒有管理國家的才干,不想把權力交給他,就對大臣們說:“把權力交給一個有才能的人,那么天下人就都能得到好處,只有丹朱一個人受到損害;要是把大權交給丹朱,那么天下人就會受到損害。我怎能因為我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天下人的利益呢?”于是他把首領之位交給了德才兼備的舜。這就是被后人傳為佳話的“堯舜禪讓”。

舜帝繼位28年后,堯去世了,百姓們都特別傷心,就像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去世了一樣,悲哀地給他守孝3年。在這3年之中,全國各地都沒有表演過歌舞、演奏過音樂,人們用這種方式來祭奠和懷念他們心中圣明的首領。

賢德的虞舜

虞舜本是顓頊帝的后代,但從顓頊的兒子一直到舜的父親,幾代人都沒有做過什么顯赫的官職,都是普通的平民。

舜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而且品行不端。瞽叟續娶了后妻,又生了個兒子,取名叫象。象生來性情孤傲,盛氣凌人,再加上有父母的嬌縱,根本不把哥哥放在眼里,總欺侮他。舜一點也不生氣,依然愛護著弟弟。瞽叟偏愛后妻和她所生的兒子,不但對舜不聞不問,還非打即罵,哪怕是犯了一個小錯誤,也會狠狠地懲罰他。心腸狠毒的后母也總想找機會殺了他。憨厚的舜一點都不記恨他們,還心甘情愿地侍候他們,孝敬他們,一點都不怠慢。在這個家庭里,他沒有一點點的地位,也得不到一絲的溫暖。

后來,他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就一個人來到歷山腳下,蓋了一間茅草屋,開墾了一片荒地,種起了田。因為他的勤勞能干,每年收獲的糧食都吃不完,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多余的糧食拿出來接濟那些沒有飯吃的窮人們,人們都十分感激他。趕上了荒年,他聽別人說,家里因為沒人干活都斷頓了,就趁著夜晚回家,把米悄悄地放在大門口,然后躲在旁邊。看著家里人把米拿進去,他才笑著跑回茅草屋。時間長了,他的事情被人發現并傳揚開來,人們被他真誠的孝心打動了。在他的感召下,那些曾經為地界而爭斗的人們,都不再計較,都能和睦相處了。后來,舜又去雷池捕魚,漁場的漁民也因為他的到來而變得彬彬有禮,互相謙讓。舜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們都喜歡他,他所居住過的地方,一年之內,就會發展成為一個村落,兩年之后,就會變成一個繁榮的小鎮。剛剛20歲的舜,孝順賢德的美名就傳遍了四面八方。

舜30歲的時候,恰逢堯帝在天下尋找賢人志士做自己的接班人,四方諸侯都推薦舜。堯便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又賞給他大批的糧食、琴、布匹和牛羊。父親瞽叟聽說了這件事,就想殺掉舜,霸占他的財產。瞽叟假裝讓舜回家幫他修糧倉,就在舜爬上糧倉頂的時候,瞽叟在下面點燃了糧倉。驚慌失措的舜手持兩個斗笠,縱身從房上跳下來,逃出火海。瞽叟的毒計未能得逞,還是不罷休,他又讓舜幫他挖井,當舜在井的深處挖掘的時候,瞽叟和象突然用力往井里填土,想把他埋在里面。幸虧在挖井的時候,舜多了個心眼,在旁邊偷偷地挖了一條暗道,才得以死里逃生。

此時的瞽叟和象以為舜已經死了,急著跑去搶奪舜的財產。象說:“這個辦法可是我想出來的,所以他的兩個妻子應該屬于我,還有這把琴,也是我的。那些牛啊、羊啊、糧倉什么的,就歸你們倆!”瞽叟不同意:“要是沒有我去說讓他回來,他會去挖井嗎?”象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轉過身拿起琴,搖搖晃晃地彈了起來。正當他們為爭奪財產而爭吵時,舜走進了院子。象吃驚地張大了嘴,手中的琴“咣當”一下就掉在了地上,他看了看父親,又慢慢地挪到母親的身后,結結巴巴地說:“我……我還以為你遭遇不測了,正在為你傷心難過呢!”舜看了看父親,父親低著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舜沒有揭穿他們,反而說:“沒事了,你們想要什么東西,盡管拿去好了!”從此以后,舜再沒提起過此事,還是和原來一樣孝敬二老,照顧弟弟,而且看護得更加細心周到。在他的感化下,他的父母和弟弟都改正了錯誤,走上了正路。

后來,孝順又有才干的舜被選為首領。他在位時,時刻關心百姓的疾苦,深受百姓愛戴。他召集社會上有名望的人的后代,讓他們擔任重要的職位,發揮他們的特長。果然,這些人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任務,而且成功地教化了民眾,使中原的各個部族之間都相安無事,邊遠地區的部族也都向往中原,愿意遵從舜的領導。然后他又把缺乏道德、禍害民眾的家族發配到偏僻邊遠的地區,讓他們去治理那些更加邪惡的人,這樣一來,全國幾乎就沒有惡人了。

舜又召集四方諸侯,商量如何任用在堯時代曾為國效力的大臣,舜問:“在他們這些人里面,誰能夠統領百官,輔佐我把堯帝的事業發揚光大呢?”大家都說非禹不可,于是舜就派他去治理水患。隨后,他把所有有才能的人都分配給合適的職位,并且,每3年考察一次政績,根據3次考察的結果決定官位的升降。

⊙堯舜禪位圖

舜任命皋陶做掌管監獄的官,執行各種刑罰,因為他執法嚴正公平,百姓們都很順從;伯益主管天、地、人三事的禮儀,全國人民表現謙讓,相互之間都很和睦;典樂官夔用詩歌舞蹈教導人們,陶冶人們的情操,使神與人達到和諧。禹的功勞最大,他開鑿了九座大山,又修通了道路,疏通了九處湖泊,筑好了堤防,引導了九條河流,劃定了九州方界,讓九州的君長都按照相應的職分來向舜帝進貢物產。這樣一來,廣闊的國土乃至遙遠的荒涼地區的人民,都能安居樂業。禹為了歌頌舜的英明,創作了一首名字叫《九韶》的樂曲。這首曲子十分悅耳,引來了四方的珍奇異鳥,人們也都被美妙的聲音所陶醉。

后來,舜在去南方巡回視察的時候,在蒼梧的郊野中去世。人們把他安葬在長江南部的九嶷山,也就是零陵。舜在生前就安排禹來做他的繼承人,舜去世后,禹也像舜為堯守喪一樣為舜守孝3年。后來他又讓位給舜的兒子,可是諸侯們都來歸附禹,于是禹又登上了天子之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阳市| 北流市| 镇雄县| 峡江县| 张家界市| 屏东市| 依兰县| 二手房| 萝北县| 青岛市| 乳山市| 岱山县| 汤阴县| 彭水| 广河县| 资溪县| 双江| 兴仁县| 新丰县| 资溪县| 宜州市| 克拉玛依市| 福清市| 沅陵县| 修文县| 益阳市| 莱州市| 宁都县| 前郭尔| 镇宁| 江孜县| 伊宁市| 广河县| 宣威市| 宜城市| 四川省| 湘潭市| 莲花县| 定襄县| 辰溪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