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神奇的36條經濟學定律
- 宋宇
- 1365字
- 2019-01-03 11:51:53
自我塑造為一個能實現自己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夠達到理想和現實的統一?,F實中的情況一般是,一個人希望成為A,但事實上他認為自己是B,而在不同的他人看來,他是不同的C,而真實的這個人卻是一個D。塑造自己,使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肯定是每一個人的理想,一位西方作家說的好:“生活的全部目標是,實現我們之所是,成為我們能夠成為的人。”但這個目標的實現是需要一種堅韌的意志的,并且也是人們所面對的事情之中最難的事情之一。
人人都想擁有財富,在通往財富的道路上,各有各的方法,有的人付出努力,有的人投機取巧,有的人用力氣,有的人用智慧。很多人費盡了心血,用盡了力氣,卻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但是只要成為一個有能力獲取財富的人,那么一切就會迎刃而解。這里需要的能力,本質上是一種適應市場環境,并依據環境的變化,最大限度地調整自我作出反應的能力。有些事情只要人能把握好自我就能做好,這需要一種駕馭自我的能力。有些事情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做好,但是通過自己的學習、調整和訓練,將來有可能做好,這需要的是一種改變自我的能力。所以在人生中,駕馭和改變自我,是作出成就的基本要件,駕馭和改變自我的原則,也是一項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改變自己促成自己的變化,駕馭自己則帶領自己走向正確的方向。能改變自己,就能駕馭自己,能駕馭自己,才能促成自己的良性的改變,因為改變自己的過程也是駕馭自己的過程。
其實生活中人們也一直在自覺不自覺地在駕馭和改變自己。在各行各業都能夠看到這種現象,一個人開始的時候什么都不會做,但最后通過學習和訓練等各種自我修養的方法,最后成為某一個領域的專家。研究科學的人可以成為科學家;投身于企業界的人可以成為企業家。在教育界工作的人,自我改變和駕馭的方式不同,使一些人終其一生只能做一個老師,而還有少數人會成為教育家。一些人之所以能在人生中有更多的收獲,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通過自我修煉的過程,他們將自己改造成了一個新的人,擁有了走向成功所需要的能力,并且能夠駕馭自己,最好地利用自己的這些能力。
很多人嘆息這世界變化太快,其實人生短暫,人的變化同樣也很快。人不但在有意識地改變自己,在工作中還會被環境或者上級要求作出各種改變。人不但會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而且還有專門的機構促成人的這種改變,學校正是最為普遍的促成人的改變的機構。
我們受教育,為了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去掉一些幻想的以及虛偽的想法之后,顯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通過學校里的學習改造自我,使自己能學到一些謀生之道,以便于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并與他人和諧相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的一篇文獻正是以“學會生存”為書名的,具有廣泛影響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教育先于經濟,人的改變先于人的收獲?!秾W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一書指出,“我們可以說,人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薄八仨殢乃沫h境中不斷地學習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沒有賦予他的生存技術。為了求生存和求發展,他不得不繼續學習?!睂W校中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改變自己的過程,而學到的東西中,知識固然重要,駕馭自己和改變自己的能力則尤其重要,因為其中不但蘊含著學習的能力,還意味著一種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