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神奇的36條經濟學定律
- 宋宇
- 1448字
- 2019-01-03 11:51:50
燈塔式的目標
在大海上航行,夜晚會使人感到迷茫,失去方向,假設目的地有一座燈塔,在疲憊的航行中,船上的人如果忽然看到了燈塔,心中就有了明確的方向,會精神為之一震,這種興奮的感覺可能會推動人加快行船速度,更快地駛向目的地。人們將燈塔的這種影響稱為“燈塔效應”,燈塔效應常用來比喻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類好的目標對人的影響,我們不妨將這種能帶來燈塔效應的目標稱為“燈塔式的目標”。燈塔式的目標是這樣一些目標,它能發出指引我們心靈的燈塔一般的光芒,使前進的道路一片光明;能照亮我們的內心,從而將自己的行動目標鑲嵌到自己的意識深處;它不但使人明了方向,而且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發人的力量和勇氣。
為什么很多人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一般人將原因歸之于運氣,或者是歸因于自己不夠勤奮、競爭太激烈、外界環境等等,但這些只是表面的原因。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我們未必會注意到,就是:沒有進行適當的目標規劃,在自己的目標中欠缺燈塔式的目標。正因為沒有燈塔式的目標,人才會消極怠惰,雖有目標,但卻做事拖延懶散,不用實際行動去實現目標。什么樣的目標才能產生燈塔效應呢?
成語“望梅止渴”大家都知道,語出《世說新語》中的一個故事:三國時期,有一次曹操帶著一支兵馬朝著一個目標行軍,正趕上天熱得很,附近又沒有水源,士兵們都口干難耐,筋疲力盡,眼看著行進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兵貴神速,怎么辦呢?曹操心里急呀。聰明的曹操想出了一個主意。他舉起馬鞭,向前方一指,對士兵們說:“看!前邊不遠有一片梅林,結的梅子個兒都挺大,趕到那里咱們好好休息吧。”士兵們一聽,想起那又甜又酸的梅子,口水直流,也不覺得口渴了,都來了精神,加快步伐,很快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士兵們飲過水,又加快速度,向目標趕去。
這個成語故事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當目標能很快滿足人的某種現實需要時,它可以推動和引導人的行動。我們不管 “望梅止渴”是什么意思,只是考察一下望梅何以能止渴。梅子可以看成一個可以很快就可實現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是遠大目標,但它卻是一個燈塔式的目標,它符合人的心理特點和生理上的需要。梅子的味道士兵們都知道,梅子的美味可以激起士兵們的條件反射,產生興奮的感覺,激發了士兵們的力量,士兵們才能自然而然地為這個目標而加快步伐。所以梅子作為一個目標具有強大而神奇的吸引力,激發人的潛力去走向它,吃到它。我們看到,梅子之所以符合燈塔式的目標,是因為它具有這樣的一些特點:
(1)它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目標。
(2)符合并能滿足人的需要,并且知道在達到目標后會帶來令人向往的感覺。
(3)相信很快就能實現。
(4)只要你前進,就能感覺到自己和它的距離越來越近。
(5)目標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努力才能達到。
(6)認為自己知道怎樣去實現它。
每個人都有過因為沒有付出努力而沒有實現的理想,也有過強烈地追求某種目標的體驗,比較一下二者的不同,可以發現,真正推動自己去行動的目標,經常符合以上的特點。沒有實現的理想,或許我們有能力去實現,但是如果目標沒有具體化,并不能成為燈塔式的目標,不能推動我們去實現它。
要使一個宏偉的目標能夠產生燈塔效應,就要將這個大目標分成一系列具體的小目標,使這些小目標盡可能對人具有吸引力,成為燈塔式的目標。制定企業的遠景目標也是如此道理,有些企業具有長遠目標,能夠長期迅速發展,但使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下來的,卻是一系列具體的燈塔式的目標,它們共同朝向一個大的總體的燈塔式的目標。這些目標使人的心往一個地方想,勁往一個地方使,具有磁石一般的神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