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全面建設世界旅游強國(1)

旅游業是我國綜合性、戰略性、支柱性產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著全方位、多功能、大帶動的重要作用。大力發展旅游業,全面建設世界旅游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選擇。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制定“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和更長遠的發展戰略。此時此刻,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旅游局、國家行政學院聯合舉辦這期“省部級領導干部促進旅游改革發展專題研討班”十分及時,非常必要。按照本次研討班安排,今天,我主要就“全面建設世界旅游強國”,講一講初步研究認識,與大家一起交流。

全面估量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現狀,科學認識旅游強國的基本內涵和世界旅游強國發展的主要經驗,正確分析我國全面建設旅游強國的機遇和挑戰,研究提出全面建設旅游強國需要實行的重大戰略和重大舉措,對于全面建設世界旅游強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旅游大國

準確把握我國旅游業發展所處于的歷史階段,是研究制定我國未來五年旅游發展規劃和重大戰略的基本出發點和主要依據。因此,首先必須對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水平作出正確的判斷。只有正確認識我國旅游業所處于的發展階段和總體水平,才能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旅游業蓬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轉變。在規模上,實現了由小到大、從短缺型旅游發展到小康型旅游的轉變;在體制上,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由封閉半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在功能上,實現了由主要配合外交工作到發揮全方位作用、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居于突出重要位置的轉變。

總的來看,我國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旅游大國,主要標志是:

在國內旅游市場方面:2014年國內游客達36.1億人次,位居世界第一。改革開放30多年來增長了17倍,年均增長10.1%。旅游已成為大眾消費,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

在入境旅游方面:2014年接待入境游客達1.28億人次,30多年來增長了69.7倍,年均增長12.6%。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

在出境旅游方面:2014年我國內地公民出境旅游達1.1億人次,是1994年出境人數的29倍;出境旅游消費達1650億美元,占世界出境消費額第一位(美國出境旅游消費1108億美元,世界第二)。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國。中國游客從早期出游港澳和新馬泰、菲律賓等地,到現在足跡遍布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國內旅游消費方面:自有統計數據的1993年以來,20多年增長了39倍,年均增長18.1%,從1993年864億元,占居民消費支出總額的5.26%,到2014年達33807億元,占居民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上升到14%。1994年,國內旅游消費對居民消費增長的貢獻率僅為2.9%,2013年這一貢獻率達到16.5%。過去的20年間,國內旅游消費對居民消費支出的平均貢獻率超過了10%,對居民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

在旅游就業方面:2013年旅游總就業人數達6441萬人,占全國就業總數的8.4%。近些年,每年可新增旅游直接就業人口50萬人左右。旅游業就業創業相當可觀。

在旅游外匯收入方面:2014年我國旅游外匯收入達569億美元,僅次于美國、西班牙,居世界第3位。多年來,旅游業一直在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中居于首位,旅游出口貿易額(旅游外匯收入)占我國全部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0%—50%,個別年份占比過半。

在旅游對經濟貢獻方面:據世界旅游業理事會(WTTC)的測算,2014年,我國旅游業直接、間接和引致創造的GDP占全國GDP總量的9.4%。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測算,2012、2013、2014年我國旅游業直接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7%左右,直接加間接的綜合貢獻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十分天下有其一”。根據四川省測算,2014年四川省旅游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9.47%,近兩年四川省旅游業對GDP的貢獻都超過10%,2014年四川省旅游業對全省GDP的貢獻上升到15.14%。

中國旅游業在短短30多年時間取得如此巨大進展,可謂舉世罕見。縱觀世界旅游發展史,世界上的旅游強國都經歷了從奢侈消費旅游到大眾消費旅游的發展歷程。所不同的是,英國自17世紀60年代上流社會開始“泛歐旅行”,19世紀40年代旅游業興起,20世紀初才逐漸成為大眾參與的旅游活動,這一轉變歷時近250年。美國從1850年把旅游業作為產業發展,當時旅游也只是美國中高階層的活動,直至“二戰”之后,美國才開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旅游,這一過程也經歷了近一個世紀。

總之,我國旅游業已實現了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目標邁進。

二、世界旅游強國的基本內涵和我國主要差距

我們國家雖然還沒有正式提出建設旅游強國的國家戰略,但早在2000年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就提出了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幾方面奮斗目標。

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旅游局設立重大課題,組織力量開展過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研究,產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2009年國務院頒發第41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我國旅游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基本達到世界旅游強國水平。這時只從“產業規模、質量、效益”三個方面提出目標要求。10多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旅游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在建設旅游大國和旅游強國中都取得了可喜的重要進展。

為什么要提出建設旅游強國?世界旅游強國的內涵是什么?我國與世界旅游強國的主要差距在哪里呢?

我理解,15年前提出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目標,是基于旅游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增長點,要使旅游業更好地發展壯大,發揮更大的作用。提出這樣的奮斗目標,有著重大的意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全面建設世界旅游強國,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一是提高我國旅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提高旅游業整體發展水平和質量,做大做優做強旅游業,增強我國旅游業的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二是全面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有利于充分發揮旅游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協調全面發展,在建設世界經濟強國、文化強國、現代化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獨特作用。三是增強旅游業服務公共外交、擴大國際人文交流,提高國家軟實力、親和力的戰略選擇,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國社會制度和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與優越性,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一)世界旅游強國的基本內涵

對于什么是世界旅游強國,國際社會并沒有統一、權威的定義,也還沒有形成共識的、科學的評價標準。世界旅游組織對全球旅游目的地,也只是用入境旅游人數與國際旅游收入兩大總量性指標進行排序。目前,這方面最重要的是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每年度全球旅游業競爭力報告。其最新的旅游競爭力指數(TTCI)包括4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和90個三級指標,測算的指標充分考慮各國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015年全球旅游業競爭力報告涵蓋世界上141個國家和地區,旨在分析評估全球141個經濟體通過旅游業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潛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平泉县| 吴江市| 独山县| 普定县| 湄潭县| 安乡县| 潍坊市| 即墨市| 华安县| 肃宁县| 申扎县| 赤壁市| 明水县| 连南| 云安县| 二连浩特市| 宁远县| 赞皇县| 博白县| 九龙城区| 浠水县| 礼泉县| 泰来县| 武隆县| 西峡县| 延安市| 宿迁市| 安阳县| 丹凤县| 泗洪县| 嘉善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汤阴县| 桐柏县| 麻城市| 大丰市| 涟水县| 襄汾县| 阳曲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