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為什么行星都是球形的
- 不知道這些,你就囧了1:世界上最難回答的99個問題(書立方·心享悅讀)
- 鐘新編著
- 667字
- 2016-06-12 13:21:21
生活致力于抹去我們的棱角,使我們變成一個球,只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滾”得更遠。
所有行星也都是球形的,這是不是一個巧合?
因為宇宙也想讓它們可以“滾”得更遠。
話說在一個古老的年代,那個時候并不是所有行星都是球形的,它們還都保存著自己鮮活的棱角,在宇宙當中飛行。只是,在經過幾億年的變遷之后,在我們發現它們的時候,它們早就已經不復當年的模樣。
根據,偉大的“蘋果掉落”理論,如果在沒有外力進行干擾的情況下,一切物體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之下都有向中心聚集的趨勢。也就是這樣,一個蘋果就砸在了牛頓的腦袋上。雖然行星的表面上是固體的,但是在足夠的壓力下,固體是具備著變形性的,并且小顆粒的固體碎片是可以進行再次重組的,這些都為行星變成球形提供了可能。
首先,在行星形成的過程當中,是完全依靠旋轉將微小的顆粒一點點聚集起來的,這種旋轉的過程就導致了小顆粒圍繞著大顆粒進行旋轉,最后被其同化。所以,大多數行星從開始的時候就是球形的。其次,任何一個天體在其內部都存在著質量中心,這個中心可以被看作質量最密集的地方,它對于這個天體的其他部分具備絕對的、毫無疑問的控制力,這個控制力是向四周擴散的,這就要求天體的各個層面必須保證相同的密度。所以,在同一個層面聚合的點的密度都是相同的,只能形成一個球面,而不是其他形狀。只有在保持絕對平衡性的情況下,才能在宇宙這種以萬年作為單位的地方長久地生存下去。
細細想來,其實我們和行星之間有著相似的地方。行星面對宇宙,如同我們面對這個世界,都是滄海之一粟。我們需要遵守這個世界的規則,抹去自己的棱角,讓自己“滾”得更“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