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我如何邁開創業的第一步
這里面也有三個問題:
起步時,做什么最容易成功?
有什么好的策略或戰略?
怎么籌集資金和組建團隊?
我的建議是先做加法,后做乘法。
起步時,做什么最容易成功?
當然是做自己最喜歡、最熟悉的事情。
比如:你有一個特長,修理、烹飪、養殖、剪裁、駕駛等,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這時去創業,還是相當于賭博。如果你在修理、烹飪、養殖、剪裁、駕駛等公司老板那里“臥底”半年,掌握了他們的盈利模式,自己手頭又有了相應的資源,這時起步就有七八成把握了——對初級創業者而言。
對于有一定專長、閱歷的中層人士來說,以自己的投資、銷售經驗或做代理商資源起家,設立市級中小企業是比較容易成功的。聯想、華為都是先做外企的中國區銷售代理,最后模仿起家的。開始,他們并沒有做多大,當然也不像個體戶那么小。
在企業做到高管的朋友創業,整合多年積累的供應商、銷售商、管理團隊、融資資源,創立新的盈利模式,創建區域性、全國性的大中型企業是比較好的選擇。
有做得很好的,如步步高、蒙牛,也有做得不好就一蹶不振的,如三株、秦池酒。有先成功后失敗,最后又起死回生的,如腦白金等。
有什么好的策略或戰略?
如果在“臥底”處的附近創業,宜用差異化戰略。畢竟是和原來的老板搶生意,比如,他做川菜,你就做湘菜。這樣比較符合市場策略。
如果在“臥底”處的異地創業,就直接用跟隨戰略,直接復制“臥底”總結的模式最容易成功,很多在沿海地區打工的朋友回來后就用這個模式。我們在長沙、成都、蘭州、吉林、烏魯木齊,都可以看到類似于廣州的生意模式。
如果有自己的專利和特長,“臥底”僅僅是為了學銷售和管理,就用創新戰略。比如,你們是清華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的,發明了新的手機芯片,就可以與風險投資聯系,進行高科技創業。
怎么籌集資金和組建團隊?
還是錢和人的問題。
在“臥底”時,我們已經學會了管人和管錢,那么,怎么找錢和找人呢?
對初級創業者來說,資金問題就是有多少錢做多大的事,錢少先小點,做成功了,自己有把握了,親戚朋友也看到希望了,再去增資擴股、借錢做大。
這就是先做加法,后做乘法。
其實,做大很簡單,關鍵是前幾年要活下來。
創業起步階段,活下來比做大的理想更重要?;钕聛砹?,說明你的盈利模式是對的,說明你管人、管錢有一套,這時再融資、再做加盟的盟主就是做乘法了。
如果項目好,你可以與YBC這樣的創業資助組織建立聯系,他們很樂意幫助年輕人創業。
中級創業者通常都有一筆資金,也會用完善的商業計劃書籌集資金。
高級創業者可利用的資源更多,蒙牛創業時,設立金牛、銀牛兩個控股公司,金牛是自己團隊的集資,銀牛就是供應商、銷售商的支持。
對于團隊,開始最好不要合伙。不是說合伙不好,而是合伙的人通常是朋友,一起做生意后就容易變得不好相處了。
在中國人的概念里,朋友是以義氣為紐帶的平等關系,生意是以盈利為目標的利益關系。在做生意的時候,很多決策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義氣用事”。這時,是照顧利益還是先講朋友義氣,很難取舍,也影響了決策效率。因此,在高風險的創業起步階段,決策與股份還是越單純越好,這樣,存活率反而高。
如果你的能力、性格有巨大的缺陷,不能獨立創業或需要有人互補,還是先做點小生意,等掌握了生意的要點再找合伙人為好。這樣,生意的控制權始終在創業者本人手里,而不是分散到一群朋友或合伙人手里。
如果你參與以別人為主的創業項目,不管他是不是朋友,雖然表面上你是合伙人,但是那已經不叫創業了,叫投資兼打工。
中級創業、高級創業組建團隊的原理,與初級創業相似。
對于財務、技術、人力資源、行政等管理,可以專門授權職業人士,但是對于股份結構、經營模式,還是有絕對的話語權為好。
《貨殖列傳》記載了發財的三個辦法——“小而用勤,中而用智,大而以時”。初級創業者,小而用勤,以自己的專長與勤奮創業;中高級白領、金領更應該“中而用智,大而以時”,把握時代的機會。
中高級創業者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步,修煉境界——修道。
第二步,積累閱歷——究理。
第三步,訓練本領——習術。
如何走好這三步?在下面的篇幅中,針對這些問題會做系統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