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 IaaS

IaaS作為云計算的主要服務之一,將基礎架構進行云化,形成計算、存儲和網絡的虛擬化資源池,從而更好地為應用系統的上線、部署和運維提供支撐,提升效率,降低TCO。同時,由于IaaS包含各種類型的硬件和軟件系統,因此在向云遷移的過程中也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性和挑戰。那么,云基礎架構包含哪些組件?主要面臨哪些問題?有哪些主要的解決方法呢?

如圖1-3所示,傳統的IT業務部署架構是“煙囪式”的,或者叫作“專機專用”系統。在這種架構中,新的應用系統上線的時候需要分析該應用系統的資源需求,確定基礎架構所需的計算、存儲、網絡等設備規格和數量。這種部署模式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兩點:

1)硬件高配低用。考慮到應用系統未來3~5年的業務發展,以及業務突發的需求,為滿足應用系統的性能、容量承載需求,用戶往往在選擇計算、存儲和網絡等硬件設備的配置時會留有一定比例的余量。但硬件資源上線后,應用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的負載并不會太高,這就使得較高配置的硬件設備利用率不高。

圖1-3 傳統IT業務部署架構

2)整合困難。用戶在實際使用中也注意到了資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形,當需要上線新的應用系統時,會優先考慮部署在既有的基礎架構上。但因為不同的應用系統所需的運行環境、對資源的搶占會有很大的差異,更重要的是考慮到可靠性、穩定性、運維管理問題,將新、舊應用系統整合在一套基礎架構上的難度非常大。所以,更多的用戶往往選擇新增與應用系統配套的計算、存儲和網絡等硬件設備。

這種部署模式造成了每套硬件與所承載應用系統的“專機專用”的情況,多套硬件和應用系統構成了“煙囪式”部署架構,使得整體資源利用率不高,占用過多的機房空間和能源。隨著應用系統的增多,IT資源的效率、擴展性、可管理性都面臨很大的挑戰。

如圖1-4所示,云基礎架構的引入有效解決了傳統基礎架構的問題。云基礎架構在傳統基礎架構計算、存儲、網絡硬件層的基礎上,增加了虛擬化層、云管理層。

圖1-4 云基礎業務部署架構

1)虛擬化層:大多數云基礎架構廣泛采用虛擬化技術,包括計算虛擬化、存儲虛擬化、網絡虛擬化等。通過虛擬化層,屏蔽了硬件層自身的差異和復雜度,向上呈現為標準化、可靈活擴展和收縮、彈性的虛擬化資源池。

2)云管理層:對資源池進行調配、組合,根據應用系統的需要自動生成、擴展所需的硬件資源,將更多的應用系統通過流程化、自動化部署和管理,提升IT運行效率。

相對于傳統基礎架構,云基礎架構通過虛擬化整合與自動化,應用系統共享基礎架構資源池,實現高利用率、高可用性、低成本、低能耗,并且通過云平臺層的自動化管理,實現快速部署、易于擴展、智能管理,幫助用戶構建IaaS云業務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中卫市| 东光县| 三明市| 始兴县| 易门县| 长白| 广汉市| 林口县| 财经| 桃江县| 临沂市| 南京市| 察雅县| 霍林郭勒市| 广德县| 泸西县| 科技| 社旗县| 库伦旗| 凤山县| 宁强县| 北票市| 新丰县| 湘潭县| 沙湾县| 四平市| 鄂托克前旗| 万山特区| 阳谷县| 六安市| 响水县| 科尔| 昌平区| 卓尼县| 景洪市| 华容县| 陆河县| 沙洋县| 大丰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