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智慧通達
- 重生之符寫天下
- 葉深情
- 2434字
- 2016-03-09 13:52:02
一次次考驗,就如一次次輪回,五次考驗,就經(jīng)歷了了五段不同的人生,時間錯亂,空間錯亂,趙義發(fā)現(xiàn)自己的精神也開始發(fā)生錯亂,考驗還在繼續(xù),他只能牢牢記住自己是趙義。
五丈原一處帳篷,蜀軍一片哀鴻,因為他們的丞相此時已經(jīng)沒了氣息。忽然一名士兵站了起來,聲音略帶顫抖的道:“丞相,丞相的手在動……”
趙義悠悠醒來,看著周圍驚慌與激動相互參雜的親衛(wèi),他揮退了圍著他的眾人,凝神靜思,腦海中紛至沓來的記憶,令他明白此時的身份,諸葛孔明,這個智近于妖,古往今來第一智者。
七星續(xù)命已然失敗,諸葛之魂隨風而散,如今占據(jù)他身體的乃是趙義的意識。諸葛一生的記憶卻是毫無保留的被趙義承接。年幼時拜師學藝、刻苦學習;年少時信心滿滿、身藏隆中、吟嘯待時;中年時得遇明主、身負重任、傲視群雄;老年時……
疑兵巧用,草船借箭。赤壁大火,一曲曹殤??粘怯嫞抉R驚退。逆天智,周郎慨嘆。白帝城,先帝臨危托孤,五丈原,七星續(xù)命……
諸葛之智,名不虛傳,不僅是他的軍事才華、執(zhí)政才華,他還會機關術、懂農(nóng)事、會陣法、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趙義發(fā)現(xiàn)他不僅是在進行一場考驗,更是在接受一份遺澤。
“父相!”這個聲音不出所料應是蜀帝劉禪的聲音。劉禪一臉激動的沖進了帳篷,走到趙義的身邊,上下打量一番,繼續(xù)問:“父相,聽說您出事,嚇死禪兒了,如今沒事就好,沒事就好,恭喜父相七星續(xù)名成功?!?
劉禪的神情并未作偽,說出的話也是發(fā)自肺腑。諸葛孔明一直是他心中的擎天巨柱,在聽說諸葛孔明續(xù)命失敗,他心中的擎天巨柱轟然倒塌,壓抑得他喘不過氣來。如今聽說自己的父相又活了過來,怎能不叫他欣喜,從而匆忙趕來。
趙義從諸葛的記憶里面知道,這兩天夜間劉禪一直衣不解帶守在自己這具身體的身邊,白日還要去處理一大堆的政務,倒也是難為他了。趙義仔細的打量著劉禪,盡管這蜀國帝王在他的印象中并不陌生,可他還是看得十分認真。
劉禪給趙義的第一印象便是憨厚,待人接物,眼里流露的滿是真誠,這方面恐怕這劉禪跟他的老子劉備比起來也不遑多讓。再就是孝順,從他聽從劉備的話一直稱呼諸葛為相父,并且也做到以子侍父,從諸葛亡去,他一直衣不解帶,每夜陪伴就可見一斑。
“禪兒,我打算將軍政大權逐步交予你手,你是該歷練的時候了?!壁w義明白蜀國滅亡的癥結所在,他打算從此開始改變。劉禪滿臉的不可置信,一向大權獨攬,凡事親歷親為的父相,怎么會將權利交付出來?
劉禪先是一喜,隨之涌上腦海的是無窮無盡的恐慌:“父相,這萬萬使不得,難道您不打算管禪兒了嗎?還是禪兒哪里做得不好?”雖然他很想執(zhí)掌大權,可是想到一離開諸葛丞相,自己兩眼一抹黑,萬千頭緒難以理清,他慌忙出聲阻止。
趙義上前摸了摸劉禪的頭,他如今很是明白,既然來此,繼承了諸葛的學識智慧,那么他便有承其所因,擔其所果的覺悟,何況這還是自己的考驗呢。他幽幽的回道:“禪兒,我的命早就賣給你們劉家了,有你父親白帝城托孤,而你也事事順從,我怎能棄你而去?只是我能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啊,如今你是到了該成長的時候了!”
劉禪終于被說服,一是諸葛的話他不得不聽,二是對于親攬政權他也躍躍欲試,畢竟沒有誰愿意一輩子做一個聽命行事的傀儡。慢慢的大家發(fā)現(xiàn)許多命令不再是從丞相諸葛孔明的口中發(fā)出,而是由蜀帝劉禪親口說出。丞相的一部分權利也分了出去,由蔣琬、費袆、姜維、鄧芝、陳震等分擔。
親歷親為,凡事在心自然是好,不過勞心勞力,身心疲憊不說,還讓其他人失去了歷練的機會。蜀國皇宮,劉禪拿著一本冊子詢問趙義:“父相,如今蜀國國力空虛,不宜用兵,對內(nèi)我打算精兵簡政,發(fā)展農(nóng)桑,對外,我打算繼續(xù)父相的策略聯(lián)吳抗魏……”
趙義聽完,心想這扶不起的阿斗也不盡然嘛,這憨厚的外表下,也是擁有不弱的政治才華,再這樣歷練兩年,蜀國想必不會再走上覆滅的道路。于是他點了點頭,回了兩個字:“大善!”
魏國強勢,蜀國再想一統(tǒng)天下,相當?shù)牟滑F(xiàn)實,不過憑借蜀國天險,加上聯(lián)吳抗蜀的策略,自保倒是有余。吳國漸漸示弱,滅亡已成定勢,不過蜀國打著聲援吳國的旗號,搶奪吳國的人才,倒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到時至少不再是魏國一家獨大的局面。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趙義可不是曾經(jīng)的諸葛孔明,既要勞心,又要勞力。諸葛孔明這枚定海神針不倒,蜀國就亂不起來,國君劉禪承接政務,更是讓許多人看到希望,軍政方面的新星也不斷冉冉升起。蜀國不再是那個積弱的蜀國,也不再是那個離開諸葛孔明就會滅國的蜀國。
數(shù)年后,曹魏滅吳,大量的人才涌入蜀國,給蜀國平添三分力量,劉禪一直堅定穩(wěn)定發(fā)展的方針,慢慢積蓄力量,沒有貿(mào)然嘗試北伐曹魏。趙義也不催促,他知道這是最正確的決定。
又是數(shù)年,曹魏終于忍不住向蜀國發(fā)起進攻,可是蜀國盡是精兵強將,又憑借天險,曹魏大軍大敗而歸。曹魏攻不下蜀國,蜀國也沒有討伐曹魏的實力,雙方終于都息了繼續(xù)戰(zhàn)斗的心思,天下從此一分為二,蜀魏分別東北,西南而治。
忽然有一天趙義匆匆而別,只留下一封書信,上面僅寫著“兵不可輕動”五個大字。他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得到一副羅盤,正是當初他尋曹操真墓的羅盤,他也是心懷忐忑,這不是考驗么?怎么會再出現(xiàn)一副羅盤?難道這里還有一枚玉符?
根據(jù)前世的記憶,趙義順利的找到曹操真墓,他發(fā)現(xiàn)有不少高手守護在曹操真墓周圍,只是他有陣法掩飾,并沒有驚動任何人便進入到墓穴之中,白玉棺中曹操的尸體還未完全腐化,長案之上還是那三樣東西,玉符、小冊、長劍。
趙義拿起玉符,雙手有些顫抖的將羅盤上的玉石取下,鑲嵌在玉符的缺塊處,玉石不出所料融入玉符之中。只見玉符融合后,光芒閃耀,融入趙義的身體中,很快趙義便化為一道白光,破空遁走。
他沒有發(fā)現(xiàn)在他化為白光的瞬間,曹操的尸身上有一縷紫光同樣沒入了他的身體。趙義此時正沉浸在此行的感悟中,智是什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想知人,需得自知。智是對大勢的掌控,對情勢的正確判斷。智是……
趙義回歸,圍繞玉符的符紋多了一枚,與以往不同的是,他發(fā)現(xiàn)符紋成型時,有一縷紫光沒入了玉符之中,不過他沒有在意,只以為是考驗到了一定程度,帶來的正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