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水龍吟
次韻林圣予《惜春》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孤、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最多情猶有,尊前青眼,相逢依舊。
憶少年
別歷下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算重來、盡成陳跡。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洞仙歌
泗州中秋作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云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