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蘇軾

  • 宋詞三百首
  • (清)上彊村民選編
  • 1492字
  • 2016-11-01 14:46:44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永遇樂

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洞仙歌

【余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青玉案

送伯固歸吳中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鴛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定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秾艷一枝細看取,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芷江| 五河县| 瑞丽市| 仁布县| 桂阳县| 浦江县| 康保县| 舟曲县| 新津县| 盱眙县| 汝阳县| 镇雄县| 芦溪县| 香港 | 琼海市| 博白县| 常山县| 临武县| 镇安县| 巴彦淖尔市| 青河县| 白山市| 萝北县| 饶阳县| 扎赉特旗| 临朐县| 儋州市| 张家界市| 凤庆县| 获嘉县| 云霄县| 修水县| 乐清市| 贵溪市| 平泉县| 九台市| 建德市| 富裕县| 姜堰市|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