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超值全彩白金版)
- 宛華主編
- 1361字
- 2019-01-02 20:13:36
河西之戰
漢朝建立后,劉邦曾對匈奴發起過進攻,但是自己卻被圍困于白登。白登解困之后,漢朝對匈奴采取了“和親”政策并積極防御。到了武帝時期,隨著國力的鼎盛,為鞏固邊防,武帝開始了對匈奴的反擊。
公元前121年,匈奴騎兵萬余攻入上谷。同年三月,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精騎萬人出隴西,越烏鞘嶺,進擊河西地區的匈奴。霍去病先采用突然襲擊而后連續進擊的戰術,長驅直入,馳進匈奴脩濮部落,又渡過狐奴河,轉戰六天,連破匈奴五小王國,降服者赦之,反抗者殺之。匈奴軍猝不及防,向北退走。
公元前2世紀
世界大事記:
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完成大理石圓雕阿佛洛狄忒,為古希臘時期的雕刻代表。
霍去病知道大軍長途跋涉而來,宜速戰速決。于是不敢逗留,即刻率軍翻越焉支山,向西北急馳千余里,以尋匈奴主力決戰。在皋蘭山下相遇匈奴渾邪王、休屠王軍隊,兩軍展開一場惡戰。漢軍挾勝余威,猛烈沖殺,渾邪王、休屠王卻是倉促應戰,部署并未完善,就遭到霍去病軍暴風雨般的打擊,自然難以招架。二王自知不敵,便下令匈奴軍后撤,而漢朝軍隊的緊逼使匈奴軍隊無法有秩序地退走,而是潰不成軍。匈奴士兵前頭跑得慢的被后趕上來的撞倒后就再也爬不起來,后頭跑得慢的被漢軍趕上,做了刀下之鬼。這一戰匈奴大敗,被霍去病軍斬首8900余級,渾邪王子、相國、都尉等多人被俘,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也被漢軍繳獲。霍去病至敦煌班師凱旋而還。回到長安,漢武帝親自出城迎接,加封2200戶,是年,霍去病僅20歲。
漢武帝此次派霍去病征匈奴的初衷本是試探霍去病的軍事潛能,不曾想霍去病如此驍勇善戰,一舉擊潰河西匈奴。武帝感謝上蒼又賜給他一個比衛青還優秀的大將,抗匈雄心更受鼓舞。同年夏天,武帝再命令霍去病統軍北擊匈奴,為了防止東北方向的匈奴左賢王乘機進攻,他又派李廣、張騫率偏師出右北平,攻打左賢王以策應霍去病主力軍的行動。
匈奴伊稚斜單于聞知亦不甘示弱,他親率大軍侵入代郡、雁門。霍去病自寧武渡河,翻越賀蘭山后至居延海,然后轉兵南下至小月氏陳兵張掖,挺進二千里至祁連山一帶,迂回到河西走廓北面匈奴后方,而后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率部對匈奴發起迅猛攻勢,大破匈奴主力軍。同時西逐諾羌,打通了河西走廊之路。
是役,霍去病軍共殺敵3萬余人,俘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將相百余人,收降渾邪王部4萬眾,漢朝占領河西走廊全部。
東線右北平方面,李廣率4000騎先行,不料被左賢王4萬騎包圍。危難時刻,李廣盡顯“飛將軍”本色:他令部下結為圓陣,士兵持弩向外。匈奴連續發起沖擊,漢軍箭如雨下,陣始終未破;戰罷多時,弓箭將盡,李廣令軍士持弩不發,自己以大黃連弩射匈奴裨將數人,匈奴軍驚恐,于是攻勢稍緩。戰至日暮,漢軍兵士都面無人色,獨李廣意氣自如,眾將無不嘆服。第二天雙方又展開激戰,廣軍危急,幸好博望侯張騫及時趕到,匈奴軍見不能取勝,撤兵而去。
通過河西之戰,漢朝從匈奴手里奪回了河西走廊,打開了通往西域的大門,使匈奴生存空間被壓縮至苦寒之地。

⊙西漢軍戎服飾復原圖
·征辟制、察舉制·
征辟制,即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可以直接征召一些人才到自己的宮衙里做屬僚。察舉制,是由地方州郡以“賢良”“孝廉”“秀才”等名目,選拔德才兼備者舉薦給朝廷,經國家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職。征辟、察舉制,對士家大族集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后來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公元前130年
中國大事記:
漢武帝派大臣通西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