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上下五千年(超值全彩白金版)
- 宛華主編
- 1172字
- 2019-01-02 20:13:15
退避三舍
晉文公即位以后,治理內(nèi)政,發(fā)展經(jīng)濟,晉國又漸漸強盛起來。
這時候,逃往鄭國的周朝天子周襄王派人到晉國討救兵。原來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lián)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取了周襄王的王位。
晉文公馬上發(fā)兵攻打狄人,狄人大敗,晉文公又殺了太叔帶和擁護他的一幫人,護送天子重返京城。
過了兩年,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又來向晉國求救,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lǐng)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大臣們都同意出兵救援宋國,扶助有困難的國家,以建立霸業(yè)。
晉文公知道,要擁有中原霸主的地位,就得打敗楚國。他便組建了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地去救援宋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先后攻克了歸附楚國的曹國和衛(wèi)國,俘虜了兩國國君。
楚成王并沒有同晉文公交戰(zhàn),聽到晉國出兵,立刻下令派大將成得臣退兵。
成得臣先派人要求晉軍釋放衛(wèi)、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yīng)恢復(fù)他們的君位,條件是他們先跟楚國斷交。曹、衛(wèi)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做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這兩個國家不講道義倒先來跟楚國絕交,氣得他率領(lǐng)全軍直奔晉軍大營。

⊙晉楚城濮之戰(zhàn)示意圖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這種做法讓許多晉軍將領(lǐng)費解。狐偃解釋說,當(dāng)初楚王曾經(jīng)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許過愿:萬一兩國交戰(zhàn),晉國會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為了信守這個諾言啊。
晉軍向后撤了九十里(一舍為三十里),才停下來,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布置好了陣勢。
·《周易》·
《周易》也叫《易經(jīng)》,從戰(zhàn)國時代起,就被看作中國古代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后來被列為儒家經(jīng)典之首?!爸芤住钡摹爸堋敝钢艽?,“易”是變化的意思,按照古書記載,易有“三易”——《連山》《歸藏》《周易》。春秋時代,《周易》作為占筮書流行,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解釋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戰(zhàn)國時,便出現(xiàn)了《易傳》七種十篇,稱為“十翼”。后來《易傳》被編入《易經(jīng)》,就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周易》。《周易》雖是一部占筮之書,但也含有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公元前550年
世界大事記:
波斯國王居魯士滅亡米底。
楚國一些將領(lǐng)見晉軍后撤,想停止追擊。可是成得臣不肯作罷,一口氣追到城濮,跟晉軍對峙起來。
大戰(zhàn)剛一展開,晉國的將領(lǐng)便用兩面大旗,指揮隊伍向后敗退。他們還在戰(zhàn)車后面拖著樹枝,使地下?lián)P起一陣陣的塵土。
成得臣一向驕傲自大,看到晉軍十分慌亂。便不顧一切地指揮軍隊直追上去。晉軍早就設(shè)好了埋伏。晉軍的中軍精銳,猛沖過來,把成得臣的軍隊一分為二。原來假裝敗退的晉軍又回過頭來,前后夾擊,把楚軍殺得一敗涂地。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不要追殺,把楚軍趕跑就是了。成得臣帶著殘將敗兵向后敗退,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在半路上自殺了。
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晉文公趁機約了各國諸侯開了個大會,訂立了盟約。這樣,晉文公就成為中原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