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

必知理由

◎ 17世紀巴洛克繪畫風格的典型代表

◎“畫家之王”魯本斯的代表作

◎ 夸張的形體,鮮明的色彩,強烈的動感以及緊張氣氛的營造

名畫檔案

名稱:《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畫家:魯本斯/創作時間:1616~1618年/尺寸:224×210cm/類別:板上油畫/收藏:德國,慕尼黑,古典繪畫陳列館

畫家簡介

魯本斯(1577~1640),17世紀巴洛克繪畫風格的代表者。生于德國錫根一個律師家庭,曾到意大利學畫,廣泛吸收提香、韋羅內塞等人的繪畫風格,也受到了同時代卡拉瓦喬藝術風格的影響。他的畫色彩鮮明,線條多變,形體夸張,很受當時上層和富裕市民的喜愛。他熟悉七國語言,還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代表作品還有《基督下十字架》、《蘇珊娜·芙爾曼》、《瞻仰圣母》、《圣家族》等。

名畫欣賞

《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的內容取材于希臘神話。描繪的是眾神之王宙斯與麗達所生的孿生兒子卡斯托耳與波呂刻斯,趁著蒙蒙晨曦,正準備將邁錫尼王留西帕斯的兩個孿生女兒搶劫走的瞬間。

畫面氣氛緊張,很有人仰馬翻、天翻地覆之勢,又好像處在一個順時針旋轉的臺風中心,混亂而有動感。兩匹駿馬虎虎生風,棗紅色的那匹前腿回勾,蓄勢待發;棕色的那匹則雙蹄懸空,仰天長嘯,把氣氛襯托得緊張、刺激而又熱氣騰騰。騎在馬上,穿著黑色發亮盔甲的一個兄弟正伸出健壯的臂膀把留西帕斯的一個女兒往馬上抱,女子豐滿赤裸的身體懸在空中,伸出左手掙扎著,顯得無力而又無助。袒露著棕紅色胸膛的那個兄弟正搶奪著地上的女兒。那個女兒正用右手向后想抓住什么東西。顯然這兩姐妹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暴行”弄得不知所措,驚恐而又慌亂。最富戲劇色彩的是那個躲在馬后,目睹著這一切的小愛神,他天真地看著這一切,平靜而又坦然。他的出現暗示著這次“搶親”是神的指示,是暴力下的戲劇。實際上,在希臘神話中這對兄弟是兩個英雄,不是掠奪婦女的強盜,而這兩姐妹也不是暴力下的犧牲品,他們只是在神靈的引導下成就姻緣。

畫面的構圖極有動感,畫家仿佛把這個場面處于一個急速旋轉的漩渦中。男人、女人、馬匹交織在一塊,好像是被旋風自左向右旋轉著,飄揚的紅色斗篷、拉地的淺紅色薄紗、高抬的馬蹄以及長嘯的馬頭,都處在旋風的慣性中,而兩姐妹伸出的雙手更襯托出了這種向上的力量。畫中的人物描繪得健壯、結實,造型上有一種雕刻的立體感,很有厚度。正如魯本斯本人說的那樣:“作為一個畫家,要達到最完美的程度,不僅必須熟悉古代的雕塑,還必須在內心深處對它們有充分的理解。”這兩個古希臘英雄的健壯身軀和威猛神韻淋漓盡致的刻畫,正體現了畫家所言。

從色彩上看,以熱烈的暖色調為主。深紅色的斗篷、棗紅色的駿馬、棕紅色的胸膛,顯示著生命的活力,給人運動和力量感。雪白的肌膚、金黃的頭發與熱烈的紅色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畫面烘托得熱烈、緊張,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加上藍色的天空、烏云、黑色的大地等眾多色彩的運用,使整個畫面色彩豐富、飽滿,富有層次。

這幅畫不管是強健有力的人物造型,還是極有動感的形式以及鮮明、飽滿的色彩都體現出了鮮明的巴洛克藝術風格。魯本斯在意大利繪畫的基礎上,發揮他的想象力和創作才情,在色彩的運用和畫面的動感以及夸張的形體等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藝術成就,他對佛蘭德斯和歐洲其他國家的許多畫家都產生過深遠而意義深刻的影響。

這幅畫描繪的是古羅馬神話中的一個情節:宙斯與麗達的兩個孿生兒子——卡斯托和普魯克斯正在搶劫邁錫尼王的兩個女兒。作品中的四個人物與兩匹高頭大馬扭結在一起,組成一幅獨特的構圖,突出了“搶劫”與“掙扎”兩種強烈的動作,畫面充滿了熱情的生命力,在雄壯的造型中歌頌了人的生命力之美。

繪畫知識

巴洛克美術

巴洛克美術是17世紀歐洲廣泛流行的一種美術樣式。“巴洛克”是意大利語的音譯,本意有“圓的珠子”、“稀奇古怪”、“繁縟復雜”等多種解釋。最初,是對這種繪畫風格貶義的稱呼。巴洛克美術的特點是:場面宏大、動感夸張、色彩絢麗,明暗對比強烈,富有激情,同時,有濃郁的宗教色彩。代表畫家很多,著名的有魯本斯、卡拉瓦喬、委拉斯貴支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扬州市| 湖口县| 勐海县| 定日县| 漳平市| 炉霍县| 瑞金市| 丰城市| 宁阳县| 河源市| 广汉市| 陇南市| 金门县| 泾川县| 会同县| 武夷山市| 桑日县| 汝州市| 东兴市| 报价| 岳西县| 宜阳县| 昭觉县| 绥芬河市| 奉节县| 重庆市| 家居| 崇礼县| 射阳县| 汾西县| 库尔勒市| 上虞市| 庆元县| 呼伦贝尔市| 五指山市| 伊川县| 盐津县| 沙湾县| 安宁市|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