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拉奧孔

必知理由

◎ 幻想風格主義大師格列柯的杰出代表作

◎ 扭曲的造型、富有表現力的色彩營造出來的魔幻世界

◎ 神秘主義色彩的魔力以及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名畫檔案

名稱:《拉奧孔》/作者:格列柯/創作時間:1610年/尺寸:142×193cm/類別:布面油畫/收藏:美國,華盛頓,國家藝術畫廊

畫家簡介

格列柯(1541~1614),西班牙著名的幻想風格主義畫家。出生于希臘的克里特島,原名多米尼科·泰奧托科普利。最先在故鄉學習繪畫,后到意大利廣泛學習各派畫家的畫技。1577年來到西班牙,后來長期定居于托萊多。他的作品構圖奇特,布局多呈幻想結構,用色大膽、新奇,呈現出夢幻般的奇特效果。主要作品有《圣母子與圣馬丁》、《托萊多風景》、《脫掉基督的外衣》以及《拉奧孔》等。

名畫欣賞

《拉奧孔》是一幅表現手法奇特,打破了許多已成定式的繪畫規則的大膽創新之作。這幅畫也折射出了文藝復興的完美藝術巔峰過去之后,藝術家們對新的藝術表現手法的探索和嘗試。

該畫的內容取材于希臘神話故事《拉奧孔》。希臘人久攻不下特洛伊城,便想出了“木馬計”,把一些希臘士兵藏在大木馬肚子里,留下木馬,然后佯裝撤退。特洛伊人看到希臘人撤離后,便想把木馬作為戰利品搬到城里。這時,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奧孔,提醒特洛伊人不要把木馬搬入城內,以免上當。這一舉動,觸犯了阿西娜和眾神,因為拉奧孔試圖破壞眾神要毀滅特洛伊城的計劃。于是,阿西娜派來兩條海蛇把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活活纏死了。而特洛伊人由于沒有聽從拉奧孔的勸告,把木馬拉進了城,也遭遇了滅頂之災。

畫面的悲劇氣氛相當濃烈,給人一種直觀的恐怖感和震撼人心的視角沖擊力。畫面右方的兩個人物身份不明,他們正在看著被毒蛇纏咬的拉奧孔父子三人,有人認為它們是阿西娜派來的使者。正在被兩條毒蛇肯咬的拉奧孔父子,由于極度的痛苦,身體扭曲得變了形,拉奧孔睜大了驚恐的眼睛,在做垂死掙扎。他頭頂的一個兒子已經被咬死在地。他右邊的兒子正在與毒蛇搏斗,可是也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他們的身后是岌岌可危的特洛伊城,一匹被畫成金黃色的馬正朝城的方向走去,表征著“木馬計”的得逞。

畫家運用了自己最擅長的藝術表現手法:“扭曲、變現”和“富于表現力的色彩”。畫上的人物都被刻畫得特別瘦長、高大,仿佛被特意拉長了一樣,夸張的四肢和因痛苦而扭曲的表情,把人物臨死時的掙扎刻畫得驚心動魄。畫上綜合運用了多種色彩,人體都被涂成夢幻般的銀白色,黑色占據了畫面的大部分空間,天上被烏云籠罩,前景的小山、石塊也是黑暗一片,把人物的銀白色襯托得刺眼、炫目。遠處的特洛伊城是金黃色的,與地平線相連的天空上是白色和藍色。魔幻般的色彩,仿佛把人帶進了一個幽靈的世界,也烘托出了一個恐怖、變形、神秘、混亂的無序的世界。也有人探討《拉奧孔》的主題暗示了畫家蘊藏在內心深處的危機感和人類悲劇的宿命感,正如畢加索描述他的那樣:“在他眼里,這個世界正在崩潰,而他也在描繪這種崩潰”,“在他身上,無疑具有一些他那個時代,或是我們這個時代不曾認識的偉大的東西”。

毫無疑問,在那個時代,格列柯是極為獨特的。他在廣泛吸取前輩大師們繪畫技藝的基礎上,憑借自己對繪畫藝術的獨特理解,通過變形的手法,富有表現力的色彩,幻想主義的風格,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完全神秘而又極具魔幻力量的世界。他的這種創作風格,對后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畫面籠罩著一種虛幻、病態的神秘氣氛。色彩則加強了凄涼恐怖的月夜的陰森逼人,人物像是曠野中的孤魂一般漂泊無定。格列柯筆下的人物形象成為其思想哲理的象征。他晚年常到精神病院寫生,因此,其畫中人物和正常人不斷拉開距離。這幅作品正是格列柯的自我寫照:他一方面嘆息沒落貴族走向崩潰,一方面為自己的苦悶、矛盾和沒有出路發出來自肺腑的掙扎。

這幅《點燃蠟燭的少年》是格列柯居住在意大利時所創作的數幅世俗題材繪畫中的一幅,有人認為這是他對失傳了的古希臘繪畫杰作的再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开平市| 海丰县| 满城县| 抚顺市| 长沙县| 临夏市| 谢通门县| 阿瓦提县| 青河县| 汉阴县| 玉屏| 交城县| 宁安市| 福鼎市| 昭觉县| 锦屏县| 措美县| 遂平县| 公安县| 海宁市| 法库县| 体育| 内黄县| 遂川县| 丰台区| 陇南市| 克山县| 清河县| 东兰县| 突泉县| 赤水市| 上饶县| 丰台区| 新兴县| 清涧县| 枣阳市| 镇巴县| 北流市| 陵川县|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