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鑒(彩圖精裝)
- 朱立春主編
- 3124字
- 2019-01-02 16:59:31
東非湖麗魚

⊙ 淡黑鑷麗魚是羅卜那族群中最文靜的魚,以巖石上海藻里的無脊椎動物為食。魚鰭上有黑線的是雌魚。

⊙ 斑馬雀有幾種顏色,有些被證明是獨有的種類。
盡管具體的情況不同,但東非的湖水基本上是堿性的硬水。維多利亞湖水的硬度只有中等,酸堿度為中性或弱堿性,透明度很差,水質(zhì)一般。馬拉維湖水硬度中等(8~10dH),堿性(pH植為7.5~8)。坦噶尼喀湖水硬度稍大(15~20dH),堿性更強(pH7.5~8)。后兩種水域是很大的內(nèi)陸湖,湖水幾乎透明,十分純凈,湖面的浪能使水具有很高的含氧量。養(yǎng)東非湖麗魚水族箱合適的溫度在26~27℃。
所有三個湖都含有很多生物小區(qū),主要是巖石的海岸線,有苦草屬床沙的海岸線,多泥的河口,以及開闊的水面。最后一種是遠洋的種類,一般是掠食者,通常不在水族箱里飼養(yǎng)。出于清潔原因,養(yǎng)這些來自泥濘湖底的魚應(yīng)該在水族箱里放入底沙。
總的來說,不要把不同的麗魚放在一起,除非能憑個人的知識和經(jīng)驗讓敏感的魚配對。每個湖都含有許多形態(tài)和習性相似的麗魚群,加上許多單獨的魚?;祓B(yǎng)需要非常小心。
事實上所有馬拉維湖和維多利亞湖的麗魚都是口孵單色鯛屬,坦噶尼喀湖麗魚既有底層孵化也有口孵化的魚。有的進行持續(xù)性繁殖,有的是季節(jié)性的,取決于它們的飲食。我們只講主要的種類。

⊙ 陽光孔雀來自馬拉維湖。它們生活在巖石和沙的交界處,巖石用來隱蔽,沙子則提供無脊椎動物。

⊙ 藍海豚是很受歡迎的馬拉維湖麗魚品種。

⊙ 迷彩鯛或花鯛因長有斑點,可以模仿魚的腐爛尸體。這種食肉魚會平躺在沙子上,露出身體一側(cè),假裝死魚,直到獵物靠近。

⊙ 云斑尖嘴麗魚像同屬的其他魚一樣,能夠向下和倒著游,總是用它的腹部對著附近的巖石表面。
最常見的馬拉維湖麗魚是羅卜那族群,發(fā)現(xiàn)于靠近海邊的巖石里,它們很少離開那兒。其主要有擬斑麗魚屬、唇斑麗魚屬、黑色鯛屬、唇色鯛屬、巖羅非魚屬和犬齒非鯽屬(7.5~18厘米)。它們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應(yīng)該被飼養(yǎng)在高密度的水族箱里(最小1米)。它們需要大量做好的巖石。過濾器必須頻繁地清洗,水也要經(jīng)常換。
天然的食物主要包括藻類和水里面的無脊椎動物和浮游生物。有些種類的魚跟其他麗魚相比,魚鰭和體型都很奇特。需要注意餌料和水中化合物離子的數(shù)量,避免魚患上馬拉維腫脹。
這些魚的繁殖行為是自然發(fā)生的,這方面的一個常見問題是由于雄魚的過度關(guān)注,使沒成熟的雌魚過早死亡。只要在剛把仔魚放進水族箱時按一條雄魚配兩條或多條雌魚的比例,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避免。最好在產(chǎn)卵以后很快將產(chǎn)卵的雌魚移出繁殖缸。
彩頭鯛屬(9~11厘米)生活在多巖石水域的外圍和開闊沙面上。仔魚十分絢麗,而雌魚呈單調(diào)的橄欖色。它們的頭上有感覺孔,能讓它們用一種聲波定位的方法檢測底面的無脊椎動物,它們靠潛在沙下捕捉獵物。它們的水族箱應(yīng)該鋪設(shè)一些做好的巖石和有細沙的底面。這種麗魚不會傷害其他的魚,不能跟狂暴的羅卜那族群混養(yǎng),因為后者會脅迫它們。也不要把它們和外表相似的孔雀魚混養(yǎng),因為你區(qū)分不出不同種類的雌魚,區(qū)分雄魚也有困難。合適的“室友”是龍占麗魚屬,它們會篩底找尋食物。
后者包含槳鰭麗魚屬的許多種類(10~18厘米),前者像許多其他馬拉維湖麗魚一樣包含在單色鯛屬和隆背麗鯛屬,兩個名字都很常用。單色鯛屬現(xiàn)在限于只指維多利亞湖麗魚,而隆背麗鯛屬指馬拉維湖的一種。隆背麗鯛是相對文靜的以浮游動物為食的魚,常在底層沙上被發(fā)現(xiàn)。
另一種比較受人喜歡的單色鯛屬包含藍隆背麗鯛(20厘米),是比較文靜的食浮游生物的魚,通常被稱作藍海豚。扁頭恐怖麗魚(20厘米)是一種非常扁的麗魚,潛伏在苦草上,主要捕捉小魚和蟲子。盡管據(jù)說它吃其他魚的眼睛(因此通常叫做“咬眼魚”),但在魚的比例合適的水族箱里它通常不會表現(xiàn)出這種傾向,事實上這是一種比較膽小的魚。尼氏鸚嘴魚屬(18~25厘米) 體表有斑點,以小魚和蟲子為食,偶爾會比較具有攻擊性。這些魚都需要大而開闊的有巖石的水族箱。
坦噶尼喀湖也提供了多樣化的生物環(huán)境,但是那里巖石區(qū)的主要居住者體型較?。?~15厘米),是洞穴產(chǎn)卵底層繁殖的魚,包括亮麗魚屬、雅麗魚屬、新亮麗魚屬、高身亮麗魚屬、勒紋麗魚屬、尖嘴麗魚屬和沼麗魚屬。它們主要是以浮游生物為食,需要和羅卜那族群相近的巖石環(huán)境,但不要用石灰石,這種材料太粗糙,不適合做產(chǎn)卵底面。總的來說其對地域性的要求比較小,但是必須重視它們的這種要求,比如120厘米的水族箱只能養(yǎng)三四對5~7.5厘米的魚。分開的石堆能幫它們劃分領(lǐng)地?;蛘?,一對親魚單獨放在一個水族箱(6~100厘米,取決于魚的大小)里。這類魚需要的水溫和生活習性不能像羅卜那族群那樣簡單概括,所以想購買之前都要專門研究每種魚。但是,在一個水族箱里每種魚放一對,或者把它們和相似的魚屬放在一起都是不對的。
有些魚在產(chǎn)卵時挖掘的范圍很小。許多種類的魚被稱作“滴流卵生”,不斷產(chǎn)下小卵。先孵化出來的仔魚可以在親魚的領(lǐng)地長到可以參與競爭的大小(通常超過2.5厘米),它們要照顧“弟弟”和“妹妹”,而親魚通常不會幫助它們。
貝殼寄居者,通常用一種蝸牛的空殼做掩體或繁殖的洞穴,因此必須提供適宜的貝殼。它們以浮游生物和無脊椎動物為食。領(lǐng)地需求通常很小,一對親魚(或一小群)可以在60厘米的水族箱里生活,也可以在無競爭者的情況下放到有巖石群的水族箱里。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習慣。
愛麗魚屬(7.5~10厘米)以浮游生物為食,很文靜,雌魚口孵魚,在靠近巖石的開闊水面生存和繁殖。最好飼養(yǎng)在有巖石或貝殼寄居的水族箱里,可以填補上層水域的空缺。

⊙ 高身亮麗魚屬很害羞,在水族箱里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安定下來。雄性的側(cè)扁高身亮麗魚(上圖)比雌魚大很多,這一屬的其他成員也一樣。

⊙ 這是巴氏新亮麗鯛的雄魚在看護仔魚,這些仔魚是從雌魚洞穴里出來尋找食物的。

⊙ 在野外,亮麗鯛在湖底的泥中挖掘出的地道里生活和繁殖,在水族箱里可以用貝殼代替地道。圖中是條雄魚,雌魚沒有條紋,而且生活在貝殼里較深的地方。

⊙ 蝦虎麗魚(下方)和一對羽鰭鯛親魚(上方)。
槳麗魚屬、劍齒麗魚屬和蝦虎麗魚是小型的(7.5~10厘米)雙親口孵魚,在有浪的地方生活,那兒海浪會打在海岸巖石上。它們會互相打架,一對親魚可以放在有巖石群可供它們寄居的水族箱里,但不能放在底層孵化魚的水族箱中。
大眼非鯽屬、杯咽麗魚屬和庫寧登麗魚屬是中等大?。?5~20厘米)的雌魚口孵魚,在雄魚伸長的腹鰭尖部有魚卵采精臺。它們吃小片狀的東西,生活在巖石區(qū)的邊緣,在那兒它們用沙子做彈坑,有時在巖石上做。它們最好放在大型專用水族箱(最小150厘米)里,一條大的雄魚或幾條小點的雄魚還要有五條或五條以上雌魚。

⊙ 正在產(chǎn)卵和孵小魚的雌駝背非鯽魚要隔離,不僅僅是因為雄魚會騷擾它們,而且雄魚還會吃掉仔魚。
藍首魚屬和巖麗魚屬是雌魚口孵魚,習性和坦噶尼喀湖的羅卜那族群有相似之處。除非只在大水族箱里少量飼養(yǎng),否則最好不要放在底層孵化魚的水族箱里,因為它們很暴躁,會威脅到其他魚。駝背非鯽是另一種巖石寄居口孵魚,長得比你想象的要大(25厘米),盡管和同等大小的魚相比更文靜,但還是會吃小魚(比如小的巖石寄居魚)。
維多利亞湖里的許多種麗魚都已經(jīng)滅絕,僅剩下尼羅河尖嘴鱸和其他一些瀕臨滅絕的魚。養(yǎng)魚者能買到的種類很少。雖然已經(jīng)較完整地記錄下人工繁育計劃中剩余的魚,但還是有些引進到市場的魚沒有其記錄,也缺乏生活區(qū)的資料。多數(shù)有售的品種是樸麗魚屬和溪麗魚屬。
如果養(yǎng)魚者有幸買到這些麗魚,就有責任嘗試去繁殖它們,這時愛好和科學研究之間會有一些聯(lián)系。要研究每一種魚的產(chǎn)地,否則只是不斷進行小心試驗很難成功。維多利亞湖的水質(zhì)很差,所以這些麗魚在水族箱環(huán)境(清水、亮光)中會很膽小,飼養(yǎng)一群同種的魚可以讓它們感覺更好,雄性之間的競爭也會抵消這種膽怯。但是,如果是地域性很強的魚種,就不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