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陣法
- 武道輪回紀事
- 不空不凈
- 2100字
- 2016-05-14 23:48:26
破碎虛空,對大唐世界的武者來說,是武道的終點,但對秦穆來說,也不過是另一個起點。
黃易世界中,所有的破碎虛空之人,都是肉身湮滅,唯獨元神化為另一種更高等級的生物,秦穆站在那門前之時,便明白自身若然要如此,也是肉身不能保存,但自身來自主世界,情況與燕飛等人,有所差異。
最大的差異在于,秦穆的肉身,不能壞。
若是求道比作渡河,那肉身可以說是渡河的寶筏,對大唐世界的人來說,破碎之后便是彼岸,故而肉身的作用在這里便可以舍棄,對秦穆來說,這不過是河中小小的一處島礁,路還長,如何敢有一絲輕忽。
但他卻的確已經參破了破碎的奧秘,這才是單婉晶覺得他離她太遠的原因。
船行到洛陽,江湖上的傳言已經沸沸揚揚,突厥人進關之時并未瞞人,此時天下人雖然并非人人都知道他們去了哪邊,但秦穆等人如何猜不到。
聽到消息的秦穆卻略略沉思了一番,反而下令調轉船頭,又往南駛去。
單婉晶心憂母親安危,心中焦急不已,但卻不知如何開口,秦穆看到她皺著眉頭的玉臉,笑了笑,開口說道:“不須著急,山莊必無事?!?
他說,單婉晶便信了。
此時山莊前門,確實已經出乎了眾人的意料。
兩方人馬已然僵持住了,氣氛一片沉凝。
梁師都面色慘白,被婠婠扣在手中,他身邊的那位老者,已經是胸口輕輕挨了婠婠一掌,面色紅潤,含笑逝去,情狀詭異。
石之軒亦是含笑站在傅采林面前,雙手背在身后,仿佛踏青一般輕松,傅采林心中無奈,他極善對弈,最是能夠從異軍突起之處,攻擊對方的弱點,面前此人,居然已經沒有了一絲破綻,完整的邪王,佛魔合一,再沒有弱點。
兩千軍隊,看著被擒的統帥,一時之間,進退兩難。
畢玄面色鐵青,看著面前的七人。
他們都是年剛弱冠的青年,身著短衣,腳踏草鞋,正宗的墨家學子著裝,有的人腳下還有些泥土,面色憨厚沉穩,像農夫多于武者。
但就是這七人,將畢玄攔了下來,給婠婠創造機會,一舉擒拿梁師都。
婠婠美目看向這七人,目中亦是放出了異彩。
她向來以自己的天賦為傲,但對創造了這天罡北斗陣的秦穆,也是心中升起了一絲仰之彌高的敬仰。
天罡北斗陣,名稱取自射雕第一人王重陽所創的絕世陣法。
秦穆與石之軒交往越多,變越明白石之軒是何種人,這世間上的頂尖高手,永遠不是能用善惡來衡量的,對武道的追求,對自身理念的踐行,比旁人眼中的自己更為重要。
他們絕不缺少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氣魄。
此時秦穆與石之軒的合作,是理念的合拍,更是各取所需的結果。
但若然有一日,儒墨再起沖突,他相信石之軒也不會顧著什么交情臉面,對墨家聯手,偏偏墨家此時還是新生,實力不強,特別是在這個大宗師存在的世界里,高端武力的缺乏,是致命傷。
秦穆,終究是過客。
這天罡陣法才是秦穆的倚仗,他手中有和氏璧,又有著長生訣和種種奇功妙法,卻從來沒有想過像雙龍那般,將和氏璧中間的異力吸納為自己洗筋伐髓。
修行到了秦穆這個階段,更多的是做減法而非加法,天才地寶固然重要,但并非所有的寶物都是適合他的,比如和氏璧中這股異力。
反而,和氏璧中的的異力對高手精神力的干擾,讓秦穆心頭一動。
他挑選了門下弟子中最為天賦出眾的七人,傳他們長生訣七幅圖畫的煉氣之法,著手幫助他們吸收和氏璧中的異力。
由于和氏璧中的異能是因著星辰的運轉而忽高忽低,又參考了天罡北斗陣的理念,特別是龍蛇世界禹步踏斗布罡之能,才創出這門陣法。
與雙龍不同的是,他們的真氣,仿佛繼承了和氏璧中的異能一般,運轉之中,能夠對高手的心神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七人成陣之時,會形成一處幻象的氣場,使人目眩神迷。
當畢玄向婠婠沖去之時,這七人從院內而出,霎那之間,布下陣法,將畢玄困在其中,雖然不過半柱香時間,畢玄便回過神來,但場上局面已經是大改。
石之軒看著這七人,眼中陷入了深思,他明白秦穆的想法,心中也不覺得如何,反而心中推演了許久這陣法的破法。
若是只有這陣法,他自是不懼,但魔門還有一股大勢力存在,便是婠婠的陰葵派,她因為祝玉妍的關系與自己素來不和,甚至有除去自身的意圖,若然自身在陣法中有一時半刻的倏忽,便會被她抓住機會。
天罡北斗陣,最大的作用,便是可以影響兩位絕頂高手之間的勝負以及生死,當原有的魔門被分成勢均力敵,卻又矛盾深重的兩股之時,新興的墨門便地位超然。
而這門陣法,會隨著這七人的功力深厚,越來越強勢,更何況這七人相當于被和氏璧洗筋伐髓了一次,天賦之高,已經是大唐的頂尖水準,怕是再過幾年,甚至會有人踏入宗師的境地。
到了那時,無論有沒有陣法,墨門便已經安定了下來。
他心中暗暗感嘆,秦穆創造這陣法之時,并未瞞著他,反而從一開始便開誠布公地將這陣法的所有理念都說于他聽,還向他請教了許多關于幻術的法門,這并非是秦穆心中無防人之心,反而是對他們之前交情的珍惜。
他意在告訴自己,不愿意與自身反目,也不懼與自身反目,無論是秦穆,還是墨門。
當宋缺與秦穆分出勝負之時,石之軒面上露出似乎是釋然而又悵然的微笑,畢玄卻目中一暗,明白最后的機會已經流失。
天下凡是能夠觸摸到宗師境界的高手,都模模糊糊的感應到,戰斗的結局。
中原,突厥,高麗,仿佛被一個巨人籠罩在他的陰影之下。
PS:大唐世界我稍稍規定了一下,大宗師就是寧道奇,畢玄那些人,還要算上原著宋缺。宗師大概頂峰就是不完美狀態的石之軒,最低大概是祝玉妍那個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