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黨史故事
-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
- 791字
- 2019-01-01 06:12:38
“禁房”藏紅軍
1936年,紅軍西征到達同心城后了解到,敵占區洪家崗子的洪壽林是一位為人正直、樂善好施、聲譽很高的伊斯蘭教虎夫耶教派的教主。為了做好伊斯蘭教上層人士的工作,紅軍便派人秘密和洪壽林接觸。紅軍第一次來到洪家,受到已80歲高齡的洪壽林的熱情接待。后來,隨著關系的不斷密切,紅軍代表常常穿便服到洪家交流信息。
有一次,紅軍代表又來找洪教主,被當地國民黨民團發現。但因他們沒有掌握真憑實據,不能貿然闖進洪教主家抓人,就派人在洪家周圍秘密監視。洪教主怕紅軍被敵人抓去,就將兩位紅軍代表藏在自己的“禁房”(教主修心盤道之地,任何人不得進去)。有空閑時間,洪教主就與紅軍代表交談,經常談到深夜。紅軍代表給洪教主講解共產黨的宗旨以及抗日救國的道理,深深地打動了洪壽林。7天后,為了確保兩位紅軍代表的安全,洪壽林機智地舉行了一次阿訇穿衣典禮,各地前來祝賀的教民讓特務們頭昏眼花。混亂中,洪教主將兩位紅軍代表打扮成阿訇的模樣,并派專人護送他們回到紅軍駐地。
此后,洪教主經常在各種場合向教民宣傳紅軍。他說:“紅軍是仁義之師,必定勝利。”還動員教民給紅軍送糧送草,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不久,紅十五軍團趕跑了洪崗子的民團。為了感謝洪教主對紅軍的支持,派軍團政治部敵工部長唐天際和回民獨立師師長馬青年帶領60多名戰士,給洪教主送來150只羊和一面題有“愛民如天”字樣的大紅錦幛。
洪教主接受紅軍送來的禮物后,心情難以平靜,立即派人宰了5只大肥羊招待紅軍,并給每個戰士回贈了3塊大洋。后來,他趕制了一面阿文錦幛,并特備兩箱蠟燭,派人送到了同心紅軍指揮部,寓意“太陽之光,普照大地”。
洪壽林歸真前,拿出紅軍送的錦幛對他的兒子洪清國說:“我留給你紅軍的這面錦幛,你要不惜一切將它保存下來,等待紅軍回來。”洪清國遵照父親的囑咐,將錦幛放在瓦罐里,又用蠟封口放在炕內妥善保存,新中國成立后又將它獻給了人民政府。
(執筆:張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