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5章

  • 臺案匯錄庚集
  • 佚名
  • 1239字
  • 2015-12-29 09:34:04

邵陽魏源在其所撰「圣武記」卷八「乾隆三定臺灣記」一文中述總兵柴大紀罹禍之故曰:『初,??蛋仓庵T羅圍也,柴大紀出迎,自以參贊伯爵,不執橐鞬之儀,??蛋布篡榔淝昂笞鄨蟛粚崱?。

我從前讀到這段文字,總不明白魏氏何所據而云然?,F在纔知道他是根據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十二月十六日廷寄上諭中乾隆皇帝為柴大紀辯護的話(見本書卷五、六五號上諭)。原文冗長,魏氏撮述其辭曰:『上以大紀固守孤城逾半載,非得兵民死力,豈能不陷?若謂詭譎取巧,則當時何不遵旨出城?其言糧食垂盡,原以速外援;若不危急其詞,豈不益緩援兵?大紀屢蒙褒獎,或稍涉自滿,于福康安前禮節不謹,致為所憎,遂直揭其短;殊非大臣休容之度』。

足見魏氏全憑上諭中所說禮節不謹的話來說明柴大紀的致禍之由。我覺得這還不是真正的原因;我認為福康安在諸羅解圍之后,立即奏劾柴大紀的緣故,全在滿漢畛域之見的太深。

柴大紀困守危城,不肯撤退,使皇帝覽奏墮淚,屢加褒獎,竟由總兵升任提督,加參贊、封義勇伯;甚至親制詩章,手書頒賜。這些榮寵,固使滿洲將領為之側目;而恒瑞、普吉保之流又因援應無功,屢遭申斥,幾難自保。恒瑞是福康安的親戚,??蛋惨獮楹闳饚兔?,就不得不先對柴大紀施以打擊。可是在福康安初劾柴大紀時,皇帝卻說:『向來綠營將弁冒功謊報積習,原所不免。但以天下之大,地方事務在在需人任使。遇有軍務,勢不能祗仗滿洲官兵,竟置綠營于不用』(見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廷寄)。

這些話不是顯然的曉諭福康安不可站在滿人的立場來歧視漢人么?乾隆皇帝當然不便明白揭穿??蛋彩潜е鴿M漢畛域的偏見來奏劾柴大紀的,只好在多方解釋之后,故作揣測之辭,說柴大紀在??蛋睬岸Y節或有不謹,為之掩飾。

那知??蛋驳种T羅后,放著能打仗的柴大紀、蔡攀龍不加委任,偏把那個屢被斥為「無能」的恒瑞逐隊隨行;這不是有心壓抑漢人、袒護親戚么?無怪皇帝責備他「于柴大紀等過事吹求,而于恒瑞曲為瞻徇」。無怪皇帝要問他,像這樣的作風,「何以服眾心而示公正」?并且訓誡他,要他「化其成見,勿為人言所惑」,采取「休休有容」的氣度(俱見本書卷五、六八號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廷寄)。所謂「成見」,還不是暗指滿漢畛域的成見么?所謂「人言」,還不是暗指滿洲將領對柴大紀等的嫉妒之辭么?何況??蛋仓噗啦翊蠹o,起初并說不出柴大紀有任何具體的劣跡!

這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侍郎德成自浙江差竣回京,皇上召見他,他把風聞柴大紀往日貪縱廢弛以及亂事初起時并未及時堵御的事情奏陳了;皇帝纔改變態度,再三責備李侍堯、徐嗣曾等瞻徇欺隱,從無一字奏及。逼得他們不得不找出柴大紀的劣跡,逐一奏參;終于把柴大紀解京正法。

魏源在記文中頗述柴大紀守諸羅的功勞;又謂:『時議大紀之死也,不知引咎,昧帥臣之體,與張廣泗不服訥親之劾而負氣大廷者何異』?似于大紀之遭禍,略致惋惜之意。其實他何嘗不知道柴大紀是在滿漢畛域的偏見之下被犧牲的,只因他生當滿清之世,難于說出這個道理罷了。頃因校閱這些上諭,偶有所見,便作此「后記」,附于卷末。(百吉)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沅江市| 西盟| 乌什县| 万全县| 洪洞县| 汶川县| 五莲县| 富川| 台山市| 清丰县| 望奎县| 庄浪县| 榆树市| 麻江县| 宁晋县| 肥城市| 历史| 彭泽县| 敦煌市| 察隅县| 平定县| 闵行区| 三都| 新余市| 东方市| 德令哈市| 贵溪市| 龙泉市| 饶河县| 巴彦淖尔市| 铜山县| 胶南市| 玉环县| 景谷| 奎屯市| 湟源县| 客服| 凤城市| 鸡东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