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生的贏家就是自己(4)
- 最偉大的勵志故事全集
- 王少毅
- 4523字
- 2016-02-26 10:32:51
但他手下雖號稱賓客數千人,這時候能用得上的,居然湊不齊20個。這時有個叫做毛遂的人自我推薦。趙勝不曾見過毛遂,毫無印象,便問說:“先生在我門下幾年了?”“三年。”毛遂答。趙勝一聽,冷冷地說:“賢才處于世間,就像錐子在布袋里,錐尖自然會露出來。如今先生在我門下三年,沒人稱贊推舉過你,可見你沒什么能耐。你不適合去,留下來吧!”毛遂對這套說辭不以為然,他充滿自信地反駁道:“如果早讓我在布袋里,就會脫穎而出,豈止露個尖端而已?”趙勝見毛遂這么機靈,便讓他參與,另外19人都嘲笑他不自量力,只有毛遂自己顯得胸有成竹。
趙勝一行人到了楚國,游說工作頗不順利,從旭日初升到日正當中,向楚王闡述聯合抗秦的重要,楚王卻只是猶豫不決。在一旁的毛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手按佩劍跨上臺階,大聲對趙勝說:“合縱抗秦一事,利害得失一句話說清楚就可以定奪,怎么從日出談到中午還不能決斷?”
楚王見毛遂倨傲無禮,怒斥說:“還不下去?我和你主人講話,你來干什么?”
毛遂果然膽識過人,他毫不退讓,繼續按劍向前說:“大王斥責我,是仗著楚國人多勢眾。但現在咱們相距不到十步,人多勢眾沒有用,你的性命恐怕還操在我手上。”接著毛遂話鋒一轉,盛贊楚國兵多將廣,地大人多,有稱霸的本錢,卻臣服于秦,豈不是很窩囊?毛遂說:“白起(秦國大將)只是一個小角色,卻曾率數萬之眾攻打楚國,火燒夷陵,毀去楚國宗廟,羞辱了楚國祖先(此事距當時20年),這是百世難解的怨仇,連我趙國都為你羞愧,大王卻不以為恥。現在提倡聯合抗秦,其實是為楚國啊!”
毛遂一席話,說得楚王啞口無言。當即,楚王和趙勝等一行人歃血為盟,訂立同盟。趙勝圓滿完成任務,回國后即將毛遂奉為上賓。
故事感悟:
自信需要膽識和襯托,而能將自信通過勇氣表達出來,則需要過人的膽識,這才是令人佩服的自信。夸夸其談、自我贊美的人就如自作聰明的孔雀,只能引來一片嘲笑和不屑。
不要忘記身邊的寶藏
那些即使遇到了機會,還不敢自信必能成功地人,只能得到失敗。
——叔本華
很久以前,在印度有一個生活富足的農夫,名叫阿里·哈費特。
一天,一位老者拜訪阿利·哈費特時說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鉆石,就能買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鉆石礦,還能夠讓自己的兒子坐上王位。”
鉆石的價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費特的心里。從此,他對什么都不感到滿足了。
那天晚上,他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來那位老者,請他指教在哪里能夠找到鉆石。老者想打消他的念頭,但無奈阿利·哈費特聽不進去,執迷不悟,不停地纏他,最后他只好告訴他:“您在很高很高的山里尋找淌著白沙的河。倘若能夠找到,白沙里一定埋著鉆石。”
于是,阿利·哈費特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地產,讓家人寄宿在街坊鄰居家里,自己則出去尋找鉆石。但他走啊走,始終沒有找到寶藏。他非常失望,最終在西班牙盡頭的大海邊投海死了。
可是,這故事并沒有結束。
一天,買了阿利·哈費特的房子的人,把駱駝牽進后院,想讓駱駝喝水。后院里有條小河。駱駝把鼻子湊到河里時,他發現沙中有塊發著奇光的東西。他從那里挖出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帶回家,放在爐架上。
過了些時候,那位老者又來拜訪這戶人家,一進門就發現了爐架上那塊閃著光的石頭,他不由得奔跑上前。
“這是鉆石!”他驚奇地嚷道,“阿利·哈費特回來了!”
“不!阿利·哈費特還沒有回來。這塊石頭是在后院小河里發現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騙我。”老者不相信,“我走進這房間,就知道這是鉆石啊。別看我有些嘮嘮叨叨,但我還是認得出這是塊真正的鉆石!”
于是,兩人跑出房間,到那條小河邊挖掘起來,接著便露出了比第一塊更具光澤的石頭,而且以后又從這塊土地上挖掘出了許多鉆石。戈爾康達鉆石礦就是這樣發現的,這是人類歷史上價值最大的鉆石礦。俄羅斯沙皇皇冠上的奧爾洛夫鉆石,世界上最大的鉆石,就是從這個鉆石礦里挖掘出來的。
如果阿利·哈費特待在家里,挖一挖自己的地窖、麥田、花園,而不是歷盡艱難困苦,在陌生的土地上盲目地尋尋覓覓,以致最后自殺身亡,他就會擁有自己的鉆石寶地。他的農場的每一英畝,后來都挖出了鉆石,這些鉆石鑲嵌在了國王和王后們的冠冕上。這好比千千萬萬的世人,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具有巨大的潛能,從而也就沒有找準實現目標的方向,結果與夢寐以求的東西擦肩而過。
故事感悟:
許多人之所以總是難以找到自信,就是由于他們總是去注意別人身上的閃光點,被他人所吸引,而忽略了自己身上蘊藏的寶藏。殊不知,鉆石其實就在自己身邊。
正確的事情要自信地堅持
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
——巴爾扎克
他是英國一位年輕的建筑設計師,很幸運地被邀請參加了溫澤市政府大廳的設計。他運用工程力學的知識,根據自己的經驗,很巧妙地設計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大廳天頂的方案。
一年后,市政府請權威人士進行驗收時,對他設計的一根支柱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用一根柱子支撐天花板太危險了,要求他再多加幾根柱子。
年輕的設計師十分自信,他說:“只要用一根柱子便足以保證大廳的穩固。”他詳細地通過計算和列舉相關實例加以說明,拒絕了工程驗收專家們的建議。
他的固執惹惱了市政官員,年輕的設計師險些因此被送上法庭。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只好在大廳四周增加了4根柱子。不過,這四根柱子全部都沒有接觸天花板,其間相隔了無法察覺的兩毫米。
時光如梭,歲月更迭,一晃就是300年。
300年的時間里,市政官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市政府大廳堅固如初。直到20世紀后期,市政府準備修繕大廳的天頂時,才發現了這個秘密。
消息傳出,世界各國的建筑師和游客慕名前來,觀賞這幾根神奇的柱子,并把這個市政大廳稱作“嘲笑無知的建筑”。最令人們稱奇的,是這位建筑師當年刻在中央圓柱頂端的一行字:
自信和真理只需要一根支柱。
這位年輕的設計師就是克里斯托·萊伊恩,一個很陌生的名字。今天,能夠找到有關他的資料實在微乎其微了,但在僅存的一點資料中,記錄了他當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很自信。至少100年后,當你們面對這根柱子時,只能啞口無言,甚至瞠目結舌。我要說明的是,你們看到的不是什么奇跡,而是我對自信的一點堅持。”
故事感悟:
堅持己見源于對自己的足夠信心,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正確的事情需要你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會讓質疑你的人啞口無言。
做自己的上帝
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
——雨果
一位貧窮的工人在幫主人搬運東西時,不小心打破了一個花瓶。主人看見后,要求他賠償,但他只是一個一貧如洗的工人,哪里賠得起這么昂貴的花瓶?
苦惱的工人只好到教堂,向神父請教解決的辦法。
神父聽完工人的傾訴后,對他說:“聽說有一種能將碎花瓶粘好的技術,不如你去學習這種技術,然后將這個花瓶修補、復原,事情不就解決了?”
工人聽完卻搖了搖頭,說:“哪有這么神奇的技術?要把這個碎花瓶粘得和原來一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神父指引他說:“這樣吧!教堂后面有一個石壁,上帝就待在那里,只要你對著石壁大聲說話,上帝便會答應你的要求,去吧!”
于是,工人來到壁前,大聲對著石壁說:“上帝,請您幫幫我,只要您愿意幫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將花瓶粘好!”
工人的話一說完,上帝便立即回應他:“一定能將花瓶粘好!”
工人真的聽見了上帝的承諾,于是,他充滿自信地向神父辭別,去學習復原花瓶的技術了。
一年以后,經過認真學習與不懈努力,他終于學會了修補碎花瓶的技術。他用學來的知識將農場主人的花瓶復原得天衣無縫,令人贊嘆!
這天,他將花瓶送還給主人后,再次來到教堂,準備向上帝道謝,謝謝他給予的協助與祝福。
神父將他再次帶到教堂后面的石壁前,笑著對誠懇的工人說:“其實,你不必感謝上帝。”工人不解地看著神父:“為什么?要不是上帝,我根本無法學會修補花瓶的技術啊!”
神父笑著說:“其實,你真正要感謝的人,是你自己啊!因為,這里根本就沒有上帝,這塊石壁具有回音的功能,當時你聽到的‘上帝的回答’,其實就是你自己的聲音啊!而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人要勇敢地做自己的上帝,因為真正能主宰自己命運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故事感悟:
上帝給每個生命都賦予了很多價值,即使你身陷貧窮,身處低位,你也有自己珍貴的東西所在。因此,在挫折面前,相信你自己,做自己的上帝,即使是碎了的花瓶也能被修補得完好如初。
“因為我有腿”
對自己現在的力量感到滿足的人,就是強者。
——盧梭
彼德認識愛波特已經幾年了。有一次,愛波特告訴了彼德一個故事,令人永遠不會忘記:
彼德曾經是一個對一切都不滿足的人,他整天都不快樂。但是在一個春天的黃昏,當他一個人在一條街上散步的時候,目睹了一件事,使他的煩惱從此消解。此事發生于幾秒鐘內,他在這幾秒鐘里所學的東西,比從前十年還要多。
彼德在那條街上開了一間雜貨店,經營兩年,不但把所有的積蓄都賠掉了,而且還負債累累。就在前一個星期,這間雜貨店終于關門了。當時,他感覺世界太不公平,他的前途灰暗無光。
這時,彼德突然瞧見一個沒有腿的人迎面而來,他坐在一個木制的有輪子的木板上。他每一只手撐著一根木棒,沿街推進。彼德恰好在他過街之后碰見他,他正朝人行道滑去,他們的視線剛好相碰了。那人微笑著,向彼德打了個招呼:“下午好,先生!天氣很好,不是嗎?”他的聲音是那樣富有感染力,那樣有精神,好像根本就不是一個殘疾人。
一瞬間,彼德呆住了,他感覺到他是多么富有呀!他有兩條腿,可以走。彼德對自己說:“既然他沒有腿也能這么自信而快樂,我當然也可以。因為我有腿!”
彼德頓時豁然開朗。第二天,他自信地到銀行借了200美元,沒過幾天,他在城里謀到一份工作。
幾年之后,彼德賺了不少錢,不僅償還了債務,還重新開了一間雜貨店。
故事感悟:
作為自然界最偉大的生靈,靈魂的美可以戰勝一切。因為,不管你的肉體是否殘疾,只要你有健康而自信的靈魂,一切挫折和困難都僅只是過眼云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當我們抱怨自己沒有鞋的時候,別忘了還有許多“沒有腿”的人們!
信心掃除前進的障礙
對于那些有自信而不介意于暫時失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
——雨果
史蒂夫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在成功之前,他也經歷了許多次失敗。
史蒂夫的推銷生涯,是從在一家報社當廣告業務員起步的。當時,史蒂夫從一開始便采取了與別的業務員截然不同的推銷方式:別人總是哪兒容易拉到廣告就往哪兒跑,史蒂夫卻專門給自己列了一份別人都招攬不成功的客戶的名單,作為自己的業務對象。而在正式去見這些別人都大搖其頭的客戶前,史蒂夫總要先來到報社邊上的一個公園里,把那個客戶的名字念上一百遍,然后這樣對自己說:“在本月之內,你將向我購買廣告的版面!”
當然,實際情況遠不是那么輕松簡單的。曾有一位商人,不管史蒂夫如何做工作,在第一個月里,他每次都一口拒絕買史蒂夫的廣告版面。為此,在第二個月里,每天早晨那商人的商店開門后,史蒂夫就進去向這位商人請求在自己所在的那家報社的報紙上做廣告,而每次那位商人態度堅決地回答“不”之后,史蒂夫就默默離開,第二天照樣繼續前去……就這樣,在這個月的最后一天,那位已經接連著對史蒂夫說了30天“不”的商人,終于忍不住向史蒂夫道:“你已經浪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來讓我買你的廣告版面,我很想知道,你究竟為什么要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