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2章

  • 景岳全書
  • 葉天士
  • 3448字
  • 2015-12-28 09:41:21

黑附子湯(六三) 治慢脾風(fēng)四肢厥冷。

附子(炒,去皮,三錢) 木香 人參(各一錢半) 白附子(一錢) 炙甘草(五分)上為散。每服三錢,姜五片,水煎。若手足即溫,即止后服。

鉤藤散(六四) 治吐利,脾胃氣虛,慢驚生風(fēng)。

鉤藤鉤人參 天麻 蝎尾(去毒) 防風(fēng) 蟬殼(各半兩) 麻黃 僵蠶(炒) 炙甘草川芎(各二錢半) 麝香(五分)上 咀。每服二三錢,水煎服。虛寒加附子一錢。

薛按:慢驚之證屬脾胃虧損所致,前方乃辛溫散表之藥而無調(diào)補(bǔ)之功,須審用之。

鉤藤飲子(六五) 治小兒一切驚風(fēng)潮搐,目視昏迷。

鉤藤鉤 防風(fēng) 獨(dú)活 天竺黃 羌活(各三錢) 麻黃 升麻 甘草 草龍膽(各二錢)川芎(三錢) 蟬蛻(五個(gè),去頭足)上每服二三錢,姜、棗、水煎服。薛立齋曰:按上方若外感風(fēng)寒,形證俱實(shí)者宜用之。

若形氣虛而病氣實(shí)者,宜用惺惺散加鉤藤、麻黃;若外邪少而形病俱虛者,宜異功散。

(錢氏)鉤藤飲(六六) 治小兒臟寒夜啼,陰極發(fā)躁。

鉤藤鉤 茯神 茯苓 當(dāng)歸 川芎 木香(各一錢) 甘草(五分)上每服二錢,姜、棗、水煎服。《撮要》方有芍藥一錢。若心經(jīng)有熱,臉紅便赤,去木香,加朱砂末一錢,木通湯下。

(薛氏)抑肝散(六七) 治肝經(jīng)虛熱發(fā)搐,或發(fā)熱切牙,或驚悸寒熱,或木乘土而嘔吐痰涎,腹脹少食,睡不安。

軟柴胡 甘草(各五分) 川芎(八分) 當(dāng)歸 白術(shù)(炒) 茯苓 鉤藤鉤(各一錢)上水煎,子母同服。以蜜丸,名抑青丸。

大青膏(六八) 治傷風(fēng)痰熱發(fā)搐。

天麻 青黛(各一錢) 白附子(煨) 烏蛇(酒浸,取肉,焙) 蝎尾(各五分) 天竺黃 麝香(各一字)上為末,生蜜丸,豆大。每用半粒,薄荷湯化下。

地黃清肺飲(六九) 治肺熱疳蝕穿孔,或生 肉,或鼻外生瘡。

桑白皮(半兩,炒) 紫蘇 前胡 赤茯苓 防風(fēng) 黃芩 當(dāng)歸 天門冬 連翹 桔梗生地 甘草(炙,各二錢)每服五七錢,水煎服,次用化 丸。

甘草湯(七十) 治撮口。

甘草(生用,一錢)上水煎,以棉球蘸吮,令出痰涎,卻以豬乳點(diǎn)入口中即瘥。

(《秘旨》)安神丸(七一) 治心血虛而睡中驚悸,或受驚嚇而作。

人參 棗仁 茯神 半夏(各一錢) 當(dāng)歸 芍藥(炒) 橘紅(各七分) 五味子(五粒,杵)炙甘草(三分)上為末,姜汁糊丸,芡實(shí)大。每服一丸,生姜湯下。

七味安神丸(七二) 治心經(jīng)蘊(yùn)熱驚悸。

黃連 當(dāng)歸身 麥門冬 白茯苓 甘草(各半兩) 朱砂(飛一兩) 冰片(二分半)上為末,湯浸蒸餅和 豬心血搗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燈心湯下。

十味安神丸(七三) 治驚。

人參 茯神 麥門冬 山藥(各二錢) 片腦(一分) 龍齒(二錢) 朱砂 甘草 寒水石(各五分)金薄(二片)上為末,蜜丸,雞豆大。燈心湯調(diào)下。一方有馬牙硝。

朱砂安神丸(七四) 方在寒陣一四二。

清心火,養(yǎng)血安神。

(錢氏)安神丸(七五) 方在寒陣一四三。

除火邪熱渴,清心化痰。

安神鎮(zhèn)驚丸(七六) 驚退后調(diào)理,安心神,養(yǎng)氣血,和平預(yù)防之劑也。

天竺黃(另研) 人參 南星(姜制) 茯神(各五錢) 當(dāng)歸 棗仁(炒) 麥冬 生地芍藥(炒,各三錢) 黃連(姜汁炒) 薄荷 木通 山梔(炒) 朱砂(另研) 牛黃(另研)龍骨( ,各二錢) 青黛(一錢,另研)上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量?jī)捍笮〖訙p,淡姜湯送下。

(萬氏)龍腦安神丸(七七) 治驚痰,及痘中昏悶譫妄良方。

大辰砂(一錢,飛) 牛黃(一分) 龍腦(半分)上研細(xì)末,取 豬心血、小豬尾尖血,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或二三丸,新汲水化下,或燈心湯、紫草湯俱可下。

鎮(zhèn)心丸(七八) 治急驚化痰鎮(zhèn)心。

朱砂 龍齒 牛黃(各一錢) 鐵粉 人參 茯苓 防風(fēng) 琥珀(各二錢) 全蝎(七枚,焙)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湯送下。

金薄鎮(zhèn)心丸(七九) 治風(fēng)壅痰熱,心神不寧,驚悸煩渴,唇焦頰赤,夜臥不安,譫語狂妄。

金薄(十二帖,為衣) 朱砂(一兩,飛) 人參 白茯苓 甘草(各半兩) 山藥(一兩半)牙硝(一錢半) 麝香(五分) 片腦(一分)上為末,煉蜜丸,每一錢作十丸,以金薄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或含化亦可。

辰砂膏(八十) 治眼閉口噤,啼聲不出,吮乳不得,口吐白沫。

辰砂(二錢) 硼砂 馬牙硝(各一錢半) 玄明粉 全蝎 珍珠(各一錢) 麝香(一分)上為末。每服一豆許,諸驚,薄荷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月內(nèi)者,用乳汁調(diào)涂乳頭令吮之。

琥珀散(八一) 治急慢驚風(fēng),涎潮昏冒,驚搐目瞪,內(nèi)釣腹痛,或驚癇時(shí)發(fā)。

琥珀 牛黃 膽星(此當(dāng)倍用) 白附子 天麻 僵蠶(炒,去絲嘴) 代赭石全蝎 蟬蛻 乳香(各一錢) 朱砂(一錢半)上為末。每服一二分,白湯調(diào)下。

(《千金》)龍膽湯(八二) 治月內(nèi)臍風(fēng)撮口,四肢驚掣,發(fā)熱吐乳;及客忤鬼氣驚癇,加人參、當(dāng)歸。

龍膽草(炒黑) 鉤藤鉤 柴胡 黃芩(炒) 芍藥(炒) 桔梗 茯苓 甘草 大黃(煨,各二錢半) 蜣螂(二枚,去翅足)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量?jī)杭訙p。

梅花飲(八三) 治五臟積熱,喉中有痰,面色赤白,鼻流清涕,氣逆喘急,目赤咳嗽,或因驚夜啼。

硼砂 馬牙硝 芒硝 辰砂(各一錢) 人參(二錢) 甘草(五分) 片腦(半分) 麝香(一分)上為末。瓷器收貯,每服半匙,麥冬湯調(diào)服,或薄荷湯亦可。

擦牙通關(guān)散(八四) 治風(fēng)搐關(guān)竅不逸,痰塞中脘,留滯百節(jié)。

南星(二錢) 麝香(一字) 牙皂(二錢,燒存性) 僵蠶(一錢) 赤腳蜈蚣(一條)上為末。姜汁蘸藥少許擦牙,或調(diào)服二三點(diǎn),涎自出。

(陳氏)抱龍丸(八五) 治風(fēng)痰壅盛,或發(fā)熱咳嗽,或發(fā)驚搐等證。

膽星(九制,四兩) 天竺黃(一兩) 雄黃 朱砂(各五錢) 麝香(五分,另研,或減半亦可)上為細(xì)末,用大甘草一斤煮極濃汁搗丸,每?jī)勺鞫瑁幜栏伞S帽『蓽驘舨轀乱欢琛4朔郊优|S四錢,即名牛黃抱龍丸。加琥珀,即名琥珀抱龍丸。

至圣保命丹(八六) 治胎驚內(nèi)釣,肚腹緊硬,啼叫不安,乃急驚風(fēng),眼目上視,手足抽搐,不省人事。

全蝎(十四個(gè),去毒) 防風(fēng)(二錢) 炮南星 白附子 蟬蛻 僵蠶(炒,去絲嘴)天麻 朱砂(各一錢) 麝香(五分) 金箔上為末,米糊和,每?jī)勺魉氖琛C糠煌瑁诇隆S袩嵴撸阅闲且着谛恰?

此方去天麻,加琥珀捏成錠,以薄荷湯磨服,即名保生錠子,亦名太乙保生丹,治慢驚尚有陽證者。

定命丹(八七) 治天釣撮口,通利痰熱。

全蝎(七枚) 天麻 南星(炮) 白附子(各二錢半) 朱砂 青黛(各一錢半) 輕粉麝香(各五分) 片腦(一字)上為末,米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二丸,荊芥薄荷湯下,可先研半丸吹入鼻中。

九還金液丹(八八) 此藥有斡旋造化之功,專治男婦痰盛氣急,中風(fēng)不語,口眼歪斜,左癱右瘓,牙關(guān)緊急,及小兒急驚風(fēng),手足抽搐,不省人事,痰多氣急等證,功效不可盡迷。

膽星(九制者,二兩) 朱砂(飛,一兩) 生半黃(五錢) 僵蠶(五錢,炒) 牙皂(去皮弦,炒焦,三錢) 冰麝(各五分)小麥面炒熟,煉蜜和勻搗丸,茨實(shí)大,金薄為衣,黃蠟區(qū)收藏。如大人牙關(guān)緊急,先以通關(guān)散開其竅,隨用淡姜湯下一二丸。若治小兒,用薄荷湯化下一丸。

膽星天竺丸(八九) 治小兒痰涎上壅,喘嗽不休。

膽星(一兩) 天竺黃(三錢) 半夏(姜制) 白附子(湯炮,去皮臍,各五錢) 天麻防風(fēng)(各二錢) 辰砂(一錢,飛)上為末,甘草湯為丸,芡實(shí)大。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湯或淡姜湯下。

(陳氏)溫白丸(九十) 驅(qū)風(fēng)豁痰定驚。

人參 防風(fēng) 白附子(生用) 真僵蠶(炒) 全蝎(焙,各一錢) 南星(湯泡七次,焙) 天麻(各二錢)上用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丸,姜湯下。

粉紅丸(九一) 治小兒心虛,困臥驚動(dòng),痰涎不利,或發(fā)熱痰嗽等證。

天竺黃(五錢) 天南星 朱砂(各一錢半) 冰 胭脂(各一錢)上以牛膽汁和丸,芡實(shí)大。每服一丸,砂糖湯下。

(錢氏)牛黃丸(九二) 治風(fēng)癇,因汗出風(fēng)邪乘虛而入,痰涎迷悶,手足搐掣。

牛膽南星 全蝎(焙) 蟬蛻(各二錢半) 防風(fēng) 白附子(生用) 天麻 僵蠶(炒,各一錢半)麝香(半字)上為末,棗肉和丸,加水銀半錢,同研細(xì)丸,綠豆大。每服一二丸,荊芥生姜湯下。

(《雜著》)牛黃丸(九三) 治小兒驚風(fēng),中風(fēng)五癇天吊客忤,潮熱,痰涎壅盛等證。

白花蛇(酒浸) 白附子 川烏 全蝎 天麻 薄荷 雄黃(各五錢) 朱砂(二錢)牛黃 麝香(各一錢) 冰片(五分)上各另研為極細(xì)末,和勻,用麻黃煎酒搗丸,芡實(shí)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萬氏)牛黃清心丸(九四) 治心熱神昏。

黃連(生,半兩) 黃芩 山梔仁(各三錢) 郁金(二錢) 辰砂(一錢半) 牛黃(二分半)上為細(xì)末,臘雪調(diào)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燈心湯下。

三味牛黃丸(九五) 治驚熱,消疳積。

雄黃(飛) 牽牛(各一錢) 天竺黃(二錢)上為末,面糊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薄荷水下。

涼驚丸(九六) 治驚疳熱搐睛赤,潮熱痰涎,牙關(guān)緊急。

龍膽草(炒焦) 防風(fēng) 青黛(各三錢) 鉤藤鉤(二錢) 黃連(炒,五錢) 龍腦(一錢)牛黃 麝香(各二分)上為末,面糊丸,粟米大。每服十丸,煎金銀花湯下。

利驚丸(九七) 治急驚。

天竺黃(二錢) 輕粉 青黛(各一錢) 黑牽牛(炒,五錢)一方無天竺黃。

上為末,煉蜜丸,豌豆大。每歲一丸,薄荷水化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蛟河市| 永川市| 安远县| 宜城市| 错那县| 繁昌县| 如东县| 广东省| 南皮县| 奉节县| 金乡县| 梅州市| 台前县| 景东| 桃江县| 喀喇沁旗| 北京市| 正宁县| 慈溪市| 滁州市| 徐闻县| 长治县| 清丰县| 南陵县| 会昌县| 洛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巴林左旗| 治多县| 新宁县| 大田县| 永昌县| 江达县| 龙州县| 那坡县| 黄浦区| 应用必备| 枣强县| 寿宁县|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