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書名: 唐宋詩醇作者名: (清)愛新覺羅·弘歷本章字數: 9953字更新時間: 2015-12-27 01:32:59
山陰陸游詩一
。三百篇。之后。自楚騷。漢。魏。六朝以至于唐。而詩之變盡矣。變有必極。則所就亦以時
異。故宋人繼唐之后。不規規模擬前人。要以自成一家而止。然其體制雖殊。而波瀾未嘗二也。
耳食之流未窺古人門戶。于一代大家橫生訾議。而不善學者。又徒襲其聲貌。亦兩失之矣。
宋自南渡以后。必以陸游為冠。當時稱大家者。曰。蕭。楊。范。陸。楊萬里則曰。尤。蕭。
范。陸。至劉克莊。乃曰。放翁學士似杜甫。又曰。南渡而下。放翁故為一大宗。朱子與徐
賡載書。放翁詩讀之爽然。近代惟見此人為有詩人風致。今諸家詩具在。可與游匹者。誰也。
觀游之生平。有與杜甫類者。少歷兵間。晚棲農畝。中間浮沉中外。在蜀之日頗多。其感激悲憤。忠君愛國之誠。一寓于詩。酒酣耳熱。跌蕩淋漓。至于漁舟樵徑。茶碗爐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為詠歌。以寄其意。此與甫之詩何以異哉。詩至萬首。瑕瑜互見。評者以為。
譬之深山大澤。包含者多。不暇剪除蕩滌。非如守半畝之宮。一草一石可屈指計數。可謂知言矣。若捐疵類。存英華。略纖巧可喜之詞而發其閎深微妙之指。何嘗不與。李。杜。韓。白。諸家異曲同工。可以配東坡而無愧者哉。茲所存者。僅逾二十之一。直使天青木響。水落石出。其有以破拘士之見。而守劍南門戶者。亦知所取則也夫。
寄酬曾學士。學宛陵先生體。比得書。
云所寓廣教僧舍有陸子泉。每對之。輒奉懷
庭中下乾鵲。門外傳遠書。小印紅屈蟠。兩端黃蠟涂。開緘展矮紙。滑細疑卵膚。
首言勞良苦。后問逮妻孥。中間勉以仕。語意極勤渠。字如老瘠竹。墨淡行。
詩如古鼎篆。可愛不可摹。快讀醒人意。垢癢逢爬梳。細讀味益長。炙轂出膏腴。
行吟坐臥看。廢食至日晡。想見落筆時。萬象聽指呼。亦知題詩處。綠井石發粗。
公閑計有客。煎茶置風爐。倘公無客時。濯纓亦足娛。井名本季疵。思人理豈無。
居然及賤子。愧謝恩意殊。幾時得從公。舊學鋤荒蕪。古文講聲形。誤字辨魯魚。
時時酌井泉。露芽奉瓢盂。不知公許否。因風報何如。
送曾學士赴行在
二月侍燕觴。紅杏寒未坼。四月送入都。杏子已可摘。流年不貸人。俯仰遂成昔。
事賢要及時。感此我心惻。欲書加餐字。寄之西飛翮。念公為民起。我得怨乖隔。
遙遙跋前旌。去去望車軛。亭鄣郁將暮。落日澹陂澤。敢忘國士風。涕泣效臧獲。敬輸千一慮。或取二三策。公歸到延英。清問方側席。民瘼公所知。愿言寫肝膈。
向來酷吏橫。至今有遺螫。織羅士破膽。白著民碎魄。詔書已屢下。宿蠹或未革。
期公作醫和。湯劑窮絡脈。士生恨不用。得位忍辭責。并乞謝諸賢。努力光竹帛。
原選者評。前篇學宛陵。此遂并近工部。道義相。辭意俱古。
。唐書。劉晏。傳。州縣取富人督漕挽謂之船頭。主郵遞謂之捉驛。稅外橫取謂之白著。
新夏感事
百花過盡綠陰成。漠漠爐香睡晚晴。病起兼旬把酒。山深四月始聞鶯。
近傳下詔通言路。已卜余年見太平。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惟有涕縱橫。
原選者評。風調清蒼。立言得體。直是通達治理。非尋常嘲風弄月者比。
王士正曰。劉公角戈論詩云。七律較五律多二字耳。其難什倍。譬開硬弩。只到七分。若到十分滿。古今亦罕矣。予因思唐宋以來。為此體者何翅千百人。求其十分滿者。唯杜甫。李頎。李商隱。陸游及明之空同滄溟二李數家耳。
。文集。曾文清公志銘。泰上懲秦士專政之后。開言路。獎孤直。應詔論事者甚眾。
留題云門草堂
小住初為旬月期。二年留滯未應非。尋碑野寺云生屨。送客溪橋雪滿衣。
親滌硯池余墨漬。臥看爐面散煙霏。他年游宦應無此。早買魚蓑未老歸。
度浮橋至南臺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臺試一尋。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系大江心。
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云煙自古今。白發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原選者評。頷聯寫浮橋語頗偉麗。五六雄渾。中興象自遠。有涵蓋一切之氣。
還縣
霽色清和日已長。綸巾蕭散意差強。飛飛鷗鷺陂塘綠。郁郁桑麻風露香。
南陌東村初過社。輕裝小隊似還鄉。哦詩忘卻登車去。枉是人言作吏忙。
原選者評。三四閑雅可愛。畫手有不能寫處。航海
我不如列子。神游御天風。尚應似安石。悠然云海中。臥看十幅蒲。彎彎若張弓。
潮來涌銀山。忽復磨青銅。饑鶻抗船舷。大魚舞虛空。流落何足道。豪氣蕩肺胸。
歌罷海動色。詩成天改容。行矣跨鵬背。弭節蓬萊宮。
東陽道中
風欹烏帽送輕寒。雨點春衫作碎斑。小吏知人當著句。先安筆硯對溪山。
送七兄赴揚州帥幕
初報邊烽照石頭。旋聞胡馬集瓜州。諸公誰聽芻蕘策。吾輩空懷畎畝憂。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樓望遠涕俱流。豈知今日淮南路。亂絮飛花送客舟。
原選者評。五句承上。但覺忠憤填胸。不復論其造句之警。此子美嫡嗣。他人不能到也。
以石芥送劉韶美禮部。劉比釀酒勁甚。因以為戲
古人重改陽城驛。吾北
車 欣聞石芥名。風味可人終骨骾。尊前真見魯諸生。
原選者評。草木名物。見好賢之意。風人微旨。可以風世厲俗。
元微之。陽城驛詩。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祠曹諱羊祜。
此驛何不侔。我欲避公諱。名為避賢郵。
寄張真父舍人
諸公方袞袞。無地著斯人。萬里夔州守。中朝禁省臣。弧帆秋上峽。五馬曉班春。
想見懷明主。登臨白發新。
病中簡仲彌性。唐克明。蘇訓直
移疾還家暫曲肱。依然耐久北窗燈。心如澤國春歸雁。身是云堂旦過僧。
細雨佩壺尋廢寺。夕陽下馬吊荒陵。小留莫厭時追逐。勝社年來冷欲冰。
晚泊慈姥磯下
山斷峭崖立。江空翠靄生。漫多來往客。不盡古今情。月碎知流急。風高覺笛清。兒曹笑老子。不睡待潮平。
原選者評。格力殊健。起勢尤為挺拔。
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
北風甚勁。俄頃行三百余里。遂抵雁翅浦
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舞。
此行十日苦滯留。我亦蘆叢厭鳴櫓。書生快意輕性命。十丈蒲帆百夫舉。
星馳電騖三百里。坡隴聯翩雜平楚。船頭風浪聲愈厲。助以長笛撾鼉鼓。
豈惟澎湃震山岳。直恐氵項洞連后土。起看草木盡南靡。水鳥號鳴集洲渚。
稽首龍公謝風伯。區區未濤煩神許。應知老去負壯心。戲遣窮途出豪語。
原選者評。王士禎曰。南渡惟陸務觀為大宗。七言遜杜。韓。蘇。黃諸大家。正坐沉郁頓挫少耳。要非余人所及。
送全州趙都曹
霜桑無停聲。脂車有行色。正悲南浦秋。又送清湘客。啼饑兒頰紅。待養親發白。
努力事上官。世路日已迫。
原選者評。發端清妙。后幅語帶憤激矣。
病中作
豫章瀕大江。氣候頗不令。孟冬風薄人。十室八九病。外寒客肺胃。下濕攻腳脛。
俗巫醫不藝。嗚呼安托命。我始屏藥囊。治疾以清靜。幻妄消六塵。虛白全一性。
三日體遂輕。成此不戰勝。長年更事多。苦語君試聽。
醉中歌
吾少貧賤真臞儒。貪食嗜味老不除。折腰斂版日走趨。歸來聊以醉自娛。
長瓶巨榼羅杯盂。不須漁翁勸三閭。牛尾膏美如凝酥。貓頭輪囷欲專車。
黃雀萬里行頭顱。白鵝作天下無。潯陽糖蟹徑尺余。吾州之蔊尤嘉蔬。
珍盤饾饤百味俱。不但項臠與腹腴。悠然一飽自笑愚。顧為口腹勞形軀。
投劾行矣歸園廬。莫厭糲飯嘗黃菹。上巳臨川道中
二月六夜春水生。陸子初有臨川行。溪深橋斷不得渡。城近臥聞吹角聲。
三月三日天氣新。臨川道中愁殺人。纖纖女子桑葉綠。漠漠客舍桐花春。
平生怕路如怕虎。幽居不省游城府。鶴軀苦瘦坐長饑。龜息無聲惟默數。
如今自憐還自笑。斂版低心事年少。儒冠未恨終自誤。刀筆最驚非素料。
五更欹枕一凄然。夢里扁舟水接天。紅蕖綠芰梅山下。白塔朱樓禹廟邊。
隨意
隨意上漁舟。幽尋不預謀。清溪欣始泛。野寺憶前游。豐歲雞豚賤。霜天柿栗稠。
余生知有幾。且置萬端憂。
原選者評。起句之妙。正以不著意得之。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原選者評。有如彈丸脫手。不獨善寫難狀之景。
雨霽出游書事
十日苦雨一日晴。拂拭柱杖西村行。清溝泠泠流水細。好風習習吹衣輕。
四鄰蛙聲已礔礔。兩岸柳色爭青青。辛夷先開半委地。海棠獨立方傾城。
春工遇物初不擇。亦秀燕麥開蕪菁。薺花如雪又爛漫。百草紅紫哪知名。
小魚誰取置道側。細柳穿頰危將烹。欣然買放寄吾意。草萊無地蘇疲氓。
原選者評。閑閑即目。有鳶飛魚躍之意。末句一轉。便追風人。非大家烏能有此。
上虞逆旅見舊題歲月感懷
舴艋為家東復西。今朝破曉下前溪。青山缺處日初上。孤店開時鶯亂啼。
倦枕不成千里夢。壞墻閑覓十年題。漆園傲吏猶非達。物我區區豈足齊。
題十八學士圖
隋日昏曀東來傾。雷塘風吹草木腥。平時但忌黑色兒。不知乃有虬須生。
晉陽龍飛云滃滃。關洛萬里即日平。東征歸來脫金甲。天策開府延豪英。
琴書閑暇永清晝。簪履光彩明華星。高參伊呂列佐命。下者才氣猶崢嶸。
但余一恨到千載。高陽繆公來竄名。老奸得志國幾喪。李氏誅徙連孤嬰。
向令亟念履霜戒。危亂安得存勾萌。眾賢一佞禍尚爾。掩卷涕淚臨風橫。
原選者評。自古知人不易。一經指出。便為炯戒。此詩之有關政治者。筆亦勁直無比。
。唐書。秦王使閻立本圖像文學。褚亮為之贊題名爵里號十八學士圖。
夜聞松聲有感
清晨放船落星石。大風吹帆如箭激。回頭已失廬山云。卻上吳城觀落日。
夜深龍歸擘祠門。入木數寸留爪痕。明朝就視心尚栗。腥風卷地雷霆奔。
歸船買酒持自慰。性命生平驚屢戲。固知神怒有定時。波紋蹙作魚鱗細。
如今哀病臥林坰。霜覆檐月滿庭。松聲驚破三更夢。猶作當時風浪聽。
十二月一日
東風吹斗柄。暖律變嚴凝。草色迷殘燒。溪流帶斷冰。兒書春日榜。女翦上元燈。
莫笑蒲龕睡。山翁怯歲增。
宿楓橋
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鐘。風月未須輕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原選者評。所謂。一番拈起一番新。也。
雨中泊趙屯有感
歸燕羈鴻共斷魂。荻花楓葉泊孤村。風吹暗浪重添纜。雨送新寒半掩門。
魚市人煙橫慘淡。龍祠蕭鼓鬧黃昏。此身且健無余恨。行路雖難莫更論。
原選者評。潘問奇曰。三四風景颯然。五六亦稱。
。入蜀記。大風解船。經皖口至趙屯。未朝日。已行百五十里。而風蓋大。乃泊夾中。趙屯有戍兵。亦小市聚也。夜雨。秋風
秋風吹客檣。節物嘆遐方。歲事忽云暮。吾行殊未央。霜清漢水綠。日落楚山蒼。
此去三巴路。無猿亦斷腸。
原選者評。前四句宕。五六撐拄得起。結有余力。逼真。盛唐格律。
重陽
照江丹葉一林霜。折得黃花更斷腸。商略此時須痛飲。細腰宮畔過重陽。
原選者評。王士禎云。偶與友人論宋人絕句。若放翁。照江丹葉一林霜。舟中一雨掃飛
蠅。江上荒城猿鳥悲。諸篇。皆可直追唐音。
。入蜀記。九日。泊塔子磯。求菊花於江上人家。得數枝。芬馥可愛。為之頹然么徑醉。
沙頭
游子行愈遠。沙頭逢暮秋。孫劉鼎足地。荊益犬牙州。鼓角風云慘。江湖日夜浮。
此生應袞袞。高枕看東流。
原選者評。雄渾悲壯。直摩浣花之壘。
移船
沙際舟銜尾。相依作四鄰。暮年多感慨。分路亦酸辛。折竹占行日。吹簫賽水神。
無勞問亭驛。久客自知津。
將離江陵
暮暮過渡頭。旦旦走堤上。舟人與關吏。見熟識顏狀。癡頑久不去。常恐遭誚讓。
昨日倒檣竿。今日聯百丈。買薪備雨雪。儲米滿瓶盎。明當遂去此。障袂先側望。
即今孟冬月。波濤幸非壯。潦收出奇石。霧卷見疊嶂。地山僉多崎嶇。峽束少平曠。
從來樂山水。臨老愈跌宕。皇天憐其狂。擇地令自放。山花白似雪。江水綠於釀。
。竹枝。本楚些。妙句寄悽愴。何當出清詩。千古續遺唱。
原選者評。九月二十日倒檣竿。立艫床。蓋上峽惟用艫及百丈。不復張帆矣。百丈以巨竹為之。大如人臂。予所乘干六百解船。用艫六枝。百丈兩車。滄灘
百夫正助鳴艫。舟中對面不得語。須臾人散寂無嘩。惟聞百丈轉兩車。
嘔嘔啞啞車轉急。舟人已在沙際立。露斂蘆村落照紅。雨余漁舍炊煙濕。
故鄉回首已千山。上峽初經第一灘。少年亦慕宦游樂。投老方知行路難。
松滋小酌
西游六千里。此地最凄涼。騷客久埋骨。巴歌猶斷腸。風聲撼云夢。雪意接瀟湘。
萬古茫茫恨。悠然付一觴。
原選者評。五六翛然意遠。兼有沈雄之氣。孟浩然云。獵響驚云夢。漁歌激楚詞。妙處故應遜此。
晚泊松滋渡口
小灘拍拍鸕鶿飛。深竹蕭蕭杜宇悲。看鏡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陽時。
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蒼茫自詠詩。莫問長安在何許。亂山孤店是松滋。
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韻
舊觀三峽圖。常謂非人情。意疑天壤間。豈有此崢嶸。畫師定戲耳。聊欲窮丹青。
西游過沔鄂。莽莽千里平。昨日到峽州。所見始可驚。乃知畫非妄。卻恨筆未精。
及茲下牢戍。峰嶂畢自呈。下入裂坤軸。高騫插青冥。角勝多列峙。擅美有孤撐。
或如釜上甑。或如坐后屏。或如倨而立。或如喜而迎。或深如螺房。或如窗欞。
峨巍冠冕古。婀娜髻鬟傾。其間絕出者。虎搏蛟龍獰。崩崖凜欲墮。修梁架空橫。
懸瀑潟無底。終古何時盈。幽泉莫知處。但聞珩佩鳴。怪怪與奇奇。萬狀不可名。
久聞三游洞。疾走忘病嬰。竇穴初漆黑。傴僂捫壁行。方虞觸蟄蛇。俯見一點明。
扶接困僮奴。恍然出瓶罌。穹穹廈屋寬。滴乳成微泓。題名歐與黃。云蒸蒼蘚平。
穿林走驚麕。拂面逢飛鼪。息倦盤石上。拾樵置茶鐺。長嘯答谷響。清吟和松聲。
辭卑不堪刻。猶足寄友生。
原選者評。語奇句老。頗近昌黎。視。南山。蓋具體而微爾。
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
江上秋風宋玉悲。長官手自葺茅茨。人生窮達誰能料。蠟淚成堆又一時。原選者評。感慨系之。其風調致佳。
王士禎曰。詩意以。蠟淚成堆。為公貴后事。按。后山叢談。所記。則自其微時已然。既為宰相。乃所謂。無地起樓臺相公。也。此萊公英雄本色。所以不可及。
聞猿
瘦盡腰圍不為詩。良辰流落自成衰。也知客里偏多感。誰料天涯有許悲。
漢塞角殘人不寐。渭城歌罷客將離。故應未抵聞猿恨。況是巫山廟里時。
原選者評。排宕開闔。波瀾無限。格調自李商隱得之。故自青出於藍。
瞿唐行
四月欲盡五月來。峽中水漲何雄哉。浪花高飛暑路雪。灘石怒轉晴天雷。
千艘萬舸不敢過。篙工柂師心膽破。人人陰拱待勢衰。誰敢輕行犯奇禍。
一朝時去不自由。山腹空有沙痕留。君不見。陸子歲暮來夔州。嬰塘峽水平如油。
蹋磧
鬼門關外逢人日。蹋磧千家萬家出。竹枝。慘戚云不動。劍器。聊翩日將夕。
行人十有八九癭。見怪何曾羞顧影。江邊沽酒沙上臥。峽口月出風吹醒。
人生未死信難知。焦頁卒頁夔州生鬢絲。何日畫船搖桂檝。西湖卻賦探春詩。
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感懷
手持綠酒酹蒼苔。今歲何由匹馬來。清淚不隨春雨斷。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敝歸心切。白發凄涼老境催。誓墓只思長不出。松門日日手親開。
風雨中望峽口諸山奇甚。戲作短歌
白鹽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蒼穹。凜然猛士撫長劍。空有豪健無雍容。
不令氣象少渟氵畜。常恨天地無全功。今朝忽悟始嘆息。妙處元在煙雨中。
太陰殺氣橫慘澹。元化變態含空濛。正如奇材遇事見。平日乃與常人同。
安得朱樓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橫風。
原選者評。奇思橫出。杰語迭見。晚晴聞角有感
暑雨初收白帝城。小荷新竹夕陽明。十年塵土青衫色。萬里江山畫角聲。
零落親朋勞遠夢。凄涼鄉社負歸耕。議郎博士多新奏。誰致當時魯二生。
原選者評。游嘗與范成大論東坡。遙知叔孫子。已致魯諸生。句。謂為意深語緩。此詩結意雖顯。亦有不盡之致。
畏虎
滑路滑如苔。澀路澀若梯。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泥深尚云可。委身餓虎蹊。
心寒道上跡。魄碎茆葉低。常恐不自免。一死均豬雞。老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
吾聞虎雖暴。未嘗窺汝棲。孤行暮不止。取禍非排擠。彼讒實有心。平地生溝谿。
哀哉馬新息。薏苡成珠犀。
原選者評。得詩人激刺之旨。截然徑住。彌健彌深。
鄰水延福寺早行
化蝶方酣枕。聞雞又著鞭。亂山徐吐日。積水遠生煙。淹泊真衰矣。登臨獨惘然。
桃花應笑客。無酒到愁邊。
原選者評。著語之工。視。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一警健。一細致。
大安病酒留半日。王守復來招。
不往。送酒解酲。因小飲江月館
江驛春酲半日留。更煩送酒為扶頭。柳花漠漠嘉陵岸。別是天涯一段愁。
曉發金牛
客枕何時穩。忽忽又束裝。快晴生馬影。新暖坼花房。沮水春流綠。嶓山曉色蒼。
阿瞞狼狽地。千古有遺傷。
山南行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繩大路東西出。平川沃野望不盡。麥隴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氣俗豪。鞦韆蹴鞠分朋曹。苜蓿連云馬蹄健。楊柳夾道車聲高。
古來歷歷興亡處。舉目山川尚如故。將軍堂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國家四紀失中原。師出江淮未易吞。會看金鼓從天下。卻用關中作本根。
和高子長參議道中
梁州四月晚鶯啼。共憶扁舟罨畫谿。莫作世間兒女態。明年萬里駐安西。
原選者評。翩翩有俠氣。
次韻張季長題龍洞
我昔謁紫皇。翳鳳驂虬龍。俯不見塵世。浩浩萬里空。謫墮尚遠游。忽到漢始封。
西望接蜀道。北顧連秦中。壯哉形勝區。有此蜿蜒宮。雷霆自革堂鞳。環玦亦瓏。
石屋如建章。萬戶交相通。來者各有得。盡取知無從。憑高三嘆息。自古幾英雄。
老我文字蓑。揮毫看諸公。
原選者評。慨然遠望。落想在耳目之外。
太息
太息重太息。吾行無終極。冰霜迫殘歲。鳥獸號落日。秋砧滿孤村。枯葉擁破驛。
白頭鄉萬里。墮此虎豹宅。道邊新食人。膏血染草棘。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
即今冒九死。家國兩無益。中原久喪亂。志士淚橫臆。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
閬中作
殘年作客遍天涯。下馬長亭便似家。三疊凄涼渭城曲。數枝間澹閬中花。
襞箋授官相逢晚。理鬢熏衣一笑嘩。俱是邯鄲枕中夢。墜鞭不用憶京華。
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
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臨錦屏。涉江親到錦屏上。卻望城郭如丹青。
虛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古來磨滅知幾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搖落壯士悲。文章垂世自一事。忠義凜凜令人思。
夜歸沙頭雨如注。北風吹船橫半渡。亦知此老憤未平。萬竅爭號泄悲怒。
原選者評。傷今懷古。懷抱略同。愾然寤嘆。如見其人。亦以寫其胸臆耳。
歸次漢中境上
云棧屏山閱月游。馬蹄初喜踏梁州。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揚日夜流。
遺虜孱孱寧遠略。孤臣耿耿獨私憂。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
原選者評。才氣慷慨。不詭風人。
南沮水道中
磑舍臨湍瀨。罾船聚小潭。山形寒漸瘦。雪意暮方酣。久客情懷惡。頻來道路諳。
家山空悵望。無夢到江南。
長木夜行抵金堆市
夜行長木村。重霧雜零雨。濕螢粘野蔓。寒犬吠云塢。道壞交細泉。亭廢立遺堵。
時時過農家。燈火照鳴杼。嗟予獨何事。無歲得安處。即今窮谷中。性命寄豹虎。
三更投小市。買酒慰羈旅。高詠。東山。詩。悵望懷往古。
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謀以明年下三峽
詩酒清狂二十年。又摩病眼看西川。心如老驥常千里。身似春蠶已再眠。
暮雪烏奴停醉帽。秋風白帝放歸船。飄零自是關天命。錯被人呼作地仙。
原選者評。頷聯自佳。近人朱彝尊乃謂比興之體。可以偶見。摭其相類之句。以為前后稠疊。何乃吹毛求疵。
王士正曰。蜀道廣元縣。蜀王弟葭萌所封。古苴侯國。城西二里有烏奴山。陸游詩。暮雪烏奴停醉帽。秋風白帝放歸船。是也。
雪晴行益昌道中。頗有春意
杜陵雁下歲將殘。匹馬西游雪擁關。憔悴敢忘雙闕路。淹遲遍看兩川山。
春回柳眼梅須里。愁在鞭絲帽影間。安得黃金成大藥。為人千載駐頹顏。
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原選者評。盧世曰。筆墨之氣。脫化殆盡。劍門城北回望劍關諸峰青入云漢。感蜀亡事。慨然有賦自昔英雄有屈信。危機變化亦逡巡。陰平窮寇非難御。如此江山坐付人。
原選者評。劉禪庸主。譙周庸臣。七字中含多少感慨。
綿州魏城縣驛有羅江東詩云。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戲用其韻
老夫乘興忽西游。遠跨秦吳萬里秋。尊酒登臨遍山寺。歌辭散落滿江樓。
孤城木葉蕭蕭下。古驛灘聲氵虢氵虢流。未許詩人夸此地。茂林修竹憶吾州。
東津
歲暮涪江水歸壑。白沙渺然石犖角。蜀天常燠少雪霜。綠樹青林不搖落。
闌干詰屈臨官道。煙靄參差望城郭。打魚斫膾修故事。豪竹哀絲奉歡樂。
樂莫樂於新相知。美人一笑回春姿。四方本是丈夫事。安用一生無別離。
原選者評。深情老筆。視少陵二作。雖未敢旗鼓中原。亦當雁行同時。諸子豈敢望其項背。
東山
今日之集何佳哉。入關劇飲始此回。登山正可小天下。跨海何用尋蓬萊。
青天肯為陸子見。妍日似趣梅花開。有酒如涪綠可愛。一醉直欲空千罍。
駝酥鵝黃出隴右。熊肪玉白黔南來。眼花耳熱不知夜。但見銀燭高花催。
京華故人死太半。歡極往往潛生哀。聊將豪縱壓憂患。鼓吹動地聲如雷。
原選者評。高風跨俗。真骨凌霜。高作也。
綿州錄參廳觀姜楚公畫鷹少陵為作詩者
我來訪古涪之濱。不辭百罔冀一真。走馬朝秦海棕館。斫膾夜醉魴魚津。
越王高樓亦已換。俯仰今古堪悲辛。督郵官舍最卑陋。棟撓楹腐知幾春。
巋然此壁獨亡恙。老槎勁翮完如新。向來劫火何自免。叱呵守護疑有神。
妖狐九尾穴國中。共置不問如越秦。天時此物合致用。下睼指呼端在人。
會當原野灑毛血。坐令萬里青煙塵。老眼還憂不及見。詩成肝膽空輪囷。
西郊尋梅
西郊梅花矜絕艷。走馬獨來看不厭。似羞流落蒙市塵。寧墮荒寒傍茆店。
翛然自是世外人。過去生中差一念。淺顰常鄙桃李學。獨立不容鶯蝶覘。
山礬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吳楚僭。余花豈無好顏色。病在一俗無由砭。
朱欄玉砌渠有命。斷橋流水君何欠。嗟余相與頗同調。身客劍南家在剡。
凄涼萬里歸無日。蕭颯二毛衰有漸。尚能作意晚相從。爛醉不辭杯瀲滟。
原選者評。因險出奇。卻不落小家數。
海棠
誰道名花獨故宮。東城盛麗足爭雄。橫陳錦障闌干外。盡吸紅云酒酉戔中。
貪看不辭持夜燭。倚狂直欲擅春風。拾遺舊詠悲零落。瘦損腰圍擬未工。
原選者評。孫勷曰。末句妙於翻案。如此著意。自爾無陳非新。
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
厭煩只欲長面壁。此心安得頑如石。杜門復出嘆習氣。止酒還開慚定力。
成都一月海棠開。錦繡裹城迷巷陌。燕宮最盛號花海。霸國雄豪有遺跡。
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繁華一夢忽吹散。閉眼細思猶歷歷。
憂樂相尋豈易知。故人應記醉中詩。夜闌風雨嘉州驛。愁向屏風見折枝。
原選者評。結尾點題。含情無限。通首俱成波瀾矣。夜聞松聲有感。與此同調。蓋其作用熟也。
登荔枝樓
平羌江水接天流。涼入簾櫳已似秋。喚作主人元是客。知非吾土強登樓。
間憑曲檻常忘去。欲下危梯更小留。公事無多廚釀美。此身不負負嘉州。
凌云醉歸作
峨嵋月入平羌水。嘆息吾行俄至此。謫仙一去五百年。至今醉魂呼不起。
玻璃春滿琉璃鐘。宦情苦薄酒興濃。飲如長鯨渴赴海。詩成放筆千觴空。
十年看盡人間事。更覺麴生偏有味。
君不見蒲萄一斗換得西涼州。不如將軍告身供一醉。醉中感懷
早歲君王記姓名。即今憔悴客邊城。青衫猶是鹓行舊。白發新從劍外生。
古戍旌旗秋慘澹。高城刁斗夜分明。壯心未許全消盡。醉聽檀槽。出塞。聲。
原選者評。盧世曰。三四無限感慨。
玻璃江
玻璃江水千尺深。不如江上離人心。君行未過青衣縣。妾心先到峨嵋陰。
金樽共釂不知曉。月落煙渚天橫參。車輪無角那得住。馬蹄不方何處尋。
空憑尺素寄幽恨。縱有綠綺誰知音。愁來只欲掩屏睡。無奈夢斷聞疏砧。
原選者評。清便宛轉。別成風調。視范成大作。奚啻。床上下。之別。
送客至江上
多事經旬不出城。今朝送客此間行。郊原遠帶新晴色。人語中含樂歲聲。
天際斂云山盡出。江流收漲水初平。故園社友應惆悵。五歲無端棄耦耕。
原選者評。如此頷聯。較之。繞郭煙嵐。滿山樓閣。以相夸耀者。獨有雅人深致。
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感
殺氣昏昏橫塞上。東并黃河開玉帳。晝飛羽檄下列城。夜脫貂裘撫降將。
將軍櫪上汗血馬。猛士腰間虎文韋長。階前白刃明如霜。門外長戟森相向。
朔風卷地吹急雪。轉盼玉花深一丈。誰言鐵衣冷徹骨。感義懷恩如挾纊。
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原無恙。更呼斗酒作長歌。要遣天山健兒唱。
成都行
倚錦瑟。擊玉壺。吳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
青絲金絡白雪駒。日斜馳遣迎名姝。燕脂褪盡見玉膚。綠鬟半脫嬌不梳。
吳綾便面對客書。斜行小草密復疏。墨君秀潤瘦不枯。風枝雨葉筆筆殊。
月浸羅襪清夜徂。滿身花影醉索扶。東來此歡墮空虛。坐悲新霜點鬢須。
易求合浦千斛珠。難覓錦江雙鯉魚。
原選者評。一結見意。詩體如是。初寒
江路常逢雨。山城早得寒。蘭凋初解佩。菊老尚加餐。節物知何負。情懷自鮮歡。
浮生看已熟。不必夢邯鄲。
木山
枯楠千載遭風雷。披枝折干吁可哀。輪囷無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來。
嵌空宛轉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珠宮貝闕留不得。忽山洲渚知誰推。
書窗正對云洞啟。叢菊初傍幽篁栽。是間著汝頗宜稱。摩挲朝暮真千回。
天公解事雨十日。洗盡泥滓滋莓苔。一丘一壑吾所許。不須更慕明堂材。
十月一日浮橋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陰風吹雨白晝昏。誰掃云霧升朝暾。三江水縮獻洲渚。九頂秀色欲塞門。
西山下竹十萬個。江面便可馳車轅。巷無居人亦何怪。釋耒來看空山村。
。竹枝。宛轉秋猿苦。桑落瀲滟春泉渾。眾賓共醉忘燭跋。一徑卻下緣云根。
走沙人語若朝卷。爭橋炬火如星繁。肩輿睡兀到東郭。空有醉墨留衫痕。
十年萬事俱變滅。點檢自覺唯身存。寒燈夜永照耿耿。臥賦長句招羈魂。
觀大散關圖有感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二十抱此志。五十猶癯儒。大散陳倉間。山川郁盤紆。
勁氣鐘義士。可與共壯圖。坡咸陽城。秦漢之故都。王氣浮夕靄。宮室生春蕪。
安得從王師。汛掃迎皇輿。黃河與函谷。四海通舟車。士馬發燕趙。布帛來青徐。
先當營七廟。次第畫九衢。偏師縛可汗。傾都觀受俘。上壽大安宮。復如貞觀初。
丈夫畢此愿。死與螻蟻殊。志大浩無期。醉膽空滿軀。
原選者評。忠憤蟠郁。自然形見。無意於工而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