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護,字君卿,歷游五侯之門。每旦,五侯家各遺餉之。君卿口厭滋味,乃試合五侯所餉之鯖而食,甚美。世所謂五侯鯖,君卿所致。
胡廣本姓黃,五月生,父母置諸甕中,投之于江。胡翁見甕流下,聞有小兒啼聲,往取,因以為子。遂登三司。廣后不治本親服,世以為譏。
張衡之初死,蔡邕母胎孕,此二人才貌相類,時人云:邕是衡之后身。
陳元方遭父喪,形體骨立,母哀之,以錦被蒙其上。郭林宗往吊,見錦被而責之。賓客絕百許日。
傅信字子思,遭父喪,哀慟骨立,母憐之,竊以錦被蒙其上。林宗往吊之,見被,謂之曰:“卿海內(nèi)之俊,四方是則;如何當喪,錦被蒙上?”郭奮衣而去。自后賓客絕百許日。
傅信忿母,母羸病,恒驚悸。傅信乃取雞鳧滅毛,施于承塵上;行落地,母輒恐怖。
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見,令高足弟子傳授而已。融嘗算渾天不合,召鄭玄,令一算,便決,眾咸駭服。及玄業(yè)成,辭歸,融心忌焉。玄亦疑有追者,乃坐橋下,在水上據(jù)屐。融果轉(zhuǎn)式,欲敕追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據(jù)木,此必死矣。”遂罷追,竟以免。
孔嵩字仲山,南陽人也。少與潁川荀彧未冠時共游太學。彧后為荊州刺史,而嵩家貧,與新野里客傭為卒。彧時出,見嵩,下駕。執(zhí)手曰:“昔與子搖扇俱游太學,今子為卒,吾亦痛哉!”彧命代嵩。嵩以傭夫不去,其歲寒心若此。嵩后三府累請,辭不赴。后漢時人。
魏郡太守陳異嘗詣郡民尹方,方被頭以水洗盤,抱小兒出,更無余言。異曰:“被頭者,欲吾治民如理發(fā);洗盤者,欲使吾清如水;抱小兒者,欲吾愛民如赤子也。”
孫策年十四,在壽陽詣袁術。始至,俄而外通:“劉豫州備來。”孫便求去。袁曰:“劉豫州何關君?”答曰:“不爾,英雄忌人。”即出,下東階。而劉備從東階上。但轉(zhuǎn)顧視孫之行步,殆不復前矣。
管寧嘗與華子魚少相親友,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鍤如故,與瓦石無異;華捉而擲去。
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滑濱,將戰(zhàn),宣王戎服蒞事,使人覌武侯,乃乘素輿,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軍。眾軍皆隨其進止。宣王聞而嘆曰:“可謂名士矣!”
蜀人伊籍稱吳土地人物云:“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囗〈氵甲〉渫而揚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孫休好射雉,至其時,則晨往夕還。群臣莫不上諫曰:“此小物,何足甚耽?”答曰:“雖為小物,耿介過人,朕之所以好也。”
豫章太守顧劭,是丞相雍之子,在郡卒。時雍方盛集僚屬圍棋,外信至,而無兒書。雖神意不変,而心了有故。賓客既散,方嘆曰:“已無延陵之遺累,寧有喪明之責邪?”于是豁情散哀,顏色自若。
魏武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輒斫人,亦不自覺,左右宜慎之。”后乃陽凍眠,所幸小兒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自爾,莫敢近之。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當坐,乃自捉刀立床頭。坐既畢,令人問曰:“魏王何如?”使答曰:“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聞之,馳遣殺此使。
楊修字德祖,魏初弘農(nóng)華陰人也。為曹操主簿。曹公至江南,讀《曹娥碑》文,背上別有八字,其辭云:“黃絹幼婦外孫蒜臼。”曹公見之不解,而謂德祖:“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說。祖曰:“黃絹,色絲,‘絕’字也。幼婦,少女,‘妙’字也。外孫,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辭’字也。謂‘絕妙好辭。’”曹公笑曰:“實如孤意。”俗云:有智無智,校三十里。此之謂也。
董昭為魏武帝重臣,后失勢。文、明世,入為衛(wèi)尉。乃厚加意于侏儒。正朝大會,侏儒作董衛(wèi)尉啼面,言昔太祖時事,舉坐大笑。明帝悵然不怡,月中,以為司徒。
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駙馬都尉。美姿儀,面絕白,魏文帝疑其著粉。后正夏月,喚來,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隨以朱衣自拭,色轉(zhuǎn)皎潔。帝始信之。
辛恭靜見司馬太傅,問何卿處人?答曰:“西人。”太傅應聲戲之曰:“在西頗見西王母不?”恭靜答曰:“在西乃不見西王母,過東已見東王公。”太傅大愧。
夏侯太初從魏帝拜陵,陪利松柏下。時暴雨霹靂,正中所立之樹,冠冕焦壞。左右睹之皆伏,太初顏色不改。景王欲誅夏侯玄,意未決間,問安平王孚云:“己才足以制之不?”孚云:“昔趙儼葬兒,汝來,半坐迎之。太初后至,一坐悉起。以此方之,恐汝不如。”乃殺之。
王經(jīng)少處貧苦,仕至二千石。其母語云:“汝本寒家兒,仕至二千石,可止也。”經(jīng)不能止。后為尚書,助魏,不忠于晉,被收。流涕辭母曰:“恨昔不從敕,以致今日!”母無戚容,謂曰:“汝為子則孝,為臣則忠,有何負哉?”
劉伶字伯倫。飲酒一石,至酲,復飲五斗。其妻責之,伶曰:“卿可致酒五斗,吾當斷之。”妻如其言。伶咒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石,五斗解醒。婦人之言,慎不可聽。”
嵇中散夜燈火下彈琴,忽有一人,面甚小,斯須轉(zhuǎn)大,遂長丈余。黑單衣,皂帶。嵇視之既熟,吹火滅,曰:“吾恥與魑魅爭光。”
嵇中散夜彈琴,忽有一鬼著械來,嘆其手快,曰:“君一弦不調(diào)。”中散與琴,調(diào)之,聲更清婉。問其名,不對。疑是蔡邕伯喈。伯喈將亡,亦被桎梏。
嵇康素與呂安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來,值康不在。兄喜出迎,安不前,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悟,康至,云:“鳳,凡鳥也。”
陳協(xié)數(shù)日輒進阮步兵酒一壺。后晉文王欲修九龍堰,阮舉協(xié),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
胡母彥國至相州,坐廳事斷官事。爾時三秋中,傍搖扇視事。其兒子先從容顧謂曰:“彥國復何為自貽伊戚?”
鄧艾口吃,常云“艾艾”。宣王曰:“為云‘艾艾’,終是幾艾?”答曰:“譬如‘鳳兮鳳兮’,故作一鳳耳。”
鐘士季常向人道:“吾少年時一紙書,人云是阮步兵書,皆字字生義,既知是吾,不復道也。”
滿奮字武秋,體羸,惡風,侍坐晉武帝,屢顧看云母幌。武帝笑之。或云:“北窗琉璃屏風,實密似疏。”奮有難色。答曰:“臣為吳牛,見月而喘。”或曰是吳質(zhì)侍魏明帝坐。
孟業(yè)為幽州,其人甚肥,或以為千斤。武帝欲稱之,難其大臣,乃作一大秤掛壁。業(yè)入見,武帝曰:“朕欲試自稱,有幾斤。”業(yè)答曰:“陛下正是欲稱臣耳,無煩復勞圣躬。”于是稱業(yè),果得千斤。
諸葛靚字仲思,在吳,于朝堂大會。孫皓問曰:“卿字仲思,為欲何思之?”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陳壽將為國志,謂丁梁州曰:“若可覓千斛米見借,當為尊公為佳傳。”丁不與米,遂以無傳。
蔡洪赴洛,洛中人問之,曰:“人皆以洪筆為鋤耒,以紙札為良田,以玄默為稼穡,以禮義為豐年。”
晉蔡洪赴洛,洛中人問曰:“吳中舊姓何如?”答曰:“吳府君圣朝之盛佐,明時之俊乂;朱永長理物之宏德,清選之高望;嚴仲弼九皋之鴻鵠,空谷之白駒;顧彥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龍章;張威伯歲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陸士龍鴻鵠之徘徊,懸鼓之待槌。此諸君以洪筆為鋤耒,以紙札為良田,以玄墨為稼穡,以義禮為豐年。”
裴秀母是婢。秀年十八,有令望,而嫡母妒,猶令秀母親役。后大集客,秀母下食;眾賓見,并起拜之。答曰:“微賤,豈宜如此?當為小兒故耳。”于是大母乃不敢復役之。
夏少明在東國不知名,聞裴逸民知人,乃裹糧寄載,入洛從之。未至裴家少許,見一人著黃皮褲褶,乘馬將獵。少明問曰:“逸民家若遠?”答曰:“君何以問?”少明曰:“聞其名知人,從會稽來投。”裴曰:“身是逸民,君明可更來。”明往,逸民果知之;又嘉其志局,用為西門侯。于此遂知名。
李陽性游俠,士庶無不傾心。為幽州刺史,當之職。盛暑,一日詣數(shù)百家別,賓客與別,常填門,遂死于幾下。
中朝有人詣王太尉,適王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因往別屋,見季胤、平子。還,謂人曰:“今日之行,舉目皆琳瑯珠玉。”
王夷甫處眾中,如珠玉之在瓦石。
裴令公目王安豐:“眼爛爛如巖下電。”
和嶠諸弟往園中食李,而皆計核責錢;故嶠婦弟王濟伐之也。
劉道真年十六,在門前弄塵,垂鼻涕至胸。洛下年少乘車從門過,曰:“年少甚囗〈土回〉塠。”劉便隨車問:“為惡為善爾?”答以“為善”。劉曰:“令君翁亦囗〈土回〉塠,母亦囗〈土回〉塠。”
劉道真遭亂,自于河側(cè)牽船。見一老嫗采桑逆旅,劉謂之曰:“女子何不調(diào)機利杼,而采桑逆旅?”女答曰:“丈夫何不跨馬揮鞭而牽船乎?”
道真嘗與一人共索袢草中食,見一嫗將二兒過,并青衣。調(diào)之曰:“青羊?qū)筛帷!眿灤鹪唬骸皟韶i共一槽。”
劉道真子婦始入門,遣婢虔。劉聊之甚苦,婢固不從,劉乃下地叩頭,婢懼而從之。明日,語人曰:“手推故是神物,一下而婢服淫。”
賈充問孫皓曰:“何以好剝?nèi)嗣嫫ぃ俊别┰唬骸霸髌漕佒褚病!?
吳主孫皓字孫賓,即鐘之玄孫也。晉伐孫皓,皓降晉,晉武帝封皓為歸命侯。后武帝大會群臣,時皓在座,武帝問皓曰:“朕聞吳人好作汝語,卿試為之。”皓應聲曰:“諾。”因勸帝酒曰:“昔與汝為鄰,今與汝作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座眾皆失色,帝悔不及。
王武子與武帝圍棋,孫皓看。王曰:“孫歸命何以好剝?nèi)嗣嫫ぃ俊别┰唬骸耙姛o禮于其君者,則剝其皮。”乃舉棋局,武子伸腳在局下,故譏之。
王濟,字武子,太原人。又魏舒,字陽元,濟陰人。二人善射,名重當時。并仕晉。
王武子性愛馬,亦甚別之。故杜預道:“王武子有馬癖,和長輿有錢癖。”武帝問杜預:“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
王武子葬,孫子荊哭之甚悲,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靈座曰:“卿常好驢鳴,今為君作驢鳴。”既作,聲似真,賓客皆笑。孫曰:“諸君不死,而令武子死乎?”賓客皆怒。須臾之間,或悲,或怒,或哭。
戴叔鵉母好驢鳴,叔鵉每為驢鳴,以樂其母。
中朝方鎮(zhèn)還,不與元凱共坐。預征吳還,獨榻,不與賓客共也。
洛下少林木,炭止如粟狀。羊琇驕豪,乃搗小炭為屑,以物和之,作獸形。后何、呂之徒共集,乃以溫酒。火爇既,猛獸皆開口向人,赫然。諸豪相矜,皆服而效之。
羊稚舒冬月釀酒,令人抱甕暖之。須臾,復易其人。酒既速成,味仍喜美。其驕豪皆此類。
劉寔詣石崇,如廁。見有絳紗帳大床,茵蓐甚麗,兩婢持錦香囊。寔遽反走,即謂崇曰:“向誤入卿室內(nèi)。”崇曰:“是廁耳。”寔更往,向兩守廁婢所進錦囊實籌。良久不得,便行出。謂崇曰:“貧士不得如此廁。”乃如他廁。
石崇廁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佳麗藻飾,置甲煎沈香,無不畢備。又與新衣,客多羞不能著。王敦為將軍,年少,往,脫故衣,著新衣,氣色傲然。群婢謂曰:“此客必能作賊。”
石崇恒冬月得韭齏,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王愷乃密貨帳下都督,問所以。云是搗韭根,雜以麥苗耳。豆難煮,豫作熟豆,以白粥投之。
石崇與王愷爭豪,窮極綺麗,以飾車服。晉武帝,愷甥也,每助愷,以珊瑚高三尺許,枝柯扶疏,世間罕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瓦碎。愷聲色俱厲,崇曰:“此不足恨。”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愷悵然自失。
潘、石同刑東市。石謂潘曰:“天下殺英雄,卿復何為爾?”潘曰:“俊士填溝壑,余波來及人。”
潘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張孟陽至丑,每行,小兒以瓦石投之,亦滿車。
士衡在坐,安仁來,陸便起去。潘曰:“清風至,塵飛揚。”陸應聲答曰:“眾鳥集,鳳皇翔。”
陸士衡在洛,夏月忽思竹筱飲,語劉寔曰:“吾鄉(xiāng)曲之思轉(zhuǎn)深,今欲東歸,恐無復相見理。”言此已,復生三嘆。
陸士衡為河北都督,已被間構(gòu),內(nèi)懷憂懣,聞眾軍警角鼓吹,謂其司馬孫掾曰:“我今聞此,不如華亭鶴唳。”
宋岱為青州刺史,禁淫祀,著《無鬼論》甚精,莫能屈。后有一書生葛巾修刺詣岱,與談論次,及《無鬼》論,書生乃振衣而去曰:“君絕我輩血食二十余年,君有青牛髯奴,所以未得相困耳。奴已叛,牛已死,今日得相制矣。”言絕而失。明日而岱亡。
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閣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見見日,不見長安。”
晉明帝年少不倫,常微行。詔喚人以衣幘迎之,涉水過,衣幘悉濕。元帝已不重明帝,忽復有此,以為無不廢理。既入,幘不正,元帝自為正之,明帝大喜。
晉成帝時,庾后臨朝。諸庾誅南頓王宗,帝問:“南頓何在?”答曰:“黨峻作亂,已誅。”帝知非黨,曰:“言舅作賊,當復云何?”庾后以牙尺打帝頭云:“兒何以作爾語?”帝無言,惟張目熟視,諸庾甚懼。
初,溫嶠奉使勸進,晉王大集賓客見之。溫公始入,姿形甚陋,合坐盡驚。既坐,陳說九服分崩,皇室弛絕,晉王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無主,聞者莫不踴躍,植發(fā)穿冠。王丞相深相付托。溫公既見丞相,便游樂不往,曰:“既見管仲,天下事無復憂。”
鐘雅語祖士言:“我汝潁之士,利如錐;卿燕代之士,鈍如槌。”祖曰:“以我鈍槌,打爾利錐。”鐘曰:自有神錐,不可得打。”祖曰:“既有神錐,必有神槌。”鐘遂屈。
庾公道:“王眉子非唯事事勝于人,布置須眉,亦勝人。我輩皆出其轅下。”
王平子從荊州下,大將軍因欲殺之。而平子左右有二十人,甚健,皆持鐵楯馬鞭。平子恒持玉枕,以此未得發(fā)。大將軍乃犒荊州文武,二十人積飲食,皆不能動。乃借平子玉枕,便持下床。平子手引大將軍,帶絕。與力士斗甚苦,乃得上屋。上久許而死。
顧和為揚州從事,月旦當朝,未入,停車州門外。周侯飲酒已醉,著白袷,憑兩人來詣丞相。歷和車邊,和先在車中覓虱,夷然不動。周始遙見,過去行數(shù)步,復又還。指顧心問曰:“此中何所有?”顧擇虱不輟,徐徐應曰:“此中最是難測地。”
周伯仁過江恒醉,止有姊喪三日醒,姑喪三日醒,大損資望。每醉,諸公常共屯守。
周伯仁在中朝,能飲一斛酒;過江日醉,然未嘗飲一斛,以無其對也。后有舊對忽從北來,相得欣然。乃出二斛酒共飲之。既醉,伯仁得睡。睡覺,問共飲者何在?曰:“西廂。”問:“得轉(zhuǎn)不?”答:“不得轉(zhuǎn)。”伯仁曰:“異事!”使視之,脅腐而死。
周伯仁被收,經(jīng)太廟,大喚宗廟之靈。以矟刺落地,罵曰:“王敦,小子也。”
庾公乘馬有的盧,殷浩勸公賣馬,庾云:“賣之,必有買者,即復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為后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
庾公欲伐王公,先書與郗公曰:“老賤賊專欲辀張,殿中將軍舊用才學之士,以廣視聽,而頃悉用面墻之人也。是欲蔽主之明。便欲勒數(shù)州之眾,以除君側(cè)之惡。今年之舉,蔑不濟矣。”
殷浩于佛經(jīng)有所不了,故遣人迎林公。林乃虛懷欲往,王右軍駐之曰:“深源思致淵富,既未易為敵。且己所不解,上人未必能通;縱復服從,亦名不益高。若佻脫不合,便喪十年所保。可不須往。”林公亦以為然,遂止。
大將軍王敦尚武帝女。此主特所重愛,遣送王,倍諸主。主既亡,人就王乞;始猶分物與之,后乞者多,遂指庫屋數(shù)間以施。
譙王承作相州,過大將軍曰:“卿才堪廊廟,自無間外。”
王大將軍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莫年,壯心不已。”便以如意擊珊瑚唾壺,壺盡缺。
晉王敦與世儒議下都,世儒以朝廷無亂,且唱兵始,自古所難,諫諍甚苦。處仲変色曰:“吾過蒙恩遇,受任南夏。卿自同奸邪,阻遏義舉,王法焉得相私!”因目左右令進。世儒正色曰:“君昔歲害兄,今又殺弟;自古多士,豈有如此舉動!”言畢流涕,敦意乃止。
大將軍、丞相諸人在此時,閉戶共為謀身之計。王曠世宏來,在戶外,諸人不容之;曠乃剔壁窺之,曰:“天下大亂,諸君欲何所圖謀?”將欲告官。遽而納之,遂建江左之策。
大將軍收周侯,至石頭,坐南門石盤上。將戮之,送己褥與周。
大將軍刑周伯仁,以步障繞之。經(jīng)日,已具。王曰:“周伯仁子弟疾,何以不知取其翁尸?”周家然后收之。
簡文帝為撫軍時,所坐床上,塵不令左右拂,見鼠行之跡,視以為佳。參軍見鼠白日行,以手版打殺之。意不悅,門下起彈,辭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懷;今復以鼠損人,無乃不可乎?”
許玄度出都,詣劉真長,先不識,至便造之,一面留連。標列貴略無造謁,遂九日十一詣之。許語曰:“卿為不去,家將成輕薄京尹。”
許玄度將弟出都婚,諸人聞玄度弟,朝野欽遲之。既見,乃甚癡,便欲嘲弄之。玄度為之解紛,諸人遂不能犯。真長嘆曰:“許玄度為弟婚,施十重鐵步障也。””
劉道生與真長言,一時有名譽者皆宗真長。
仲祖語真長曰:“卿近大進。”劉曰:“卿仰看邪?”王問:“何意?”劉曰:“不爾,何由測天之高也!”
利真長與桓宣武共聽講《禮記》,桓公云:“時有入心處,便咫尺玄門。”
劉尹見桓公每嬉戲,必取勝,謂曰:“卿乃爾好利,何不焦頭。”
宣武征還,劉尹數(shù)十里迎之。桓都不語,直云:“垂長衣,談清言,竟是誰功?”劉答曰:“晉德靈長,功豈在爾?”
劉真長始見王丞相,王公不與語。時大熱,以腹熨石局,曰:“何乃渹?”劉既出,人問:“見王公如何?”真長云:“丞相何奇,止能作吳語及細唾也。”
劉真長與丞相不相得,每曰:“阿奴比丞相條達清長。”
劉真長病積時,公主毀悴。將終,喚主。主既見其如此,乃舉手指之云:“君危篤,何以自修飾?”劉便牽被覆面,背之不忍視。
孔坦為侍中,密啟成帝不宜往拜曹夫人。丞相聞之曰:“王茂弘駑疴耳!若卞望之之巖巖,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峰距,當敢爾不?”
蘇峻新平,溫、庾諸公以朝庭初復,京兆宜得望實。唯孔君平可以處之。孔固辭,二公逼諭甚苦。孔敖然曰:“先帝大漸,卿輩身侍御床,口行詔令;孔坦爾時正瑣臣耳,何與國家事?不可今日喪亂,而猥見逼迫。吾俎豆上腐肉,任人截割邪?”庾愧不能答。
孔君平病困,庾司空為會稽,省之。聞訊甚至,為之流涕。
孔慨然曰:“丈夫?qū)⒔K不問安國寧家之術,而反作兒女相問?”庾聞,回還謝之,請其語言。
陶侃字士行,丹陽人也。鄱陽孝廉范逵宿侃舍,侃家貧,母為截發(fā)為髲待之;無薪,伐屋柱炊飯。斬薦以供馬。逵感之,乃為侃立聲譽,于是顯名。侃仕至大將軍。晉時人。
陶太尉既作廣州,優(yōu)游無事。常朝自運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nèi)。人問之,陶曰:“吾方致力中原,恐為爾優(yōu)游,不復堪事。”
康法暢造庾公,捉麈尾至彼。公曰:“麈尾過麗,何以得在?”答曰:“廉者不求,貪者不與,故得在耳。”
庾翼為荊州都督,以毛扇上成帝。帝疑是故物,侍中劉劭曰:“柏梁云構(gòu),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夔、牙先聆其音;翼之上扇,以好不以新。”稚恭聞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王蒙為諸人談,有時或排擯高禿,以如意注林公云:“阿柱,汝憶搖櫓時不?”阿柱乃林公小名。
諸人嘗要阮光祿共詣林公。阮曰:“欲聞其言,惡見其面。”
林公云:“文度著膩顏,挾《左傳》,逐鄭康成,自為高足弟子。篤而論之,不離塵垢囊也。”
謝興在中朝,恒游宴,還家甚少。過江,不復宿行。后一宿行,家遣之,乃自嘆曰:“不復作樂,曰分在朝,與阮千里總章重聽,一典六曰亡歸,今一宿行而家業(yè)紙也。”
謝尚字仁祖,酒后為鸜鵒舞,一座傾笑。
謝鎮(zhèn)西著紫羅襦,乃據(jù)胡床,在大市佛圖門樓上,彈琵琶,作《大道曲》。
謝公云:“小時在殿廷,會見丞相,便覺清風來拂人。”
謝安謂裴啟云:“乃可不惡,何得為復飲酒。”
謝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馬,略其玄黃,取其俊逸。
謝太傅問諸子侄曰:“子弟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其生于庭階也。”
有人詣謝公,別,謝公流涕,人了不悲。既去,左右曰:“客殊自密云。”謝公曰:“非徒密云,乃自旱雷。”
羊驎因酒醉,撫謝左軍謂太傅曰:“此家詎復鎮(zhèn)西?”太傅曰:“汝阿見子敬,便沐浴為論兄輩。”
太傅府有三才:裴邈清才,潘陽仲大才,劉慶孫長才。
王太保作荊州,有二兒亡。一兒欲還葬舊塋,一兒欲留葬。太保乃垂涕曰:“念故鄉(xiāng),仁也;不戀本土,達也;唯仁與達,吾二子其有焉。”
雷有寵,生恬、洽。
蘇峻新平,帑藏空,猶余數(shù)千端粗練。王公謂諸公曰:“國家凋敝,貢御不致。但恐賣練不售,吾當與諸賢各制練服之。”月日間,賣遂大售,端至一金。
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shù)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悅色。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名颙,時官在都,預王公坐,及數(shù)胡人為未洽。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君出臨海,便無復人。”任大喜悅。因過胡人前,彈指云:“蘭阇蘭阇!”群胡同笑,四座并歡。
丞相拜司空,諸葛道民在公坐。指冠冕曰:“君當復著此乎?”
明帝函封與庾公信,誤致與王公。王公開詔,末云:“勿使冶城公知。”導既視表,答曰:“伏讀明詔,似不在臣;臣開臣閉,無有見者。”明帝甚愧,數(shù)月不能出見王公。
何公為揚州,有葬親者,乞數(shù)萬錢,而帳下無有。揚州常有糲米,以賑孤寡,乃有萬余斛。虞存為治中,面見,道:“帳下空素,求糶此米。”何公曰:“何次道義不與孤寡爭粒。”
阮米祿聞何次道為宰相,嘆曰:“我當何處生活?”
王仲祖有好儀形,每覽鏡自照曰:“王文開那生如馨兒?”時人謂之達也。又酷貧,帽敗,自以形美,乃入帽肆,就帽嫗戲,乃得新帽。
王仲祖病,劉真長為稱藥,荀令則為量水矣。
桓宣武外甥,恒在坐鼓琵琶。宣武醉后,指琵琶曰:“名士固亦操斯器。”
桓宣武性儉,著故裈,上馬不調(diào),裈敗,五形遂露。
桓宣武與殷、劉談,不知其不堪。喚左右取黃皮褲褶,上馬持矟數(shù)回,或向劉,或擬殷,意氣始得雄王。
桓溫自以雄姿風氣,是司馬宣王、劉越石一輩器。有以比王大將軍者,意大不平。征苻健還,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是劉越石妓女。一見溫入,潸然而泣。溫問其故,答曰:“官家甚似劉司空。”溫大悅,即出外修整衣冠,又入,呼問:“我何處似司空?”婢答曰:“眼甚似,恨小;面甚似,恨薄;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宣武于是弛冠解帶,不覺昏然而睡,不怡者數(shù)日。
羅含在桓宣武坐,人介與他人相識,含正容曰:“所識已多,不煩復爾。”
袁真為監(jiān)軍,范玄平作吏部尚書。一坐語袁:“卿此選還不失護軍。”袁曰:“卿何事人中作市井?”
丞相嘗曰:“堅石挈腳枕、琵琶,故自有天際想。”
劉承允少有淹雅之度,王、庾、溫公皆素與周旋。聞其至,共載看之。劉倚被囊,了不與王公言,神味亦不相酬。俄頃賓退,王、庾甚怪此意,未能解,溫曰:“承允好賄,新下必有珍寶。當有市井事。”令人視之,果見向囊皆珍玩,正與胡父諧賈。
謝萬就安乞裘,云畏寒。答曰:“君妄語。正欲以為豪具耳!若畏寒,無復勝綿者。”以三千綿與謝。
王藍田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投于地。
王藍田少有癡稱,王丞相以門第辟之。既見,他無所問,問來時米幾價?藍田不答,直張目視王公。王公云:“王掾不癡,何以云癡?”
王藍田作會稽,外自請諱,答曰:“惟祖惟考,四海所知,過此無所復諱。”
孫興公作永嘉郡,郡人甚輕之。桓公后遣傳教,令作《敬夫人碑》,郡人云:“故當有才!不爾,桓公那得令作碑?”于此重之。
褚公與孫綽游曲阿后湖,狂風忽起,航欲傾。褚公已醉,乃曰:“此舫人皆無可以招天譴者,唯興公多塵滓,正當以厭天欲耳。”便欲捉擲水中。孫遽無計,唯大啼曰:“季野,卿念我!”
王太尉問孫興公曰:“郭象何如人?”答曰:“其辭清雅,奕奕有余,吐章陳文,如懸河瀉水,注而不遏。”
王長史語林道人曰:“真長可謂金石滿堂。”林公以語孫興公。興公曰:“語不得爾,選擇正可得少碎珠耳。”
晉孝武好與虞嘯父飲酒,不醉不出。后臨出拜,殆不復能起。帝呼人上殿扶虞侍中。嘯父答曰:“臣位未及扶,醉未及亂,非分之賜。所不敢當。”帝美之,敕左右疏取其語。于是為風俗。人相嘲調(diào),輒云:“好語疏取。”
毛伯成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蒲芬艾榮。”
王中郎以圍棋為手談,故其在哀制中,祥后客來,方幅會戲。
桓野王善解音,晉孝武祖宴西堂,樂闋酒闌,將詔桓野王箏歌。野王辭以須笛,于是詔其吹笛奴碩,賜姓曰張,加四品將軍,引使上殿。張碩意氣激揚,吹破三笛,末取睹腳笛,然后乃理調(diào)成曲。
晉孝武祖宴西堂,詔桓子野彈箏,桓乃撫箏而歌怨詩。悲厲之響,一堂流涕。
向世闈歌桓子野一聞而洞歌。
張湛好于齋前種松柏,養(yǎng)鴝鵒。袁山松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時人謂:“張屋下陳尸,袁道上行殯。”
殯有人目杜弘治標解甚清令,初若熙,怡容無韻,盛德之風,可樂詠也。
王敬仁有異才,時賢皆重之。王右軍在郡迎敬仁,叔仁輒同車,常惡其遲。后以馬迎敬仁,雖復風雨,亦不以車也。
右軍年十三,嘗謁周顗。時絕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
王右軍少嘗患癲,一二年輒發(fā)動。后答許掾詩,忽復惡中,得二十字云:“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清泠澗下瀨,歷落松竹林。”既醒,左右誦之。讀竟,乃嘆曰:“癲,何預盛德事邪?”
王右軍目杜弘治,嘆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王右軍為會稽令,謝公就乞箋紙。檢校庫中,有九萬枚,悉以付之。桓宣武曰:“逸少不節(jié)。”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王子猷居山陰,大雪夜,眠覺。開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輕船就戴,經(jīng)宿方。既造門,不前便返。人問其故,曰:“吾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王子敬在齋中臥,偷入齋取物幞裝,一室之內(nèi),略無不盡。子敬臥而不動,偷遂復登廚,欲有所覓。子敬因呼曰:“偷兒,石漆青氈是我家舊物,可特置不?”于是群賊始知其不眠,悉置物驚走。
王子敬疾篤,兄弟勸令首罪。答曰:“無所應首,唯遣郗家女,以為恨。”
殷洪喬作豫章郡守,臨去,郡下人因附書百余函。至石頭,悉擲水中。因咒之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達書郵。”
殷公北征,朝士出送之,軍容甚盛,儀止可覌。陳說經(jīng)略攻取之宜,眾皆謂必能平中原。將別,忽馳逞才,自盤馬,遂墜地。士以是知其必敗。
桓玄不立忌日,止立忌時。每至日,弦歌不廢。
桓玄字信乃,沛國龍亢人也。晉時為部公,與荊州刺史殷仲堪語次,二人遂相為嘲。玄曰:“火燎平原無遺燎。”堪曰:“投魚深泉放飛鳥。”次復危言,玄曰:“矛頭淅米劍頭炊,百歲老翁攀枯枝。”堪曰:“井上轆轤臥小兒。”晉末安帝時人。
祖約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并常自經(jīng)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詣祖,見料視財物,客至,并當不盡,余兩小囗〈莆上皿下〉,以置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正見自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甚閑暢,于是勝負始分也。
范啟云:“韓康伯似肉鴨。”
任元褒為光祿勛,孫翊往詣之,見門吏憑幾視之,孫入語任曰:“吏憑幾對客,不為禮。”任便推之。吏答曰:“得罰體痛,以橫木扶持,非憑幾也。”任曰:“直木橫施,植其兩足,便為憑幾。何必孤鵠蟠膝曲木抱要也。”
范信能啖梅,人常致一斛奩,留信食之,須臾而盡。
王東亭作《經(jīng)王公酒壚下賦》。
諸阮以大盆盛酒,木杓數(shù)枚也。
董仲道常在客宿,與王孫隔共,語同行人曰:“此人行必為亂。”后果為亂階。
賢者國之紀,人之望,自古帝王皆以之安危。故《書》曰:“惟后非賢不乂,惟賢非后不食。”昔者周公體大圣之德,而勤于吐握,由是天下之士爭歸之。向使周公驕而且吝,士亦當高翔遠去,所至寡矣。
淮北滎南河濟之間,有千樹梨,其人與千戶侯等。
大夫向囗〈門外詹內(nèi)〉而立。
報至尊。
魏張魯有十子,時人語曰:“張氏十龍,儒雅溫恭。”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guī)腿怂懔巳蚊螅x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龍族(1-4合集)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成何體統(tǒng)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tǒng)》原著)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zhuǎn)到后一刻!穿進網(wǎng)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jīng)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jié)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