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臺灣縣儒學訓導

  • 臺灣采訪冊
  • 佚名
  • 2776字
  • 2015-12-27 00:34:00

何澤可(…澤廩貢,乾隆三十年…月任)。

董尚猷(崇安廩貢,三十五年四月任)。

李振漢(福州歲貢,失考)。

黃梅(龍溪拔貢,三十八年四月任)。

孫芳時(永春舉人,四十一年九月任)。

張克綏(晉江解元,四十四年十二月任)。

邱玉軒(寧化廩貢,四十九年閏三月任)。

陳鴻猷(永安拔貢,五十一年十一月任)。

蘇調羹(德化舉人,五十五年三月任)。

謝云龍(嘉義學訓導,五十六年兼署)。

蘇調羹(德化縣人,舉人,五十七年回任,是年四月丁憂)。

柯其暉(莆田縣人,舉人,府學訓導,五十七年閏四月兼署)。

蔡光邦(漳浦舉人,五十八年八月任)。

盧應鵬(永定廩貢,嘉慶四年二月任)。

黃對揚(龍溪舉人,八年二月任,以軍功升廣西來賓知縣)。

傅呂(……舉人,十一年十二月任)。

曾鼎元(同安舉人,十五年九月任)。

吳鎮(崇安縣人,廩貢,十六年十二月署)。

林得震(見上,十八年三月任)。

白奇馨(永春廩貢,十八年十月任)。

張鳳翔(連江縣人,舉人,十九年三月任)。

林得震(見上,二十年二月兼署)。

石亦琮(福州舉人,二十年十一月任)。

謝代塤(見上,二十四年四月署任)。

王承緯(見上,道光元年二月任)。

謝代塤(見上,四年三月署任)。

林廣顯(龍溪舉人,四年八月任,五年七月任鳳山,兼署諭訓)。

李開(見上,五年七月兼署)。

林廣顯(見上,六年三月回任,五月病故)。

林早春(建寧舉人,六年六月以府學訓導兼署)。

劉烈(邵武舉人,七年五月現任)。

(道光九年十二月初十日陳國瑛采)

諸羅縣學教諭

劉松(邵武人,乾隆丙子舉人,辛已明通(?),二十九年由德化教諭調補,……二月到任,三十三年俸滿,推升廣西直隸郁林州博白縣知縣)。

鳳山縣學訓導

饒焯(邵武人,廩貢,乾隆三十四年,由福寧府霞浦縣訓導調補,三十七年俸滿,推升廣西潯州府經歷)。

葉中丞傳

愛鎮軍傳

薛邑侯傳

葉中丞傳

葉世倬、健庵,江南上元人。以甲午鄉舉,授四川長寧令。多行善政,累擢閩省延建邵道。嘉慶二十五年,調任臺灣巡道。甫下車,值苦旱,祈禱即雨,民咸佩之。是歲,主科試事,謹關防,嚴甄別,所得士絕少夤緣之弊。課海東書院,必親臨講藝,增課期,加賞錢,殷殷教導,視諸生如子弟輩。時復重刊朱子小學,統郡士而勵以必讀。見圣廟書籍殘缺,購置多部以補之。其為留心圣道、振興文教如此者。日勞政績,夜常徒步出署,察訪民情,無在不以正人心、厚風俗為兢兢。至作治臺議上兩院:一曰官宜久任,二曰嚴行保甲,三曰招徠生番,四曰募兵本地,五曰籌備積貯,六曰分設船廠,原原本本,俱昭經濟。上憲韙之,尋遷江西按察使,未卸篆,聞報北路巨盜搶掠糾眾,漸逼郡垣,世倬獨毅然往捕。時則輕輿減從,行至四十里,從容籌度,分路防御。盜聞風解散,不數日首惡就擒,地方安謐。是所謂不威自畏也。旋授山西布政使,遷福建巡撫,兼署閩浙總制。奉旨以原品囗籍,卒于家。(黃本淵擬)

愛鎮軍傳

愛新泰,滿州正白旗人。由健銳營前鋒出師金川累升。嘉慶四年奉命鎮守臺澎。素歷行陣,具有將略。五年春,嘉義鹽水港逆匪陳錫宗、胡杜猴、王珠(即檨仔珠)、陳水(即鐵扁挑)等糾眾謀為不軌,攻汛毀署,戕害巡檢姜文炳。報至,公與道府會議,留遇觀察守郡城,親自帶兵與吳太守星夜馳往剿捕。甫過曾文溪墘,有賊伏在林投樹中,窺伺鎮軍將至,持械躍出,殺傷公跟人者。公奮然揮兵開槍擊斃其賊,長驅直抵鹽水港,與賊遇。時值狂風大作,賊眾乘風拋擲沙包灰礶,我師不能前進。公望空祈禱,風遂止息,始得列陣,前開一炮,正中當先執旗賊目,翻仆倒地,并斃余賊無數。賊眾大潰,紛紛逃竄,兵勇奮力追殺,生擒者亦復不少。就于軍前審辦,正法梟示,得犯供,始知炮斃賊目即逆首陳錫宗也。且悉該逆等有勾結郡城及南路奸民林阿水、三己六等,欲為響應。馳書觀察,就郡選差干役飭營撥兵按名獲究,不閱月而賊目、余黨悉皆就擒,克期奏凱。嗣是而蔡牽、朱濆等幫匪船屢次竄臺,忽而鹿耳門口,忽而滬尾、雞籠,忽而鹿港、王功,忽而鳳屬之東港、旗后各洋面,游奕寄椗。又有艇匪黃勝長幫囗囗鹿港口。公皆不辭勞瘁,商同道府,督飭協營,南北奔馳囗御囗,或擊破盜艘,奪獲器械,或生擒賊伙,拿獲接濟奸民,均皆隨時奏辦。中間復有嘉屬匪徒白啟、郭定等,結會滋事。公亦會商文武,立時撲滅之。而蔡牽一幫匪船,在洋肆劫日久,匪目多,黨羽眾,糧食足,炮械備,遂有窺伺臺灣之意;不惜重貲,結連山匪,于十年十一月,先擾滬尾,戕署都司陳廷梅。公聞報,即同馬太守提兵北援,蔡牽已遣其黨伙徑至鳳山,或由東港、或由旗后港,而鳳山賊囗淮泗等應之。慶觀察令臺防錢同知與營弁帶領兵勇屯番往援。蔡牽全幫匪船即于是月二十四日入鹿耳門口。公途中得信,慮郡兵軍薄,留馬太守守嘉邑,馳歸與觀察囗囗囗囗。是南北陸匪遍起,道路不通,鳳山城失守,縣令吳兆麟遇害。而南之賊目陳棒,率眾屯桶盤棧。北之賊目周添壽等,屯洲仔尾,與匪船登陸之老板頭目并囗起船中錢銀炮械,于此以散給響應陸匪,令其間日輪攻郡城八門囗安平汕尾囗。公以標下囗備囗兵,除撥援南北兩路并水陸布置而外,無可調遣。囗囗囗囗而囗戒備,擒內應,拿謠言,定民志,一面檄召先經派囗囗囗之吉游戎,帶兵回郡,以壯軍威,而備戰守。時與義民出城擊賊。尋會浙閩水師提督李,統舟師至,困蔡牽于囗囗囗囗囗囗,議用火攻。令澎湖副將王得祿、安平千總王贊,駕小船由內港縱焚逆艘,頗稱勝焉。因而會約夾攻洲仔尾水陸大賊巢,克之。遂乘勝破桶盤棧,哨捕中路大穆降敗逃賊匪。公與吉游戎皆親冒矢石,身先士卒焉。公仍復率將驅兵克復鳳山城。旋欽差大臣廣州將軍賽統軍渡臺,蕩平余匪,事定論功,恩加提督銜,賞云騎尉世職。后以朱濆幫匪船竄泊噶瑪蘭之蘇澳港,公奉檄駐札滬尾要轄,竟以勞卒于軍營。(蔡國香撰)

薛邑侯傳

薛志亮,囗耘廬,江蘇江陰人。乾隆癸丑進士。嘉慶八年,以才干知臺邑。平日居官砥礪廉隅,聽政秉公勤慎,深得民心。十年冬,逆牽竄臺,勾結陸匪,先擾雞籠,戕官焚汛。繼至鳳邑,攻城陷縣。嘉、彰兩邑亦為之騷動。甚至沖入臺口,圍迫郡垣。鎮軍與太守命將帶兵,南北奔馳,水陸堵捕,郡兵未免單薄。奉觀察命,傳集紳士,議守御策。城市居民,素感善政,咸皆踴躍,盡舉義旗。頃刻間,城廂內外,得鄉勇數千,日則隨軍擊賊,夜則登城戍守。復勸諭郊商,就于郡西靠海一帶,南自下林仔,北至布埔,遍植木柵,以為外護。得通鹿耳門安平軍情信息及省廈文報。因之,內應擒,謠言止,民志賴以安,軍威賴以壯,內營大兵未到,遂得與李提軍舟師會約,攻破洲仔尾賊巢,乘勢攻克桶盤棧賊寨,逆艘突圍奔竄,愛鎮軍遂長驅進征,南路克復鳳山縣城。嗣是大憲抵臺,蕩平余匪,論功奏獎,恩加知州銜。尋護臺防同知。念邑志歷年已久,恐多缺漏,爰集儒紳,延學諭謝、鄭二公,相與采輯,而纂修之。不數月,志書告成。時公已擢鹿港理番。旋復移署淡防。所至政績,均有可觀。未幾,竟以疾終于淡水官署。聞者莫不淚下。至今一邑三廳,民番商賈猶詠甘棠而志愛焉。(蔡國香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韶关市| 新闻| 四川省| 成武县| 汉川市| 楚雄市| 石屏县| 岳普湖县| 凤翔县| 南投县| 海南省| 星子县| 永丰县| 黄浦区| 陵川县| 黔南| 台中市| 邳州市| 龙山县| 崇州市| 宁明县| 怀安县| 台东县| 衡阳县| 盐亭县| 泰兴市| 九龙城区| 湄潭县| 宜阳县| 福州市| 肇庆市| 文成县| 天等县| 吕梁市| 池州市| 阿尔山市| 益阳市| 城口县| 肃南| 清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