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 臺案匯錄乙集
- 佚名
- 4495字
- 2015-12-27 00:19:25
乾隆五十六年九月十九日題,十月二十七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疏稱:福建臺灣鎮標右營守備邵定國所遺員缺,接準部咨,系陸路題調之缺,行文揀選調補。臣詳加揀選,查亙福寧鎮標右營守備林國升,弓馬嫻熟,操防勤慎,以之調補臺灣鎮標右營守備,于海疆營伍有益等因具題前來。查福建臺灣鎮標右營守備系陸路題調之缺,林國升現任福寧鎮標右營守備,任內并無事故,調補守備與例相符。該督既稱該員弓馬嫻熟,操防勤慎,以之調補臺灣鎮標右營守備,于海疆營伍有益等語,應如所請,林國升準其調補福建臺灣鎮標右營守備。該員系對品調補,毋庸送部。恭候命下,臣部換給札付,令其任事。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領文淵閣事管理兵部兵部刑部戶部三庫事務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掌翰林院事兼管鑲黃旗滿洲都統誠謀英勇公臣阿桂、經筵講官兵部尚書正藍旗滿洲都統署正白旗蒙古都統臣慶桂、理藩院左侍郎兼署左侍郎鑲白旗滿洲副都統臣諾穆親、左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清字經館提調臣趙囗〈金英〉、右侍郎臣和琳、經筵講官吏部左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臣金士松、武選清吏司掌印郎中臣博慶、郎中臣周元鼎、員外郎臣玉岱、員外郎臣富森阿、員外郎臣張丙震、主事臣富綸布、主事臣徐逢豫、候補主事臣王觀、額外主事臣熊之書、額外主事臣王育琮、七品京官臣何錚。
旨:林國升依議調補,余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五三頁。
二八五、兵部「為內閣抄出福建提督哈當阿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內閣抄出福建提督哈當阿奏前事一折,除行文完結外,相應抄單移會貴處查銷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七年正月二十二日。
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十六日,內閣抄出奴才哈當阿跪奏為恭報在臺灣途次接印及到郡日期,并地方安靜情形、仰祈圣鑒事:竊奴才仰蒙恩命,調補福建水師提督兼管臺灣鎮總兵印務,當經恭折叩謝天恩。續于十一月初七日,在泉州交卸陸路提督印信,正在拜本間,接據水師中軍參將稟報,都統臣奎林已抵廈門,奴才經將俟奎林過泉州面詢一切,即由蚶江配渡緣由,于本內聲明恭請對鑒在案。嗣奎林于初八日到泉州,奴才問明臺灣現在情形后,即于初九日起程登舟候風,于十六日放洋,十八日未刻到鹿仔港進口,當即起程赴郡。二十日巳刻,在嘉義縣屬下加苳地方,據中軍游擊潘國材赍送奎林封交欽頒臺灣總兵印信前來,奴才當將印信啟封接受。茲于二十一日午刻抵郡任事。沿送經過地方,察看情形,均屬安靜。所有一切應辦事件,現與臺灣道楊廷理趕緊察明具奏。伏念奴才駑質庸材,膺茲重任,惟有殫心竭力,諸事仿照奎林辦理,不敢稍存懈忽,以期仰報皇上綏靜海疆、整飭戎行至意。除恭疏具題外,所有奴才在途接印及到郡任事日期并地方安靜各緣由,理合乘奏事之便,恭折奏聞,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十四日奉朱批:一切如奎林實力勉為之,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戊編第九本八五五頁。
二八六、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本
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鹽課臣覺羅伍拉納謹題為欽奉等事:竊照福建陸路提標后營守備員缺,先經將軍公臣福康安在臺灣以漳州城守營左哨千總沈勇云剿匪出力,奏請升補。嗣準部咨,該具有降級留任之案,升補守備與例未符,但系軍營打仗出力之員,與尋常保題者不同,請旨可否將沈勇云準其升署福建陸路提標后營守備之處,恭候欽定。如蒙俞允,給與署札,令其任事,仍俟事故開復之日,再行題請實授。該員系回任候推之員,毋庸調取引見等因。于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十一日奉旨:張無咎等準其升署,余依議,欽此等因,轉行遵照去后。茲據陸路提標后營游擊李殿鱉呈:據署守備沈勇云呈稱:竊署守備于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十二日領授升署札付任事在案,乾隆五十五年恭逢皇上八旬萬壽,欽奉恩詔,內外文武官員有因公罣誤降革留任,準其呈請開復,欽此欽遵。業經造具履歷,詳請開復,奉準部覆,守備沈勇云因盜案降一級留任限緝,系屬虛降虛革,并非議結之案,毋庸開復。至因林四被盜肆參降一級留任一案,又開報職名逾限降二級留任一案,俱系因公罣誤,事在恩旨以前,應遵旨準其開復等因。奉此,理合備造履歷,呈請實授等情。并準陸路提督臣瑪爾洪阿咨同前因各到臣。覆查升署陸路提標后營守備沈勇云前任事故,既經開復,似應準其實授。茲準據咨報前來,相應恭疏題請,準予實授,換給札付。除履歷送部外,臣謹會同福建陸路提督臣瑪爾洪阿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為此具本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下缺)
旨:該部議奏。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五五頁。
二八七、兵部「為兵科抄出本部議覆閩浙總督覺羅伍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武選司案呈,兵科抄出本部議覆閩浙總督覺羅伍奏前事一案,除行文外,相應抄單移會貴處查銷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日。
議得閩浙總督覺羅伍奏稱:福建臺灣水師副將孫全謀升補總兵遺缺,推準部咨,系水師題調之缺,行文查辦等因。臣查閱省內地水師副將僅止閩安一缺,甫經以臣標水師營參將陳上高升補,應于內地水師參將內揀選升用。惟查有烽火門參將許廷桂,才明技練,囗暢舟師,以之升補臺灣水師副將,洵于海外營伍有益。惟歷俸未滿一年,與例稍有未符,俟扣滿年限,另請實授等因,具奏前來。查福建臺灣水師副將系水師題調之缺,如無可調之員,向準于現任參將內揀選題補。查參將許廷桂現有黃盛萬、黃金定在洋被劫二案開報聯名逾限各降一級留任,升署副將與例不符,應毋庸議等因。于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九日題,本月十一日奉旨依議,欽此。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五六頁。
二八八、兵部「為內閣抄出閩督伍奏」移會
兵部為移會事:職方司案呈,內閣抄出閩督伍奏前事一折,相應抄單移會貴房查照銷案可也。須至移會者。計抄單一紙。右移會稽察房。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日。
閩督伍跪奏為甄別年滿千總、遵例匯奏事:竊照各營千總六年俸滿及閩省臺灣澎湖千總三年俸滿,例應分別保送、留任、勒休,于年底匯折奏聞;其已經六年者下次改為三年甄別一次,奉行在案。茲乾隆五十八年分閩、浙二省年滿千總,均經臣先后考驗,分別保送、留任、斥革咨部;其未甄別之千總,凡有不守官箴、衰庸廢弛者,亦俱隨時降革。查本年福建省留任者四員,休退斥革者十員,浙江省留任候升候推者四員,勒休斥革者六員。臣仍不時留心察驗,如有弓馬生疏、操防怠惰之弁,即據實分別參革,斷不敢稍事姑容,致滋玩誤。今屆年底匯奏之期,理合遵例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鑒,敕部查核施行。謹奏。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朱批:該部知道,欽此。于本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抄出到部。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五八頁。
二八九、兵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領文淵閣事管理兵部刑部事務領侍衛內大臣兼管鑲黃旗滿洲都統誠謀英勇公臣阿桂等謹題為請補都司事:兵科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前事內開:竊照福建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張一寧勒休遺缺,接準部咨,行文揀選臺灣合例人員題補等因。臣隨會同提臣在于臺灣陸路各營現任守備內詳加揀選。查有臺灣南路營守備顧燾,年五十歲,貴州黎平府開泰縣人,由武舉拔補千總,推升福建福寧鎮標左營守備,調補今職,于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授札任事。計歷臺俸已滿五年,經臣調驗,該員年力壯盛,弓馬調習,在臺年久,熟悉風土情形,以之升補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于海外地方營伍有裨,與例亦屬相符。如蒙俞允,俟部覆到日,給咨引見,恭候欽定。再該員于署下淡水營都司任內,因鳳山縣賊犯古三等拒傷事主林豆身死一案開報職名遲延,督催不力,罰俸四個月,合并陳明。除飭取履歷送部外,臣謹會同福建水師提督印務漳州鎮總兵官臣顏鳴漢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謹題請旨。
乾隆五十九年正月十九日題,三月初七日奉旨:該部議奏,欽此。欽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該臣等議得: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疏稱:福建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張一寧勒休遺缺,推準部咨,揀選臺灣人員題補等因。臣詳加揀選,查有臺灣南路營守備顧燾年力壯盛,弓馬調習,在臺年久,熟悉風土情形,以之升補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于海外地方營伍有裨等因具題前來。查定例:陸路都司以下,歷俸三年始準保題等語。先經臣部會同吏部議奏臺灣武職缺出,即以臺地人員揀題等因,奏準在案。福建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員缺,該督既稱臺灣南路營守備顧燾年力壯盛,弓馬調習,在臺年久,熟悉風土情形,以之升補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于海外地方營伍有裨等語,守備顧燾,歷俸已滿三年,任內并無事故,題補都司,與例相符,應如所請,顧燾準其補授福建臺灣南路下淡水營都司。該員引見已滿三年,應令該督給咨赴部,臣部帶領引見后,給與札付,令其赴任。臣等未敢擅便謹題請旨。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領文淵閣事管理兵部刑部事務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兼管鑲黃旗滿洲都統誠謀英勇公臣阿桂、經筵講官兵部尚書正紅旗蒙古都統臣慶桂尚書臣劉峨、左侍郎正紅旗滿洲副都統兼公中佐領臣玉保、左侍郎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兼公中佐領清字經館提調臣趙囗〈金英〉、經筵講官吏部左侍郎兼兵部右侍郎臣金士松、武選清吏司掌印郎中臣博慶、郎中臣周元鼎、郎中臣玉岱、員外郎臣雙慶、員外郎臣逢盛、員外郎臣噶爾圖、員外郎臣德克精阿、員外郎臣范橚、員外郎臣勞瑾、員外郎臣徐逢豫、候補主事臣熊之書、七品京官臣何錚、司務兼司事臣吉升。
旨:顧燾依議用,余依議。
——錄自明清史料己編第九本八六一~八六二頁。
二九○、兵部題本
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領文淵閣事管理兵部刑部事務領侍衛內大臣兼鑲黃旗滿洲都統誠謀英勇公臣阿桂等謹題為請補都司、守備事:兵科抄出閩浙總督覺羅伍拉納題前事內開:竊照福建臺灣北路營都司楊國英終養遺缺,接準部咨,系陸路題調之缺,先經本部議奏臺地武職缺出,即以臺地人員揀補在案,行文揀選合例人員題補等因。臣查臺灣北路左營都司駐札嘉義縣城,為海外全郡適中之地,必得干練妥員,方資彈壓。隨會同提臣于臺灣陸路各營現任守備內詳加揀選。查有臺灣鎮標左營守備陳廷高,年四十五歲,廣東惠州府歸善縣人,由行伍歷拔廣東提標右營左哨千總,派赴臺灣剿匪,節次打仗奮勉,升補今職,蒙恩賞戴藍翎,于乾隆五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授札任事,計歷臺俸已滿五年,任內并無參罰案件,經臣調驗,該員年力壯盛,弓馬可觀,以之升補臺灣北路左營都司,于海外地方營伍有裨。其所遺臺灣鎮標左營守備員缺,亦應以臺地合例人員題補。查有臺灣鎮標右營左哨千總鄧連得,年三十九歲,福建福州府閩縣人,由行伍歷拔臺灣鎮標右營外委把總,前因剿匪奮勇,經將軍公臣福康安拔補今職,于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初七日授札任事,計歷臺俸已滿三年,任內并無參罰案件,現署該缺守備,辦理裕如,該弁年富技強,差操勤勉,以之升補臺灣鎮標左營守備,洵堪勝任,與例均屬相符。如蒙俞允,俟部覆到日,分別給咨引見,恭候欽定。除飭取履歷送部外,臣謹會同署福建水師提督印務漳州鎮總兵官臣顏鳴漢合詞具題,伏乞皇上睿鑒,敕部議覆施行。謹題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