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列傳一

陳寡孝婦

按劉向列女傳孝婦者陳之少寡婦也年十六而嫁

未有子其夫當行戍夫且行時囑孝婦曰我生死未

可知幸有老母無他兄弟倘吾不還汝肯養吾母乎

婦應曰諾夫果死不還婦養姑不衰慈愛愈固紡績

以為業終無嫁意居喪三年其父母哀其年少而早

寡也將取而嫁之孝婦曰妾聞之信者人之干也義

者行之節也妾幸得離襁褓受嚴命而事夫夫且行

時屬妾以其老母既許諾之矣夫受人之托豈可棄

哉棄托不信背死不義不可母曰吾憐女年少早寡

也孝婦曰妾聞寧載于義而死不載于地而生且夫

養人老母而不能卒許人以諾而不能信將何以立

于世夫為人婦固養其舅姑者也夫不幸先死不得

盡為人子之禮今又使妾去之莫養老母是明夫之

不肖而著妾之不孝不孝不信且無義何以生哉因

欲自殺其父母懼而不敢嫁也遂使養其姑二十八

年姑死葬之終奉祭祀淮陽太守以聞漢孝文皇帝

高其義貴其信美其行使使者賜之黃金四十斤復

之終身號曰孝婦君子謂孝婦備于婦道詩云匪直

也人秉心塞淵此之謂也

齊太倉女

按劉向列女傳齊太倉女者淳于公之少女也名緹

縈淳于公無男有女五人孝文皇帝時淳于公有罪

當刑是時肉刑尚在詔獄系長安當行會逮公罵其

女曰生子不生男緩急非有益緹縈自悲泣而隨其

父至長安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廉平今坐法

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欲改

過自新其道無由也妾愿入身為官婢以贖父罪使

得自新書奏天子憐悲其意乃下詔曰蓋聞有虞之

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示而民不犯何其至治也今

法有肉刑五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朕德薄而教之

不明歟吾甚自愧夫訓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云愷

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

欲改行為善而其道無由朕甚憐之夫刑者至斷支

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

母之意哉其除肉刑自是之后鑿顛者髡抽脅者笞

刖足者鉗淳于公遂得免焉君子謂緹縈一言發圣

主之意可謂得事之宜矣詩云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此之謂也

東海孝婦

按搜神記漢時東海孝婦養姑甚謹姑曰婦養我勤

苦我已老何惜余年久累年少遂自縊死其女告官

云婦殺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婦不堪苦楚自

誣服之時于公為獄吏曰此婦養姑十余年以孝聞

徹必不殺也太守不聽于公爭不得理抱其獄詞哭

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

曰孝婦不當死前太守枉殺之咎當在此太守即時

身祭孝婦冢因表其墓天立雨歲大熟長老傳云孝

婦名周青青將死車載十丈竹竿以懸五旛立誓于

眾曰青若有罪愿殺血當順下青若枉死血當逆流

既行刑已其血青黃緣旛竹而上極標又緣旛而下

后漢

姜詩妻

按后漢書列女傳廣漢姜詩妻者同郡龐盛之女也

詩事母至孝妻奉順尤篤母好飲江水水去舍六七

里妻嘗溯流而汲后值風不時得還母渴詩責而遣

之妻乃寄止鄰舍晝夜紡績市珍羞使鄰母以意自

遺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問鄰母鄰母具對姑感慚

呼還恩養愈謹其子后因遠汲溺死妻恐姑哀傷不

敢言而托以行學不在姑嗜魚鲙又不能獨食夫婦

常力作供鲙呼鄰母共之舍側忽有涌泉味如江水

每旦輒出雙鯉魚常以供二母之膳赤眉散賊經詩

里弛兵而過曰驚大孝必觸鬼神時歲荒賊乃遺詩

米肉受而埋之比落蒙其安全永平三年察孝廉顯

宗詔曰大孝入朝凡諸舉者一聽平之由是皆拜郎

中詩尋除江陽令卒于官所居治鄉人為立祀

孝女叔先雄

按后漢書列女傳孝女叔先雄者犍為人也父泥和

永建初為縣功曹縣長遣泥和拜檄謁巴郡太守乘

船墮湍水物故尸喪不歸雄感念怨痛號泣晝夜心

不圖存常有自沈之計所生男女二人囗數歲雄乃

各作囊盛珠環以系兒數為訣別之辭家人每防閑

之經百許日后稍懈雄因乘小船于父墮處慟哭遂

自投水死弟賢其夕夢雄告之卻后六日當共父同

出至期伺之果與父相持浮于江上郡縣表言為雄

立碑圖像其形焉

孝女曹娥

按后漢書列女傳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

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迎

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

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

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

注娥投衣于水祝曰父尸所在衣當

沈衣隨流至一處而沈遂隨衣而沒衣字或作瓜見項原列女傳會稽典錄曰上虞長度尚弟子邯鄲淳

字子禮時甫弱冠而有異才尚先使魏朗作曹娥碑文成未出會朗見尚尚與之飲宴而子禮方至督酒

尚問朗碑文成未朗辭不才因試使子禮為之操筆而成無所點定朗嗟嘆不暇遂毀其草其后蔡邕又

題八守曰黃絹幼婦外甥曰)

龐淯母

按后漢書列女傳酒泉龐淯母者趙氏之女也字娥

父為同縣人所殺而娥兄弟三人時俱病物故讎乃

喜而自賀以為莫己報也娥陰懷感憤乃潛備刀兵

常帷車以候讎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殺

之因詣縣自首曰父讎已報請就刑戮福祿長尹嘉

義之解印綬欲與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死妾之

明分結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茍生以枉公法后遇

赦得免州郡表其閭太常張奐嘉嘆以束帛禮之

按皇甫謐列女傳酒泉烈女龐娥親者龐子夏之妻

趙君安之女也君安為同縣李壽所殺娥親有男弟

三人皆欲報仇壽深以為備會遭災疫三人皆死壽

聞大喜會宗族相慶賀云趙氏強壯已盡唯有女弱

何足復憂防備懈弛娥親子淯出行聞壽此言還以

啟娥親娥親既素有報仇之心及聞壽言感激愈深

愴然隕涕曰李壽汝莫喜也終不活汝戴履天地為

吾門戶吾三子之羞也焉知娥親不手刃殺汝而自

僥幸邪陰市名刀挾長持短晝夜哀酸志在殺壽壽

為人兇豪聞娥親言更乘馬帶刀鄉人皆畏憚之比

鄰有徐氏婦憂娥親不能制每諫止之曰李壽男子

也兇惡有素如今備衛在身子雖有猛烈之志而強

弱不敵邂逅不制則重受禍于壽絕滅門戶痛辱不

輕也愿詳舉動為門戶計娥親曰父母之讎不同天

地共日月者也李壽不死娥親視息世間活復何求

今雖三弟早死門戶泯絕而娥親猶在豈可假手于

人哉若以卿心況我則李壽不可得殺論我之心壽

必為我所殺明矣夜數磨礪所持刃訖扼腕切齒悲

涕長嘆家人及鄰里咸共笑之娥親謂左右曰卿等

笑直以我女弱不能殺壽故也要當以壽頸血污此

刀刃令汝輩見之遂棄家事乘鹿車伺壽至光和二

年二月上旬以白日清時于都亭之前與壽相遇便

下車扣壽馬叱之壽驚愕回馬欲走娥親奮刀斫之

并傷其馬馬驚擠道邊溝中娥親尋復就地斫之中

樹折所持刀壽被創未死娥親因前欲取壽所佩刀

殺壽壽護刀瞋目大呼跳梁而起娥親乃挺身奮手

左抵其額右囗其喉反復盤旋應手而倒遂拔其刀

以截壽頭持詣都亭歸罪有司徐步詣獄辭顏不變

時福祿長漢陽尹嘉不忍論娥親即解印綬去官弛

法縱之娥親曰讎塞身死妾之明分也治獄制刑君

之常典也何敢貪生以枉官法鄉人聞之傾城奔往

觀者如堵莫不為悲喜慷慨嗟嘆也守尉不敢公縱

陰語使去以便宜自匿娥親抗聲大言曰枉法逃死

非妾本心今讎人已雪死則妾分乞得歸法以全國

體雖復萬死于娥親愿足不敢貪生為明廷負也尉

故不聽所執娥親復言曰匹婦雖微猶知憲制殺人

之罪法所不縱今既犯之義無可逃乞就刑戮隕身

朝市肅明王法娥親之愿也辭氣愈厲而無懼色尉

知其難奪強載還家涼州刺史周洪酒泉劉班等囗

共上表稱其孝烈刊石立碑顯其門閭

敬楊

按梓潼士女志敬楊涪郭孟妻楊文之女也始生失

母八歲父為盛某所殺無宗親依外祖鄭行年十七

適孟孟與盛有舊盛數往來孟家敬楊涕泣謂孟曰

盛兇惡薄命為女非男比但惡讎未報未嘗一日忘

也雖婦人拘制然父子恩深恐卒狂惑益君禍患君

宜疏之孟以告盛盛不納安漢元年盛至孟家敬楊

以大杖打殺盛將自殺孟止之與俱逃涪令勝出

追聞其故而止安慰二門會赦得免中平四年涪令

向遵為立圖表之

蒲三姑

按濟南府志蒲三姑蒲臺人蒲茂三女也因父無子

誓不適人各擇地穿壙作屋其中為臺其上請父問

百歲后適何所父曰惟用吾馬以駕輀車任其所適

耳父卒女如命至第三女所筑臺下葬焉

七女

按濟南府志七女世代姓氏俱無考相傳古有育七

女者恫親無嗣皆不適人定省孝養如子親沒以裙

負土筑墳各穴地以殉于旁俗呼為七女墓

蔣瓚妻李氏

按淮安府志李氏山陽縣人名妙寧蔣瓚妻也年十

四為蔣氏童養婦舅暹患痢妙寧惻然禱祝剪左股

肉三臠煎湯以進而病愈年二十始合巹終以孝聞

公孫何

按皇甫謐列女傳潁川公孫何者孫氏之女年十三

怨家報其父父走得免何與母俱亡母先為所得仇

人甚悅爭欲取心何便馳出叩頭涕泣曰老母常有

篤疾垂沒之人安足殘戮以塞忿哉我是其兒父母

所憐不如殺我遂殺之而舍其母

楊香

按虎薈楊香楊豐女也隨父田間刈稻豐為虎所噬

香年才十四身無寸兵遽搤虎頸虎奔逸得免太守

孟肇之上其事詔旌門閭

羅氏女

按常德府志羅氏女茶陵人父均用令曲陵溺水死

女尋尸不獲亦赴水死其后宋嘉其孝封孝烈靈妃

立廟祀之

王氏五女

按江南通志王氏五女西洞庭人俱未字父歿各負

土成冢旦夕繞墓哀號死時人傷焉因名五女墳

嚴氏

按浙江通志嚴氏余杭人夫孝明失其姓嚴事舅以

孝聞咸康五年火舅喪未葬孝明適他出嚴號哭誓

與柩焚火為之滅郡守以聞詔旌其閭

浣紗女

按溫州府志浣紗女永嘉人居蜃川莫知姓名家貧

逾笄不嫁事母至孝紡績為養夜浣紗而旦成布名

囗鳴布及母卒抱石自沈于水里人為立祠建坊

北魏

胡長命妻張氏

按魏書列女傳樂部郎胡長命妻張氏事姑王甚謹

太安中京師禁酒張以姑老且患私為醞為有司所

糾王詣曹自告曰老病須酒私釀王所為也張氏曰

姑老抱患張主家事姑不知釀其罪在張主司疑其

罪不知所處平原王陸麗以狀奏高宗義而赦之

盧元禮妻李氏

按魏書列女傳趙郡柏人人趙郡太守李叔引之女

范陽盧元禮之妻性至孝聞于州里父卒號慟幾絕

者數四賴母崔氏慰免之得全三年之中形骸消瘠

非人扶不起及歸夫氏與母分隔便飲食日損涕泣

不絕日就羸盧氏合家慰喻不解乃遣歸寧還家

乃復故如此者八九焉后元禮卒李追亡撫存禮無

違者事姑以孝謹著母崔以神龜元年終于洛陽兇

問初到舉聲慟絕一宿乃蘇水漿不入口者六日其

姑慮其不濟親送奔喪而氣力危殆自范陽向洛八

旬方達攀櫬號踴遂卒有司以狀聞詔曰孔子稱毀

不滅性蓋為其廢養絕類也李既非子而情不勝哀

雖覺大過而孝出至性若不加旌異則無以勸引澆

浮可追號曰貞孝女宗易其里為孝德里標李盧二

門以惇風俗

河東姚氏

按魏書列女傳河東姚氏女者字女勝少喪父無兄

弟母憐而守養年六七歲便有孝性人言其父者聞

輒垂泣鄰伍異之正光中母死女勝年十五哭泣不

絕聲水漿不入口者數日不勝哀遂死太守崔游申

請為營墓立碑自為制文表其門閭比之曹娥改其

里曰上虞里墓在郡城東六里大道北至今名為孝

女冢

南齊

陳氏三女

按南齊書孝義韓靈敏傳會稽人陳氏有三女無男

祖父母年八九十老耄無所知父篤病母不安其

室值歲饑三女相率于西湖采菱莼更日至市貨賣

未嘗虧怠鄉里稱為義門多欲取為婦長女自傷煢

獨誓不肯行祖父母尋相繼卒三女自營殯葬為庵

舍墓側

吳康之妻趙氏

按南齊書孝義韓靈敏傳晉陵吳康之妻趙氏父亡

弟幼值歲饑母老病篤趙詣鄉里自賣言辭哀切鄉

里憐之人人分升米相救遂得免及嫁康之少時夫

亡家欲更嫁誓死不貳

王氏女

按南齊書孝義韓靈敏傳永興概中里王氏女年五

歲得毒病兩目皆盲性至孝年二十父母死臨尸一

叫眼皆血出小妹娥舐其血左目即開時人稱為孝

屠氏女

按南齊書孝義韓靈敏傳諸暨東洿里屠氏女父失

明母痼疾親戚相棄鄉里不容女移父母遠住苧羅

畫樵釆夜紡績以供養父母俱卒親營殯葬負土成

墳忽聞空中有聲云汝至性可重山神欲相驅使汝

可為人治病必得大富女謂是妖魅勿敢從遂得病

積時鄰舍人有中溪蜮毒者女試治之自覺病便差

遂以巫道為人治疾無不愈家產日益鄉里多欲娶

之以無兄弟誓守墳墓不肯嫁為山賊劫殺縣令于

琳之具言于郡

羊緝女佩任

按南史孝義蕭矯傳羊緝之女佩任者烏程人隨母

還舅氏母亡晝夜號哭不飲食三日而亡鄉里號曰

女表

張建女

按顏氏家訓思魯等第四舅母親吳郡張建女也有

第五妹三歲喪母靈囗上屏風及平生舊物屋漏沾

濕出曝曬之女一見伏囗流涕家人怪其不起乃往

抱持薦席淹漬精神傷怛不能飲食亟以問醫醫診

視云腸斷矣因便吐血數日而亡內外憐之莫不悲

張稷女

按梁書張稷傳稷為安北將軍青冀二州刺史寬弛

無防州人徐道角等夜襲州城害稷稷長女楚瑗適

會稽孔氏無子歸宗至稷見害女以身蔽刃先父而

宣城女

按宣城縣志宣城女失其姓氏天監中人與母共寢

母為猛獸所攫女啼呼搏逐轉輾數十里獸毛盡落

乃置其母去女抱母氣尚微屬經時乃絕太守蕭琮

上其事有詔旌閭

陳孝女

按廣東通志陳孝女博羅人父志卒無后女幼痛父

矢志不嫁營葬畢以宅為龍華寺田為祀田令僧主

之大同二年卒廣州刺史蕭譽立祠寺側表曰孝女

南漢封為昌福夫人明洪武二十四年稽天下僧田

改命僧志凈主祀后田歸豪右嘉靖三十七年始復

有郡人葉春及為之記

宛陵女子

按梁書孝行滕曇恭傳宣城宛陵有女子與母同囗

寢母為猛虎所搏女號叫拿虎虎毛盡落行十數里

虎乃棄之女抱母還猶有氣經時乃絕太守蕭琛賻

焉表言其狀有詔旌其門閭

按此與前宣城女

事略同疑故并存之

孝女王舜

按隋書列女傳孝女王舜者趙郡王子春之女也子

春與從兄長忻不協齊亡之際長忻與其妻同謀殺

子春舜時年七歲有二妹粲年五歲璠年二歲囗孤

苦寄食親戚舜撫育二妹恩義甚篤而舜陰有復讎

之心長忻殊不為備姊妹俱長親戚欲嫁之輒拒不

從乃密謂其二妹曰我無兄弟致使父讎不復吾輩

雖是女子何用生為我欲共汝報復汝意何如二妹

皆垂泣曰唯姊所命是夜姊妹各持刀逾墻而入手

殺長忻夫婦以告父墓因詣縣請囗姊妹爭為謀首

州縣不能決文帝聞而嘉嘆特原其囗

劉昶女

按隋書列女傳劉昶女者河南長孫氏之婦也昶在

周尚公主為上柱國彭國公數為將帥位望隆顯與

高祖有舊及受禪甚親任歷左武衛大將軍慶州總

管其子居士為太子千牛備身聚徒任俠不遵法度

數得罪上以昶故每輒原之居士轉恣每大言曰男

兒要當辮頭反縛蒢蘧上作獠囗取公卿子弟膂力

雄健者輒將歸家以車輪括其頸而棒之殆死能不

屈者稱為壯士釋而與交黨與三百人其趫捷者號

為饑鶻隊武力者號為蓬轉隊每鷹紲犬連騎道

中毆擊路人多所侵奪長安市里無貴賤見之者皆

辟易至于公卿妃主莫敢與校者其女則居士之姊

也每垂泣誨之殷勤懇惻居士不改至破家產昶年

老奉養甚薄其女時寡居哀昶如此每歸寧于家躬

勤紡績以致其甘脆有人告居士與其徒游長安城

登故未央殿基南向坐前后列隊意有不遜時有人

言居士遣使引突厥令南寇當于京師應之帝謂昶

曰今日之事當復如何昶猶恃舊恩不自引咎直前

答曰黑白在于至尊上大怒下昶獄捕居士黨與治

之甚急憲司又奏昶事母不孝其女知昶必不免不

食者數日每親調飲食手自捧持詣大理餉其父見

獄卒跪以進之歔欷嗚咽見者傷之居士坐斬昶竟

賜死于家詔百僚臨視時其女絕而復蘇者數矣公

卿慰諭之其女言父無囗坐子以及于禍詞情哀切

人皆不忍聞見遂布衣蔬食以終其身上聞而嘆曰

吾聞衰門之女興門之男固不虛也

孝婦覃氏

按隋書列女傳孝婦覃氏者上郡鍾氏婦也與其夫

相見未幾而夫死時年十八事后姑以孝聞數年間

姑及伯叔皆相繼死覃氏家貧無以葬于是躬自節

儉晝夜紡績蓄財十年而葬八喪為州里所敬上聞

而賜米百石表其門閭

衛孝女

按唐書列女傳衛孝女絳州夏縣人字無忌父為鄉

人衛長則所殺無忌甫六歲無兄弟母改嫁逮長志

報父仇會從父大延客長則在坐無忌抵以甓殺之

詣吏稱父冤已報請就刑巡察使褚遂良以聞太宗

免其罪給驛徙雍州賜田宅州縣以禮嫁之

鄭義宗妻盧氏

按唐書列女傳鄭義宗妻盧者范陽士族也涉書史

事舅姑恭順夜有盜持兵劫其家人皆匿竄惟姑不

能去盧冒刃立姑側為賊捽捶幾死賊去人問何為

不懼答曰人所以異鳥獸者以其有仁義也今鄰里

急難尚相赴況姑可委棄耶若百有一危我不得獨

生姑曰歲寒然后知松柏后雕吾乃今見婦之心

劉寂妻夏侯氏

按唐書列女傳劉寂妻夏侯滑州胙城人字碎金父

長云為鹽城丞喪明時劉已生二女矣求與劉絕歸

侍父疾又事后母以孝稱五年父亡毀不勝哀被發

徒跣身負士作冢廬其左寒不囗日一食者三年詔

賜物二十段粟十石表異門閭后其女居母喪亦如

母行官又賜粟帛表其門

于敏直妻張氏

按唐書列女傳于敏直妻張氏者皖城公儉女也生

三歲每父母病已能晝夜省侍顏色如成人及長愈

恭順仁孝儉病篤聞之號泣幾絕儉死一慟遂卒高

宗懿其行賜物百段以狀屬史官

楊紹宗妻王氏

按唐書列女傳楊紹宗妻王者華州華陰人在褓而

母亡繼母鞠愛父征遼歿繼母又卒王年十五乃舉

二母柩而立父象招魂以葬廬墓左永徽中詔楊氏

婦在隋時父歿遼西能招魂克葬至祖父母塋隧親

服版筑哀感行路因賜物段并粟以闕表門

李孝女

按唐書列女傳李孝女者名妙法瀛州博野人安祿

山亂被徙他州聞父亡欲間道奔喪一子不忍去

割一乳留以行既至父已葬號踴請開父墓以視宗

族不許復持刀刺心乃為開見棺舌去塵發治拭之

結廬墓左手植松柏有異鳥至后母病或不食飲女

終日不視匕箸及亡刺血書于母臂而葬廬墓終身

王孝女

按唐書列女傳王孝女徐州人字和子元和中父兄

皆防秋屯涇州吐蕃寇邊囗戰死和子年十七單身

被發徒跣缞裳抵涇屯日丐貸護二喪還葬于鄉植

松柏剪發壞容廬墓所節度使王智興白狀詔旌其

程氏女

按饒州府志程氏女忠莊公五世孫干元中為盜所

掠殺其父兄時安史亂中原多梗民相挺以起吏莫

能禁女以計得脫訴之州刺史顏真卿捕首惡磔之

市女且悲且喜探心以祭父兄而自啖之兇黨不悟

又掠女為妻越五年有一男一女矣女既熟其人益

詳其事外待之謹內恨之深五月五日女盛具酒殽

儔類坌集女覘其醉臥皆手刃之無一脫者并自殺

其男女縣以聞之州刺史裴士淹釋不罪刻頌州門

表其孝

盧甫妻李氏

按唐書列女傳盧甫妻李秦州成紀人父瀾永泰初

為蘄令梁宋兵興瀾諭降劇賊數千人刺史曹升襲

賊敗之賊疑瀾賣己執瀾及其弟渤兄弟爭相代死

李見父被執亦請代父遂皆遇害宣慰使李季卿聞

狀詔贈李孝昌縣君瀾渤囗贈官

賈孝女

按唐書列女傳賈孝女濮州鄄城人年十五父為族

人元基所殺孝女弟強仁尚幼孝女不肯嫁躬撫育

之強仁能自樹立教伺元基殺之取其心告父墓強

仁詣縣言狀有司論死孝女詣闕請代弟死高宗閔

嘆詔并免之內徙洛陽

汴女李

按唐書列女傳汴女李者年八歲父亡殯于堂十年

朝夕臨及笄母欲嫁之斷發丐終養居母喪哀號過

人自庀葬具州里送葬千余人廬于墓蓬頭跣足而

負土以完園塋蒔松數百武后時按察使薛季昶表

之詔樹闕門閭

饒娥

按唐書列女傳饒娥字瓊真饒州樂平人生小家勤

織頗自修整父績漁于江遇風濤舟覆尸不出娥

年十四哭水上不食三日死俄大震電水蟲多死父

尸浮出鄉人異之歸赗具禮葬父及娥鄱水之陰縣

令魏仲光碣其墓建中初黜陟使鄭叔則表旌其閭

河東柳宗元為立碑

高愍女

按唐書列女傳高愍女名妹妹父彥昭事李正己及

納拒命質其妻子使守濮陽建中二年挈城歸河南

都統劉元佐納屠其家時女七歲母李憐其幼請免

死為婢許之女不肯曰母兄皆不免何賴而生母兄

將被刑遍拜四方女問故答曰神可祈也女曰我家

以忠義誅神尚何知而拜之問父在所西向哭再拜

就死德宗駭嘆詔太常謚曰愍諸儒爭誄之彥昭從

元佐救寧陵復汴州累功授潁州刺史朝廷錄其忠

居州二十年不徙卒贈陜州都督

陶氏

按處州府志陶氏建中間人夫亡事姑克孝姑病竭

力醫禱及卒一號三絕負土成墳縣令李公為作文

碑表其墓至今呼為孝婦墳

謝小娥

按李公佐謝小娥傳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

生八歲喪母嫁歷陽俠士段居貞居貞負氣重義交

游豪俊小娥父畜巨產隱名商賈間常與段婿同舟

販貨往來江湖時小蛾年十四始及笄父及夫俱為

盜所殺盡掠金帛段之弟兄謝之從侄與童仆輩數

十悉沈于江小娥亦傷胸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

獲經夕而活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凈

悟之室初父之死也小娥夢父謂曰殺我者車中猴

門東草又數日復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

夫小娥不自解悟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歷年不得

至元和八年春余罷江西從事扁舟東下淹泊建業

登瓦官寺閣有僧齊物者重賢好學與余善因告余

曰有孀婦名小娥者每來寺中示我十二字謎語某

不能辨余遂請齊公書于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

坐客未倦了悟其文令寺童疾召小娥前至詢訪其

由小娥嗚咽良久乃曰我父及夫皆為賊所殺邇后

嘗夢父告曰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又夢夫告曰殺

我者禾中走一日夫歲久無人悟之余曰若然者吾

審詳矣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思車中猴車

字去上下各一畫是申字又申屬猴故曰車中猴草

下有門門中有東乃蘭字也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

是申字也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有日是春字也

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足可明矣小娥慟哭

再拜書申蘭申春名于衣中誓將訪殺二賊以復其

冤娥因問余姓氏官族垂涕而去爾后小娥便為男

子服傭保于江湖間歲余至潯陽群見竹戶上有紙

榜云召傭者小娥乃應召詣門問其主乃申蘭也蘭

引歸娥心憤貌順在蘭左右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

數無不委娥已二歲余竟不知娥是女人也先是謝

氏之金寶錦繡衣物器具悉掠在蘭家小娥每執舊

物未嘗不暗泣移時蘭與春宗昆弟也時春一家住

大江北獨樹浦與蘭往來密洽蘭與春同去經月多

獲財帛而歸每留娥與妻藺氏同守家室酒肉衣服

給娥甚豐或一日春攜文鯉兼酒詣蘭娥私嘆曰李

君精悟明鑒皆符夢言此乃天啟其心志將就矣是

夕蘭與春會群賊畢至酣飲暨諸兇既去春沈醉臥

于內室蘭亦露寢于庭小娥潛囗春于內抽佩刀先

斷蘭首呼號鄰人并至春擒于內蘭死于外獲贓收

貨數至千萬初蘭春有黨數十暗記其名悉擒就戮

時潯陽太守張公善其志行旌表乃得免死時元和

十二年夏也復父夫之讎畢歸本里見親屬里中豪

族爭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發被褐訪道于牛頭山

師事大士尼將律師娥志堅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

力十三年始受具戒于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

號不忘本也其年夏月余始歸長安途經泗濱過善

義寺謁大德尼令操戒新見者數十凈發鮮帔威儀

雍容列侍師之左右中有一尼問師曰此官豈非洪

州李判官二十三郎者乎師曰然曰使我獲報家仇

得雪冤恥是判官恩德也顧余悲泣余不之識詢訪

其由娥對曰某名小娥頃乞食孀婦也判官時為辨

申蘭申春二賊名字豈不憶念乎余曰初不相記今

即悟也娥因泣具寫記申蘭申春復父夫之仇志愿

相畢經營始終艱苦之狀小娥父謂余曰報判官恩

當有日矣豈徒然哉嗟乎余能辨二盜之姓名小娥

又能竟復父夫之讎神道不昧昭然可知小娥厚貌

深辭聰敏端特煉指跛足誓求真如爰自入道衣無

絮帛齋無咸酪非律儀禪理口無所言后數日告我

歸牛頭山扁舟泛淮云游南國不復再遇君子曰誓

志不舍復父夫之仇節也傭保雜處不知女人貞也

女子之行唯貞與節能終始全之而已如小娥足以

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行

余備詳前事發明隱文暗與冥會符于人心知善不

錄非春秋之義故作傳以旌美之(

按幽怪錄作任華妻唐書列女傳所

載較略不存)

楊含妻蕭氏

按唐書列女傳楊含妻蕭父歷為撫州長史以官卒

母亦亡蕭年十六與娟皆韶淑毀貌載二喪還鄉里

貧不能給舟傭次宣州戰鳥山舟子委柩去蕭結廬

水濱與婢穿壙納棺成墳蒔松柏朝夕臨有馴烏縞

兔菌芝之祥長老等為立舍歲時進粟縑喪滿不釋

缞人高其行或請昏女曰我弱不能北還君誠為我

致二柩葬故里請事君子于是含以高安尉罷歸聘

之且請除素蕭以親未葬許其昏辭其采已葬乃釋

服而歸楊云

鄭孝女

按唐書列女傳鄭孝女兗州瑕丘人父神佐為官兵

戰死慶州時母已亡又無兄弟女時年二十四即剪

發毀服身護喪還鄉里與母合葬廬墓下手樹松柏

成林初許適牙兵李元慶至是謝不嫁大中中兗州

節度使蕭俶狀于朝有詔旌表其閭

山陽女

按唐書列女傳山陽女趙者父盜鹽當論死女詣官

訴曰迫饑而盜救死爾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否則請

俱死有司義之許減父死女曰身今為官所賜愿毀

服依浮屠法以報即截耳自信侍父疾卒不嫁(

按文藪咸

通六年滄州鹽院吏趙鏻犯罪至死既就刑有女請從曰七歲母亡蒙父私鹽利衣食之今父坐罪合隨

死鹽院官崔據義之具以事聞詔滅父死女泣曰身今為官賜誓落發奉佛以報因于懷中出刀截耳以

示信待父受減死刑創愈遂歸浮屠與唐書所載事略同而地異)

范氏

按陜西通志范氏延安宜君人夫死不嫁事姑孝姑

患病久不痊忽聞肉香欲食甚急村野莫能致氏刲

左膊肉深至骨以奉姑姑隨愈事聞旌表鄉人以割

骨名囗

章氏二女

按歙縣志章氏二女邑南人章項女也母程氏與二

女登山采桑母為虎所攫二女號呼搏虎母獲脫終

身奉母不嫁刺史劉贊嘉之蠲其戶稅改所居為孝

女鄉

李廷誨妻

按揚州府志牙將李廷誨妻廣陵人初選入吳王宮

吳亡嫁李珠翠服飾頗極華煥繼姑悉收之一無所

恨日被棰楚無怨言或為不平答曰新婦不能奉順

耳終不改初志宋太平興國中郡守改其里曰崇孝

馮孝女

按浙江通志馮孝女居錢塘少孤不嫁以養母母病

刲股母死號慟嘔血既葬結草廬墓下日焚香蔬食

刺臂血寫經舍宅為寺以薦母長慶三年詔賜束帛

賜寺額曰報恩今錢塘縣有孝女南北二鄉

盧氏女

按浙江通志女永嘉人居盧奧一日與母行遇虎將

噬母女以身當之虎得女母乃免后有人見其跨虎

為你推薦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 class=
會員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此茖沤z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云!

烽火戲諸侯 13.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江南 36.1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化县| 福州市| 吉木乃县| 松溪县| 诸暨市| 板桥市| 囊谦县| 仙桃市| 志丹县| 南通市| 河池市| 柏乡县| 潍坊市| 彰化市| 宜昌市| 延吉市| 高陵县| 化德县| 英吉沙县| 泌阳县| 钟山县| 黄龙县| 安国市| 闸北区| 通山县| 卓尼县| 视频| 怀安县| 淮南市| 吉安县| 治县。| 平邑县| 界首市| 鞍山市| 安远县| 长治县| 定州市| 桂阳县| 孙吴县| 银川市|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