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紀事

左傳桓公九年冬曹太子來朝賓之以上卿禮也享

曹太子初獻樂奏而嘆施父曰曹太子其有憂乎非

嘆所也

襄公三十年天王殺其弟佞夫初王儋季卒其子括

將見王而嘆單公子愆期為靈王御士過諸庭聞其

嘆而言曰烏乎必有此夫入以告王且曰必殺之不

戚而愿大視躁而足高心在他矣不殺必害王曰童

子何知及靈王崩儋括欲立王子佞夫尹言多劉毅

單蔑甘過鞏成殺佞夫括瑕廖奔晉

吳越春秋吳王赦越王歸國越王還至浙江之上望

見大越山川重秀天地再清王與夫人嘆曰吾已絕

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言竟掩面涕泣闌

楚語子西嘆于朝藍伊亹曰吾聞君子唯獨居思念

前世之崇替與哀殯喪于是有嘆其余則不君子臨

政思義飲食思禮同宴思樂在樂思善無有嘆焉今

吾子臨政而嘆何也子西曰闔閭能敗吾師闔閭即

世吾聞其嗣又甚焉吾是以嘆

晏子雜上篇晏子為莊公臣言大用每朝賜爵益邑

俄而不用每朝致邑與爵爵邑盡退朝而乘嘳然而

嘆終而笑其仆曰何嘆笑相從數也晏子曰吾嘆也

哀吾君不免于難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無死矣

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

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

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

有志焉

家語六本篇孔子讀易至于損益喟然而嘆子夏避

席問曰夫子何嘆焉孔子曰夫自損者必自益自益

者必有以決之吾是以嘆也

說苑反質篇孔子卦得賁喟然仰而嘆息意不平子

張進舉手而問曰師聞賁者吉卦而嘆之乎孔子曰

賁非正色也是以嘆之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晉梗陽人有獄魏戊不能斷以

獄上其大宗賂以女樂魏子將受之魏戊謂閻沒女

寬曰主以不賄聞于諸侯若受梗陽人賄莫甚焉吾

子必諫皆許諾退朝侍于庭饋入召之比至三嘆既

食使坐魏子曰吾聞諸伯叔諺曰唯食忘憂吾子置

食之間三嘆何也同辭而對曰或賜二小人酒不夕

食饋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嘆中置自咎曰豈將軍

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嘆及饋之畢愿以小人之腹

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獻子辭梗陽人

莊子田子方篇溫伯雪子適齊舍于魯魯人有請見

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

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見也至于齊反舍于是人

也又請見溫伯雪子出而見客入而嘆明日見客又

入而嘆其仆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嘆何邪曰吾固

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

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諫

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嘆也

后漢書郭太傳建寧元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為

閹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慟既而嘆曰人之云亡邦

國殄瘁瞻烏爰止不知于誰之屋耳

魏志武帝本紀建安七年春正月公軍譙令曰吾起

義兵為天下除暴亂舊土人民死喪略盡國中終日

行不見所識使吾凄愴傷懷

晉書董養傳養陳留浚儀人也泰始初到洛下不干

祿求榮及楊后廢養因游太學升堂嘆曰建斯堂也

將何為乎

阮籍傳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

豎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嘆于是賦豪杰詩

王戎傳戎為司徒嘗經黃公酒壚下過顧為后車客

曰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酣暢于此竹林之游亦預

其末自嵇阮云亡吾便為時之所羈紲今日視之雖

近邈若山河

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

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世說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

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

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

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六朝事跡金城吳筑晉桓溫咸康七年出鎮江乘之

金城后溫北伐經金城見為瑯琊時所種柳皆十圍

因嘆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因攀枝執條泫然流涕

世說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

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

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晉書慕容德載記德至漢城陽景王廟燕庶老于申

池北登社首山東望鼎足因目牛山而嘆曰古無不

死愴然有終焉之志

王恭傳孝武帝崩會稽王道子執政寵昵王國寶委

以機權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憚而忿之及赴山陵

罷朝嘆曰榱棟雖新便有黍離之嘆矣

魏書高允傳允以老疾頻上表乞骸骨詔不許于是

乃著告老詩又以昔歲同征零落殆盡感逝懷人作

征士頌

文中子王道篇子述元經皇始之事嘆焉門人未達

叔恬曰夫子之嘆蓋嘆命也書云天命不于常惟歸

乃有德

全唐詩話柳子厚死三年愚溪無復曩時矣劉夢得

聞之賦三絕云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

隔簾惟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草圣數行留壞

壁木奴千樹屬鄰家惟見里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

樵車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縱有鄰人

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老學庵筆記予去國二十七年復來自周丞相子充

一人外皆無復舊人雖吏胥亦無矣惟賣卜洞微山

人亡恙亦不甚老話舊愴然西湖小昭慶僧了文相

別時未三十意其尚存因被命與奉常諸公同檢視

郊廟壇壝過而訪之亦已下世弟子出遺像乃一老

僧使今見其人亦不復省識矣可以一嘆

東坡志林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館于官舍而蜀

人張師厚來過二王方年少吹洞簫飲酒杏花下明

年予謫黃州對月獨飲嘗有詩云去年花落在徐州

對月酣歌美清夜今日黃州見花落小院閉門風露

下蓋憶與二王飲時也張師厚久已死今年子立復

為古人哀哉

仆以元豐三年至黃州時家在南都獨與兒子邁來

郡中無一人舊識者亦不知有文甫兄弟在江南也

居十余日有長髯者惠然見過乃文甫之弟子辨留

語半日云迫寒食且歸東湖仆送之江上后遂相往

來及今四周歲相過殆百數遂欲買田而老焉然竟

不遂近忽量移臨汝念將復去而后期未可必感物

凄然有不勝懷者浮屠不三宿桑下者有以也哉

過庭錄晁詠之道美叔子也為宏嗣魁志大才豪意

欲俯拾青紫元符間言事坐黨廢頗郁郁不平為京

兆幕屬有送高懷恩赴闕詩云當時囗犬皆霄漢自

是劉郎不得仙家本東都以禁不可歸有詩云自嘆

百年家鳳闕一生腸斷國西門后骨肉淪喪獨至都

城外和陸公遜游西池詩云傷心有恨關存歿袖手

無人問姓名蓋自傷之至也

邵伯溫子文康節先生子也才而有文為陜西宣撫

司書寫機宜文字與路鈐李君交往甚熟李家有數

侍婢每遇歌宴子文必預后十余年子文與李氏邂

逅長安而李君已死適值其妻生辰命子侄宴子文

于書舍遣舊婢出舞酒酣子文感愴宿昔即席作詞

末章云翻翻繡袖上紅裀舞姬猶是舊精神坐中莫

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諸子得之入呈其母皆

感泣不自勝

玉照新志秦妙觀宣和名娼也色冠都邑畫工多圖

其貌售于外方陸升之仲高山陰勝流詞翰俱妙晚

坐秦黨中遂廢于家嘗語明清曰頃客臨安雨中一

老婦人蓬首垢面丐于市籍檐溜以濯足泣訴于升

之曰官人曾聞秦妙觀否妾即是也雖掩抑困悴而

聲音舉措固自若也各與之金而遣之去仲高言已

淚落盈襟蓋自愴其晚年流落不偶時相似耳言猶

在耳興懷太息

紹興乙卯張安國為右史明清與仲信兄鄭舉善郭

世禎李大正李泳多館于安國家春日諸友同游西

湖至普安寺于戶間得玉釵半股青蚨半文想是

游人歡洽所分授偶遺之者各賦詩以紀其事歸錄

似安國云我當為諸公考校之明清云凄涼寶鈿初

分際愁絕清光欲破時安國云仲信宜在第一俯仰

今十年矣主賓之人俱為泉下之塵明清獨存于世

追懷如夢黯而記之

壟起雜事芝麻李之遁也髡發為頭陀僧及天下既

定游徐之永固河河上有留連亭李徘徊久之乃題

一筆云憶昔曾為海上豪胭脂馬上赤連刀此地斬

分陳總管彼盱斫斷莫軍曹固知今日由天定方信

當年漫自勞英雄每每無常在戰袍著盡又方袍三

嘆投筆而出乃有一翁方且以舟艤岸見李發嘆問

其故李泣下謂曰我即蕭縣李二也起兵時自謂天

下可得今乃匿跡緇流暫免鋒鏑而功名不就鄉舊

何存是以不能不悲耳此翁亦流淚不止自陳其由

所謂湘鄉賊鄧文元也避難詭姓名作渡于此二人

沽村酒酌之話昔日之強梁傷今日之狼狽聞者為

之感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车险| 胶州市| 阿勒泰市| 临夏县| 文昌市| 齐齐哈尔市| 余江县| 汉阴县| 会理县| 永吉县| 营山县| 巨鹿县| 山阴县| 竹溪县| 左云县| 龙陵县| 舞阳县| 隆德县| 松江区| 铅山县| 佛山市| 毕节市| 和田市| 富蕴县| 栾城县| 信阳市| 惠来县| 忻州市| 湖口县| 宾阳县| 北海市| 息烽县| 兴义市| 都江堰市| 华阴市| 改则县| 丰县| 依安县| 穆棱市|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