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劉濂樂經元義八卷【濂謂三百篇之詩,以詞意寓乎聲音,以聲音附之詞意,讀之則為言,歌之則為曲,被之金石管絃則為樂,樂經不缺,三百篇皆樂經也,因擬三百篇為宮商二調,定樂器之品,為宮,商,角,徵,羽,各具六律旋宮之法,為陽生陰成尺量之法,為累黍,容黍,以夷則,無射為二變調,與古今諸儒之說頗異。】

九代樂章二十三卷【盧補】

鄧文憲律呂解注二卷【晉江人。】

倪復鐘律通考一冊【一作樂律通考。】

黃積慶樂律管見二卷【金谿人,正季文利黃鍾三寸九分之非。】

劉績六樂圖二卷

田汝耔律呂會通

張敔雅樂發微八卷樂書雜義七卷律呂新書解【江西德興人,弘治中舉人,禮部員外郎。】

任慶云樂律發明一卷

蔡宗兗律同二卷

楊繼盛擬補樂經

潘巒文廟樂編二卷

李璧燕享樂譜【字白夫,廣西武緣人,呂楠為序。】

葛見堯含少論略一卷

姚良律呂會元【字晉卿,吳縣人。】

呂懷律呂古義二卷律呂廣義三卷【嘉靖己酉序。】韻樂補遺二卷

孫應鰲律呂分解發明四卷

王邦直律呂正聲六十卷【字東溟,即墨人,由明經嘉靖中為鹽山丞,上書條奏十事,世宗褒嘉之,有勿以官卑廢言之旨,好研究六律,因著是書,然其說亦本之李文利黃鍾三寸九分之說。】

張敉舞志十二卷

王敕大成樂譜二卷【歷城人,國子監祭酒。】

鄭世子載堉律呂精義內篇十卷律呂精義外篇十卷【先是世子父鄭恭王及其舅祖都御史何塘皆善言樂,因述其意而為是書,內篇主聲數者為本,為目十有三,外篇主辨論者為末。】律學新說四卷樂學新說一卷算學新說一卷操縵古樂譜一卷旋宮合樂譜一卷鄉飲詩樂譜一卷六代小舞譜一卷小舞鄉樂譜一卷二佾綴兆圖一卷靈星小舞譜一卷成祖道教樂章譜天地壇大祀樂章譜太廟五享樂章譜王府家廟樂章譜王府內壇樂章譜邵公儲古樂義衡府高唐王瑟譜劉銳瑟譜弦歌要旨張助琴譜黃獻琴譜簫鸞琴譜韓岳廣鄉射禮儀集【以上總名樂律全書,萬歷囗囗年進呈。】律呂正論四卷瑟譜二卷

王述古律筌【禹州人,山西右布政使,學者稱中嵩先生。】

黃汝良皇明樂律志四卷【崇禎年進呈。】

袁昌祚樂律考【字茂文,東莞人,萬歷中四川布政司參議。】

樂和聲大成樂舞圖說一卷【載堉撰。】

何棟如文廟雅樂考二卷

程全之律呂葉韻統三卷

程明善嘯馀譜十卷【新安人,天啟中太學生。】

王朝璽律呂新書私解一卷

王思宗黃鍾元統圖說一卷八音圖注一卷

史記事大成禮樂集三卷

沈堯中音律啟蒙

張曰炳樂苑珠船二卷

王正中律書詳注一卷【保定人,崇禎丁丑進士,長興知縣。】

程元初律呂音韻通括十五卷【新安人,家累千金,棄而不顧,補被走四方,思以著作垂世,錢謙益為作徽士錄,萬歷己酉序。】

徐迎慶九官譜【松江人。】

徽莊王見沛和樂余音十卷

胡翰古樂府詩類編四卷

楚王《雍熙樂府》二十卷

賀賢續古樂章【狄道人,永樂壬辰進士,少詹事,查列卿表無此人,一作何賢。】

徐獻忠《樂府源》十五卷

何景明《古樂府》三卷

胡纘宗《古樂府》二卷

梅鼎祚《古樂苑》五十二卷,《衍錄》四卷,《唐樂苑》三十卷

楊朝英《太平樂府》九卷

梁辰魚《江東白苧》二卷

瞿九思《圣壽五袠樂章》一冊【萬歷四十年八月進,凡二十五首。】樂經以俟錄

《永樂琴書集成》二十卷【莫詳纂集姓氏,首敘琴,次聲律,次琴制,次琴式,次琴徽,次琴弦,次指法,手勢,次彈琴,次歷代彈琴圣賢,次紀載,次雜錄,次詩文,凡有古典籍中涉於琴者,皆備悉之,分前后二集,今有前集二十卷。】

冷謙《太古正音》一卷

寧獻王權神奇秘譜三卷

琴阮啟蒙譜一卷

鄭瀛琴譜二卷【浦江人,宋大理少卿楊公纘最知琴,嘗與其客毛敏仲,徐天民著紫霞洞譜一十三卷,元季何巨濟受業於徐,而瀛,又受業於何,譜分正外二調,各一卷,宋濂有跋。】

張德潤《琴譜》【字良玉,濟寧人,所制九還操一曲備七調,與世所傳一曲止一調者不同,嘉靖中為趙莊王客。】

李開先發明琴譜一冊

夏樹芳琴譜二冊

嚴澂松弦館琴譜十卷

楊表正正傳對音琴譜六卷

徐琪綠綺新聲二卷

周履靖綠綺新聲五卷

袁均哲太古遺音二卷

張鯤風宣玄品十卷

黃獻梧岡琴譜十卷【字仲賢,廣西平樂人,憲宗時中官,嘉靖丙午陳經敘。】

徐詵梅雪窩刪潤琴譜【寧波人,永樂中官訓導,浙操琴譜所自始。】

虞汝明古琴疏一卷

吳金陵琴譜指甫【龍泉人,以生於金陵,故名。】

胡文煥文會堂琴譜六卷

衡府高唐王厚煐瑟譜一卷

韋煥雅樂考二十卷【常熟人,仙游教諭。(吳補)】

【補】

歐陽之秀律通二卷【宜春人,凡二十篇。(盧補)】

楊公纘紫霞洞琴譜十三卷【官大理寺少卿,最知音。】

僧居月琴書類集一卷

金汝礪霞外譜十五卷【盧補】

余載皇元中和樂經十卷

皇元韶舞九成樂補【不知撰人。】

九宮譜十六卷【盧補】

杜瑛律呂律歷禮樂雜志三十卷

趙孟頫樂原琴原

胡氏律論一卷【熊朋來有序,稱豫章胡先生,不知其名。(盧補)】

程時登律呂新書贅述

劉瑾律呂成書

孔思道大元樂書【孔子裔孫,字進道,由常州教授歷官太常禮儀院判。】

彭絲黃鐘律說八篇

趙鳳儀釋奠樂器圖一卷【汴人,延祐四年守溫州,興創廟學,延名世淑后進,一時文教翕然。】

吳萊樂府類編一百卷

左克明古樂府十卷

耶律鑄雙溪醉隱樂府十一冊

張炎樂府指迷二卷

熊朋來瑟譜

俞琰琴譜四十篇

樂府混成集一百五冊【以下不知撰人。】

中州元氣十冊

張益孚羲軒琴經二卷【不知時代。】

丹丘子琴譜二卷【以下不知撰人。】

琴瑟合奏譜二冊

太音大全五卷

伯牙心法八卷

太古遺音八卷【盧補】

【春秋類】

春秋書法大旨一卷【洪武中國子博士高允憲,助教楊磐奉旨編次,依啖趙纂例,分類刪繁節要,凡二十三則。】

春秋本末三十卷【懿文太子命宮臣傅藻等編,先是洪武十一年夏五月皇太子御文華殿,命侍臣講讀春秋左氏傳,以列國之事,錯見間出,難於考究終始,乃命藻等分列國而類聚之,附以左氏傳,首周王之世,以尊正統,次魯公之年,以仍舊文,列國則先齊晉而后楚吳,以為內外之別,十二年六月書成,太祖聞而嘉之,賜名春秋本末。】

趙汸春秋師說三卷附錄二卷【汸輯其師資中黃澤所著書內春秋諸說,及平日所聞者為是書,凡十有一篇,附錄者錄澤所為文及詩,與己所為澤行狀也。】春秋屬詞十五卷【離析部居,分別義例,立為八體以布列之,汸以春秋有史氏之舊文,有圣人之特筆,必先明於二者,而后可以讀春秋,殫精畢慮,凡二十年而成是書。】春秋左氏補注十卷【汸述其師之說云,春秋本原脈絡,盡在左傳,而杜預之注,陳傅良之章旨,最為有依據,因取陳氏之說,附於杜注之下,而補其所不及,其微詞奧義,注有未備者頗采孔氏之說,暢而述之。】春秋集傳十五卷【始汸至正戊子初作集傳,既復著屬詞,義精例密,集傳所列經義史法,猶有未備,且謂屬詞時推筆削之權,而集傳大明經世之志,必二書相表里,而后春秋之旨方完,至壬寅復著集傳至昭公二十七年,攖痢遂閣筆,迨洪武己酉冬仿卒,其門人倪尚誼據屬辭義例補成之。】

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三十卷【書撰於順帝后紀,至元中汪澤民,虞集皆有敘,春秋大全多襲用其書。】又《春秋提要》,又《左傳分紀》,又《春秋作義要訣》一卷又《春秋尊王發微》八卷

張以寧春秋春王正月考一卷辨疑一卷春秋論斷三卷【以寧洪武二年己酉夏,使安南著是書,明年春書成,卒於安南寓館,其嗣孫隆宣德元年始輯而刊之,其書以周正為主,本之孔,孟,朱子,徵之經史而下其眾說之不齊者,則因朱子之說以釋其疑,而次於其後。】

楊維楨春秋胡傳補正春秋大議左氏君子議春秋透天關十二卷春秋定是錄

劉基春秋明經四卷【春秋制舉之言。】

梁寅春秋考義十卷【病傳之求褒貶或過,乃因朱子之言為論事之得失。】

胡翰春秋集義

朱右春秋傳類編

戴良春秋經傳考三十二卷

張宣春秋胡氏傳標注【字藻仲,江陰人,其書明初與四書點本并刊於江陰邑庠。】

王廉左氏鉤元

熊釗春秋啟魄鑰【字伯昭,進賢人,領元鄉薦,洪武中薦入校書會同館。】

滕克恭春秋要旨【字安卿,祥符人,元集賢學士,洪武初徵典鄉試。】

楊升春秋正義【字孟潛,杭州人,洪武中徽州府儒學教授。】

蔡深春秋纂十卷【字淵仲,江西樂平人,元徽州路學教授,明初陶安薦其學行,以老病不赴。】

徐尊生春秋論一卷【字大年,淳安人。】

包仕登春秋微意發端【字文舉,松陽人,洪武中國子助教。】

王受益春秋集說【字子謙,山陰人,洪武中明經,為本邑儒學訓導,取汪氏纂疏,李廉會通,程氏本義裒為一書。】

石光霽春秋書法鉤元四卷【字仲濂,泰州人,從張以寧學春秋,洪武十三年以薦為國子監學正,升春秋博士,一作二十卷。】

李衡春秋釋例集說三卷【洪武間臨川人,一作集說,其說宗吳草廬,而參以會通,纂疏諸說,凡五十馀家。】

周鳴《春秋纂要》

金居敬《春秋五論》【字元忠,休寧人,從朱升,趙汸學,凡二家著述,多其校正。】

《春秋集傳大全》三十七卷【胡廣楊榮等奉敕纂輯,以胡氏為主。】

金幼孜春秋直指三十卷春秋要旨三卷【幼孜為翰林侍講,侍仁宗於東宮,命合纂十二公事為要旨以進。】

張洪春秋說約十二卷【晚年所著。】

瞿佑《春秋貫珠》

胡直《春秋提綱》【字敬方,吉水人,貢入太學中,永樂甲申鄉試,六館多師之,稱西澗先生。】

李柰《春秋管窺王霸總論》【蒙陰人,宣德丁未進士,陜西右參議。】

劉翔《春秋口義》【靖江人,宣德己酉舉人,翰林院檢討。】

陳嵩《春秋名例》【字伯高,寧海人,年十五,縣辟為吏,嵩上書邑令,請為縣庠生,永樂中以太學生纂修文淵閣。】

馮厚《春秋卑論》【字良載,慈谿人,舉明經,官淮府長史,與李伯璵同編,文翰類選大成,學者稱坦庵先生。】

何喬新《左傳擷英》三卷【字廷秀。】

饒秉鑒春秋會傳十五卷提要一卷【字憲章,廣昌人,正統甲子舉人,廉州府知府,羅倫序其書。】

張復春秋中的一卷【字明善,淳安人,嚴州府學訓導。】

熊復《春秋成紀》【豐城人,以五經教授鄉里,四方從學者數百人。】

童品春秋經傳辨疑一卷

余本春秋傳疑一卷

郭登春秋左傳直解十二卷

胡居仁《春秋通解》

邵寶左觽一卷

王鏊《春秋詞命》三卷【正德十一年序。】

楊循吉春秋經解摘錄一卷

湛若水春秋正傳三十七卷【以正諸傳之謬而歸之正,故曰正傳。】

金賢春秋記愚十卷或問百篇【字士希,其先本西域默伽國人,祖以進麒麟至官鴻臚少卿,家於金陵,賢舉弘治壬戌進士,官給事中,忤劉瑾出為大名府知府,再徙延平,請老歸。】

劉節春秋列傳五卷【一作八卷。】

劉績春秋左傳類解二十卷【號蘆泉,江夏人,弘治庚戌進士,鎮江知府,與山陰劉績別為一人。】

張邦奇春秋說一卷

席書元山春秋論一卷

包瑜《春秋講義》【字希賢,青田人,成化中浮梁教諭。】

江曉春秋補傳五卷

宋佳《春秋膚說》【字子美,奉化人,成化癸卯舉人,徽府長史。】

魏校春秋經世書二卷

蔡芳春秋訓義十一卷【字茂之,浙江平陽人,弘治戊午舉人,福建鹽運司副使,折衷諸傳而為是書。】

呂楠春秋說志五卷

許誥春秋意見一卷

胡世寧春秋志疑十八卷【一作八卷。】

霍韜《春秋解》

劉實春秋集錄十五卷

鍾芳春秋集要二卷【戶部侍郎。】

陸釴春秋輯略【鄞縣人,正德辛巳第二人及第。】

馬理春秋備義

舒芬春秋疑義

夏時正春秋辨疑【未成。】

楊慎春秋地名考一卷

湯虺春秋易簡發明二十卷【潼川州人,正德李巳進士,溧陽知縣,父歿廬墓次,遂不仕,一作四卷。】

季本春秋私考三十六卷【於公谷之義例,左氏之事實,皆摧破不遺馀力,而自為之說。】

豐坊春秋世學三十八卷

王崇慶春秋斷義二卷

王道春秋億四卷

胡纘宗春秋本義十二卷

姜絅春秋曲言十卷【字幼章,金華人,正德丁丑進士,工部郎中。】

鄭佐春秋傳義【字時夫,歙縣人,正德甲戌進士,福建右參議。】

李濂夏周正辨疑會通四卷

陸粲左傳附注五卷【粲讀左氏注疏,若釋文於訓詁音切可疑者,輒以己見及他書之說可證據者,附注其下。】左氏鐫二卷【以左氏非左丘明,故為言卑淺不中於道,疑戰國時私淑於孔者所為,因為之鐫以曉示學者。】胡傳辨疑二卷【嘉靖辛卯序。】

任桂春秋質疑四卷【先之以總義十六條,而后隨經文解之,一曰書法,二曰時月,三曰天王,四曰諸侯大夫,五曰君臣父子,六曰適妾,七曰妾母,八曰五伯,九曰鑒衡,十曰慎獨,十一曰正朔,十二曰閏月,十三曰等第,十四曰朝聘,十五曰經傳考,十六曰復仇論,桂,寶安人,從學湛若水,其為書頗多牽合。】

王漸逵春秋集傳【以周王無建子之制,夏歷為百王之書,而春秋非冠月之訓,立論采諸儒議論之精確者為是書。】

熊過春秋明志錄十二卷

李舜臣春秋左傳考例穀梁三例

王崇儉春秋筆意

黃佐續春秋明經十二卷春秋傳意【常山人,嘉靖丁未進士,江西右參政。】

石琚左傳敘略三卷【字仲芳,益都人,嘉靖甲午舉人。】

林希元春秋質疑

王錫爵春秋日錄三十卷左氏釋義評范二十卷【萬歷庚寅申時行序。】

趙恒春秋錄疑十七卷【字志貞,晉江人,嘉靖戊戌進士,官信安知府,有耳疾故仕不久,善為古文詞,嘉靖乙巳序。】

陳深春秋然疑【字子淵,長興人,嘉靖乙酉舉人,雷州府推官。】

王升讀左贅言【字士新,宜興人,嘉靖間歲貢,云南鹽課司提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正安县| 商南县| 山阳县| 聂荣县| 康平县| 酉阳| 铅山县| 青岛市| 凤翔县| 大厂| 祥云县| 西乌珠穆沁旗| 静海县| 上饶县| 惠水县| 康平县| 平舆县| 蓬安县| 广宗县| 长丰县| 九龙坡区| 固镇县| 龙南县| 剑川县| 崇信县| 松滋市| 类乌齐县| 教育| 靖宇县| 秀山| 称多县| 黄梅县| 天长市| 沿河| 广州市| 海安县| 天祝| 丹凤县| 宿松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