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慈物之行

  • 緇門崇行錄
  • 袾宏
  • 2016字
  • 2015-12-26 19:33:26

忍苦護鵞

佛世有比丘。乞食珠師之門。時珠師方為王穿珠。置珠取食。而珠偶墮地。鵞吞之。珠師與比丘食。視珠不見。疑比丘竊之也。比丘欲護鵞。故任其捶擊至於流血。鵞來舐血。珠師移怒併擊鵞殺。之比丘不覺悲淚。珠師恠焉。乃語之。故感悟。珠師懺悔作禮。

護鴨絕飲

晉僧羣。清貧守節。菴於羅江縣之霍山。山在海中。有石盂逕數丈。清泉冽然。菴與石隔小澗。獨木為橋。由之汲水。後一鴨折翅在橋。羣欲舉錫撥之??謧?。還不汲水。絕飲而終。

贊曰。為物命而忘己身。大慈弘濟於是。為至矣?;蛟弧H[而忍苦可也。羣之滅其生得無過乎。噫。至人之視革囊。夢幻泡影耳。茍有利於眾生。則棄如涕唾。餧虎飼鷹皆以是心也。豈凡夫執吝四大者所測知耶。

贖養生命

陳法朗。徐州沛縣人。就大明寺寶誌禪師學禪。精律論。譽動京畿。聽侶雲集。所得檀嚫用造經像塔寺濟給窮厄。見諸生命即買歸畜之。鵞鴨鷄犬充牣房內。見朗寢息皆寂無聲。遊觀之時羣起鳴吠喧於鼓吹。亦懷感之致歟。

悲敬行施

隋靈裕。定州鉅鹿人。十五投趙郡應覺寺出家。博通經論。名藉海內。其行施也悲敬兼之?;蒴卖臄颠^千領。疾苦求療者醫藥無筭。但得厚味必先奉僧。雖禦畜類未甞呵唾。乃至責問童稚誡約門人。自稱己名號彼仁者??嘌詰┣新務吡鳒I焉。

買放生池

隋智者大師。居臨海日。見民以漁為業。罾網相連四百餘里。江[竺-二+(一/尸/邑)]溪梁六十餘所。心憫之。乃以所得嚫施買海曲為放生池?!緲恕勘砺勱愔?。陳主下勑禁採捕。因為

立碑。詔國子祭酒徐孝克為文。辭甚悽楚。覽者悲悟。多感化焉。

割耳救雉

隋智舜。趙州人。北遊亭山菴。其中有獵者逐雉。雉入舜房。舜苦勸免。不聽。因割耳與之。獵人驚悟。投弓放鷹。數村捨其獵業。每見貧餒流淚盈面。解衣減食無所不至。

贊曰。軻氏云。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於舜老驗之。

濟貧詣官

隋普安。京兆涇陽人。周氏滅法。隱於終南山之楩梓谷??嘈型?。或露形草莾以施蚊虻?;蛭P亂屍以施虎豹。時有重募。擒送一僧賞帛十段。或來執安。安欣然慰喻曰。觀卿貧煎正欲相給。為設食已。與共入京。帝曰。我國法急不許道人民間。汝更助急不許道人山中。則遣渠何。往遂放入山。

躬處癘坊

唐智巖。丹陽曲阿人。智勇過人。為虎賁中郎將。漉囊掛於弓首。率以為常。後入浣公山依寶月禪師出家。昔同軍戎刺史嚴撰張綽等聞其出家。尋訪之。見深山孤寂。謂曰。郎將癲耶。何為在此。巖曰。我癲欲醒。君癲正發。往石頭城癘人坊為其說法。吮膿洗穢無不曲盡。永徽中終於癘所。顏色不變異香經旬。

口吮腹癰

唐志寬。蒲州河東人。常誦維摩經及戒本。感天神遶房。性慈惠。好贍病人。不計道俗及路遠近。無人治者即輿來房中躬自經理。有患腹癰膿不能出??谒敝K飓@痊可。後梟感作逆事。逮寬配流西蜀。祖餞財帛悉不受。惟以一驢負經。路逢僧寶暹者。足破臥道傍。捨驢與乘。自擔經籍。時逢歲儉。煑糜粥以飼饑。又解衣衣之?;蚋罨驕p。衘哀勸化。導彼念佛。

惠養羣鼠

唐慧意。鉢中之餘飼房內鼠。有竄百餘。皆馴狎。爭來就食。其病者以手摩捋之。

氈被畜狗

唐智凱。丹陽人。常講三論。貞觀元年住餘姚縣小龍泉寺。越俗狗生子多捐棄道上。凱憐之。收聚養育。乃至三十五十。氈被與臥。不嫌汙穢。

穢疾不嫌

唐道積。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癘疾者洞爛。穢氣鬱勃。聞者掩鼻。積為之供給。身心不二?;蛲魇?。時與補浣。人問之。答曰。清淨臭穢。心憎愛也。吾豈二其神慮耶。寄此陶鍊耳。

看疾遇聖

唐智暉。住重雲。剏溫室浴僧施水給藥。有比丘白癩。眾惡之。暉與摩洗如常。俄有神光異香。方訝之。忽失所在。

贊曰。佛言吾滅度後。好供養病人。以中多賢聖故也。今重雲所遇與悟達因緣正相似。古今類此甚多。姑出一二以為嫌棄病人者勸焉。

行先執箒

唐慧斌。兗州人。博窮經論。後專靜慮。以慈救為務。每夏行步??謧⑾x執箒先掃。隨得利養。密行檀惠種種善事。仍戒勿泄。

贍濟乞人

唐曇選。高陽人。居興國寺。性好慈濟。財物不積。置巨鑊。併乞人所得食總為饘粥。列坐羣乞手自斟酌。見其藍縷形容消瘦。憐憫墮淚悲不自勝。己亦同羣受粥而食。遂及多載。

施戒放生

五代永明壽禪師。居永明十五年。度弟子千七百人。入天臺度戒萬餘人。常與七眾授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放諸生類。六時行道。餘力誦法華經一萬三千部。開寶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焚香告眾趺坐而逝。

看病如己

宋高菴。住雲居。聞衲子病移延壽堂。咨嗟歎息如病在己。旦夕問候躬自煎煑。不甞不與食?;蛱焐院?。撫其背曰。衣不單乎?;蚴?。察其色曰。莫太熱乎。乃至命終者。不問彼有無常住。以禮津送。

贊曰。經稱八種福田??床〉谝?。豈不以衲子無家。孤單湖海伶仃疾苦。真可悲憐。作僧坊主。而病不於我調。死不於我殯。豈慈悲之道乎。凡住持者。宜以高菴為法。

總論

仁義禮智。人之四端也。而仁為首。慈悲喜捨。佛之四心也。而慈為先。茍無慈心。雖有博學多聞神通三昧。悉魔業耳?;蛑^慈威並運。佛道也。何專尚乎慈。不知生之殺之皆仁也。攝之折之皆慈也。其跡則威。其實則慈也。威而不失為慈。是之謂大慈也。子毋以呴呴之恩沾沾之惠言慈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宜城市| 合阳县| 六安市| 汶上县| 临泉县| 新密市| 海门市| 保德县| 江孜县| 定陶县| 云林县| 德庆县| 安溪县| 恩施市| 大埔区| 漾濞| 沁源县| 沁阳市| 都匀市| 玉田县| 五莲县| 平舆县| 毕节市| 肃南| 赤峰市| 岱山县| 虹口区| 霍邱县| 白城市| 许昌市| 鹤峰县| 桂平市| 福泉市| 京山县| 绥江县| 綦江县| 罗平县| 平昌县| 固阳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