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 元豐九域志
  • 王存
  • 3341字
  • 2015-12-26 19:27:49

◇京兆府

杜城,即杜伯國也。,夏有扈國,書云:啟與有扈,戰(zhàn)于甘之野。今有甘

亭。崇國,今為縣地。武功,古有邰國,有古城。新豐古城,故驪戎國;驪

戎故城,亦驪戎國也,秦曰驪邑。軹道,秦王子嬰于此降高帝。子午關,王莽通

子午道,因置關。今廢。終南山,毛萇云:周之名山中南也。九囗山。子午谷。

渭水。灞水。水。焦獲澤,爾雅云:周有焦獲。樊川,十道志:其地即杜陵之

鄉(xiāng),漢將軍樊噲食邑于此,故曰樊川。龍首渠。冰池,十道志云:即彪池,亦名

圣女泉。蚩尤冢。扁鵲墓。荊軻墓。樗里子墓。太公冢。蝦囗墓,董仲舒墓也。

揚雄墓。

◇河中府

古耿國,殷帝祖乙自此遷于毫。古虞國,周封虞仲于此。冀亭,古國。猗氏,

古郇國也,后以猗頓所居,因為猗氏。首山宮,按漢書,漢武帝元封六年作。蒲

津關。中條山。五老山,昔堯升首山,觀河渚,有五老游,言訖飛上天昴,因以

名之。龍門山,尚書云:導河自龍門,是也。又魏土地記云,梁山北有龍門。是

也。歷山,漢武帝因祀后土,嘗登歷山。媯二水,源出首山,水經(jīng)云歷山,舜

耕處,有二源,合流入于河。瀵水,按爾雅云:瀵水出尾下。水經(jīng)云:出汾陰南

四十里,周回一百八十步,冬溫夏冷,清澈見底。雷水,源出雷首山。穆天子傳

曰:天子至雷首,犬戎獻良馬,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舜井。庖王廟。

舜廟,在舜城內(nèi)。蒼陵廟,西征記云:舜二妃也。河瀆廟,又有河侯祠,漢郊祀

志:祠河于臨晉。巨靈祠,郭緣生述征記云:華山與首陽山本同一山,河神巨靈

擘開以通河流。伯夷叔齊廟。庖王陵,戴延之西征記:潼關直北隔河有層阜,蒼

然獨秀,謂之風陵;伏羲,風姓也。伯夷叔齊墓。孫陽墓。荊軻墓。

◇陜州

召伯甘棠樹,在府署西南隅,見詩。古魏國城,左傳曰:姬姓國也。芮城,

周列國,與虞質(zhì)田于文王者也。焦城,古焦國,姬姓。函谷關。雷首山,禹貢云:

壺口、雷首。三門砥柱山,見地志。孔安國曰:山見水中若柱然,又鑿為三門,

昔古冶子從齊景公濟于此。巫咸山,見地志。吳山,古吳阪。騏驥駕鹽車,遷延

負轅而不進,此其處也。鼎湖,昔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于荊山下,帝升天時,

因名其地。氵豆津,穆天子傳云:天子自顛令,次于氵豆水之陽。水經(jīng)云:漢

武帝賜亭長妻此津,令其鬻渡。傅說祠。召伯祠。芮君祠。夸父廟。河上公廟。

女媧陵。關龍逢墳。

◇延州

春秋時白翟所居,秦曰高奴,昔趙武靈王滅中山,遷其人于膚施,即此地。

五龍山,有黃帝五龍祠四所在山上,亦謂之仙泉祠。州城東西有暖泉七眼,州居

南北兩河之際,河水渾濁,井泉苦,此泉七眼,其味甘美,冬溫夏冷,遇大寒眾

泉凍,此泉流溢不減,甚濟居人。龍泉,水經(jīng)云:龍泉,道左山上有牧龍川,多

產(chǎn)駿馬。

◇同州

古少梁城。古大荔城,今謂之古王城。向城,詩小雅: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謂此地也。古陽城。古新里城,左傳:梁伯所城,命曰新里。古莘國城,郡國

志:陽南有古莘國城,周散宜生為文王求有莘氏女以獻紂,即此。系本及詩、

傳:莘國,姒姓,夏禹之后,文母太姒即此國之女。古礻殳礻羽城。三曲城,地

理志云三業(yè)城,即此。韓城,古韓國。賈城,古賈國。北芮鄉(xiāng)城,漢書地理志云:

臨晉有古芮鄉(xiāng),古芮國。梁山,左傳:晉梁山崩。是也。罌浮渡,漢淮陰侯虜魏

王豹,以木罌浮渡夏陽。龍首渠,史記云:臨晉人穿渠得龍骨,故以為名。子買

廟。賈大夫冢。張禹冢。

◇華州

古赤城,水經(jīng)注云:渭水又東逕巒都城北,故蕃邑,契之所居。闞る曰蕃在

鄭西,然則今巒城矣,俗號赤城,以水名之。潼關,即桃林之塞。光武城,漢光

武征隗囂所筑。下わ,即秦武公伐わ戎之人為此縣。華山,書疏云:華山,四州

之際,東北冀,東南豫,西南梁,西北雍,華山十字分之,四隅為四州。一名太

華。少華山。涇渠,鄭國所開。華岳廟,三秦記:華山神祠能興云致雨。翟公冢,

漢廷尉翟公也。楊震墓。西岳華山碑,唐明皇御制御書。

◇耀州

漆、沮二水。古礻殳礻羽城。孫思邈宅。鄭國渠。直市,按三秦記云:秦文

公所創(chuàng),物無二價,故以直市為名。小仲山,有仲子廟,積旱圍此射獵,則風雨

暴至。礻殳礻羽廟。休屠、金人及徑路神祠三所。越巫<卯古>襄阝祠三所,越人

祠也。“<卯古>”音“辜”。王翦墓。漢李陵墓。

◇州

古豳亭,周太王所都。古義渠城,義渠國也。公劉邑。邑城。古鶉觚縣,

秦北地也。郡縣地圖記云:秦使蒙恬北筑長城,又筑城于此,以觴設奠,有鶉鳥

飛來升觚,遂以為名。姜原廟。公劉廟。

◇州

古白翟國。秦長城。高奴城,項羽封董翳為翟王,都于此。

◇解州

解梁城,見左氏傳。蚩尤城,見郡國志。鳴條城,按尚書:湯伐桀,升自

而,遂與桀戰(zhàn)于鳴條之野。孔安國曰:地在安邑之西。而地在今安邑北二十

里。

◇慶州

不城,夏后氏衰,稷之子不奔于戎翟,即此地。

◇虢州

周封虢仲之地。函谷關,漢武帝置弘農(nóng)縣于秦故關,謂道形如函,即孫卿子

所謂“秦有松柏之塞”。盧氏,郡國縣道記:縣則西虢之別也。遁甲開山圖云:

盧氏山宜五谷,可以避水災,因以為名。熊耳山。

◇商州

古商國,帝王世紀云:Ι始于商,則今上洛縣,亦秦封商君之地,張儀詐以

商于地方六百里賂楚,即此地也。武關。王陵城,在丹水上。四皓廟。

◇寧州

橋山,漢地理志云:上郡陽周縣南有橋山。風土記云:陽周縣,縣南有黃帝

陵,在子午山上。軒轅太子陵廟。扶蘇太子陵。

◇坊州

春秋時白翟之地,漢書渠搜為中部都尉,是也。橋山。玉華寺,玄奘法師于

此翻經(jīng)。軒轅廟。秦文公廟。

◇丹州

孟門山,在石氵蚤下三里黃河中流,相傳云有石扼束河流,俗謂“石氵蚤”;

“氵蚤”音“騷”。

◇環(huán)州

古朔方鳴沙之地也。長城。劉明遠墓。

◇保安軍

唐之左神策軍也。

◇鳳翔府

邰城,續(xù)漢志:棄封于邰,徐廣曰今鄉(xiāng)是也;又云眉阝之亭。寶雞,本

秦之陳倉。三秦記曰:秦武公都雍,陳倉城是也。西虢,周虢叔所封,是曰西虢。

岐山。杜陽山,詩譜曰:周原者,岐山陽地,屬杜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太

白山。陳倉山。古駱谷道。眉阝塢,董卓筑。氵水。溪,即太公垂釣之所。

上公明星祠,黃帝孫舜妻育冢祠,見漢書志。倉頡廟。呂望祠。三良冢。

◇秦州

天水,秦州記云:郡有湖水,冬夏無增減,因號天水。平襄城,本漢縣,屬

漢陽郡,故襄戎之邑。朱圉山。渭水。隴首山。古街泉縣。清水,本秦仲始封為

附庸之地。小隴山,一名隴坻,三秦記:其坂九曲,上者七日乃至。馬池,源出

れ冢山,開山圖云:隴西神馬山有泉池,龍馬所生。祁山,開山圖云:漢陽西南

有祁山。古上わ縣。本わ戎邑也。れ冢山。

◇涇州

西王母宮。涇水,周禮職方氏:川曰涇、。皇甫士安讀書臺。靈臺,古密

須國之地,漢地理志云:密人之國。密康公墓。皇甫士安冢。

◇熙州

無古跡。

隴州

隴山。氵、渭二水。郁夷縣故城,漢書云:郁夷有氵水祠。弦蒲藪,按

周禮職方氏雍州:其藪曰弦蒲。秦城,按非子養(yǎng)馬氵、渭之間,有功,周孝王

封于秦,即此城也。吳岳,廣雅曰:河西曰岳,謂吳岳也,頂有五峰。禹貢云:

導氵及岐。周禮職方氏雍州:其山曰岳。漢地理志云:吳山在氵縣西,古文

謂之氵山。秦都咸陽,以為西岳。段太尉墳。

◇成州

古西戎地,戰(zhàn)國時姜戎居之,后為白馬氐國。大人跡,唐天后時成州言大人

跡見仇池山。軒轅廟,見地志。

◇鳳州

大散關,地勢隘險,西南有嘉陵谷,即嘉陵江所出。石堠子,一名雙乳臺,

耆老曰:傳云此堠東去東京,西抵益州,計其地里得中焉。張果老祠,圖經(jīng)云:

張果先生夏居豆積,冬居山,唐明皇徵之,制加先生之號。

◇岷州

岷山,無樹木,西有天女堆,天女祠在其上。秦筑長城,起于州界。

◇渭州

隴坻,郡居隴坻之西平?jīng)隹h,史記所謂成角阝邑也。六盤關。彈箏硤,即都

盧山硤也,水經(jīng)云:都盧山硤之內(nèi),常有彈箏之聲;又云:弦歌之山,硤口水流,

風吹巖響,有似音韻也。古月氏戎。

◇原州

朝舟阝湫廟,史記:朝舟阝湫泉,即華石川也。蘇林曰:湫淵在安定朝舟阝

縣,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減,不生草木,能興云雨,水旱禱之有應。漢

志:朝舟阝有端旬祠十五所,胡巫祝;又有湫淵祠。

◇階州

古白馬氐之國,西戎之別種也。此州本武州,唐景福初改今名。舊十道圖有

楊難當墓、石雞神祠。

◇河州

古羌侯邑也,漢金城郡地。

◇蘭州

皋蘭山,州取以為名。漢霍去病伐匈奴所出也,以所執(zhí)鞭卓地,而泉涌出

◇鎮(zhèn)戎軍

今軍即古高平郡也。蕭關古城,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即此。都盧山。

笄頭山,一名雞頭,一名崆峒;又按漢書:頭山在涇陽西;禹貢:涇水所

出。朝舟阝湫廟。

◇德順軍

無古跡。

◇通遠軍

無古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高安市| 嘉善县| 开远市| 湖州市| 齐河县| 拉孜县| 锡林浩特市| 沂水县| 工布江达县| 婺源县| 原阳县| 吴桥县| 昌黎县| 南宁市| 田阳县| 绍兴县| 英超| 新竹县| 修文县| 滦南县| 公安县| 全州县| 彝良县| 湄潭县| 新宁县| 获嘉县| 沭阳县| 辛集市| 积石山| 江达县| 诸城市| 扎赉特旗| 且末县| 镇雄县| 桂平市| 平凉市| 南充市| 日喀则市| 兴国县| 万宁市|